◎王宏恩 /杜克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Achen, Christopher H., and T. Y. Wang eds. 2017. The Taiwan Voter.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密西根大學出版社可全文瀏覽

 

圖片來源: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對於台灣政治學研究來說,2017年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由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的Christopher Achen教授與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系王德育教授所編輯出版、以及十六位國內外學者共同撰寫的《The Taiwan Voter》一書。這篇菜市場文將簡介本書的內容與貢獻。

在美國的政治學研究中,1960年由密西根大學Campbell等人所出版的《The American Voter》一書,可說是政治學研究重要的分水嶺。這本書是第一次透過大規模的全國抽樣民意調查資料分析,指出要以選民長期的政黨認同作為民眾投票參與的重要解釋變數。在這本書之後,以抽樣民調作為政治學研究的分析工具正式開始普及,而政黨認同對民眾資訊接收及偏好形成影響也從此成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可以說是正式建立了美國政治行為研究這一個次領域。這本2017年甫出版的The Taiwan Voter,從命名上就有跟The American Voter致敬的味道,而兩位編輯也在本書第2頁就提到了該書。

 

《美國選民》一書,是選舉研究的經典之作,圖為該書封面。圖片來源

 

而從內容來看,筆者認為,The Taiwan Voter確實也可以說是劃下了一個台灣政治學研究的里程碑,試著定位了台灣政治對於政治科學研究的貢獻:在傳統以西方民主國家為主的政治行為與選舉研究中,通常是三大因素影響選民的投票選擇:(1)對特定政黨的長期心理認同、(2)對特定議題的偏好、以及(3)對個別候選人的評價。但因為台灣特殊的歷史因素與國際情勢,使得(4)中國因素——台灣民眾認為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與未來——對台灣選民的投票偏好有壓倒性的影響。兩位編輯指出,台灣政治的特殊之處,就在於(4)的這個統一獨立的這個維度太過鮮明,使得台灣選舉是世界少有的單一議題維度選舉(p.12),而作者也用本書的各個章節與統計結果驗證,(4)中國因素對於台灣民眾投票的解釋力遠大於其他三個既有西方研究裡最常有的解釋變數。

接著從第二章開始,The Taiwan Voter的作者群們便透過分析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自1996年以來至2012年的全國民意調查資料,來從不同面向分析不同時期台灣選民。在第二與第三章,從戒嚴時期的以外省、本省為分界,到了解嚴後以中國人、台灣人認同為分界;在中國開始進行外交上的壓迫之後,台灣二字不再只是地理名詞,而更是心理上的認同依歸(P.16)。

作者們接著順著過去的文獻,分析台灣民眾是否符合三大解釋因素。第四章指出了台灣內的確很多人抱著對國民黨與民進黨長期的政黨認同。第五章試著探討台灣民眾最關心的幾大議題,包括穩定/改革、財富重分配、與環境保護,但這些其他議題對於民眾的投票選擇都不是非常有解釋力,遠遜於民眾認知的兩岸關係與走向。在第九章中,台灣民眾大多數不知道影響西方民主最深的左派與右派,因此也不具解釋力。大多數的民眾在回答最關心的議題時往往說是經濟,但第六章發現民眾對經濟的看法是受到政黨認同影響的,而國家整體經濟指標對執政黨得票也不具解釋力。最後,在第八章中,作者發現台灣民眾確實會針對不同候選人給予不同的人格特質與評價,但民眾對候選人人格特質的認知完全不影響投票,而是被政黨認同給決定的。除了針對這三大因素分析外,本書亦探討了過去台灣選制改革對各黨得票的影響(第十章)、年紀較大與政治知識較高者政治參與較多(第十一章)。這些章節比較了台灣選民跟其他民主國家選民的大同小異;的確,其他國家選民在意的三大變數,台灣選民也的確在意。然而,除了那些之外,台灣選民有更在意的第四大變數。

 

圖片來源:iVoter

 

在作為結論的第十二章,本書兩位編輯把前述的四大解釋變數:(1)對特定政黨的長期心理認同、(2)對特定議題的偏好、(3)對個別候選人的評價、(4)中國因素一起放進一個回歸模型中,分析2012年總統選舉裡台灣民眾的投票選擇。透過回歸模型逐步刪去不重要的變數後,最後的統計模型顯示了台灣民眾的台灣/中國認同、政黨認同、省籍、對兩岸未來的看法,就解釋了台灣民眾超過60%的投票原因,而幾個原因全都導向了(4)中國因素(p.282)。作者甚至特別分析了台灣民眾對ECFA的看法,發現台灣民眾對重分配、社會福利的偏好並無法顯著解釋民眾對ECFA的偏好,這意謂著ECFA對台灣民眾完全是個政治議題,而非經濟公平正義的議題(p.284),因此兩位編輯也並不覺得短時間會在台灣出現第二個主要的政治維度。簡言之,台灣政治就是來自歷史與當代的中國因素。

筆者認為,假如比照The American Voter出版之後的美國政治行為學界的發展,那在這本The Taiwan Voter出版之後,政治學的學生們也許會接著往下問一些問題。第一,這本書裡雖然強調的中國因素,但中國實際上對台灣民眾做了甚麼、而這些作為又對台灣民眾有甚麼改變呢?例如1995的飛彈危機、2005的反分裂法、2013ECFA、乃至於2016總統大選前的周子瑜事件,這些重大事件是如何、或是否改變在個人層次台灣民眾的認知呢?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直接的實證檢驗。第二,美國政治學界近年來最關心的議題,就是到底是民意影響菁英的政治態度,還是政治菁英們帶風向改變了民意。台灣民眾在過去幾十年來對兩岸態度的改變,是群眾影響兩大黨,還是兩大黨影響群眾?

第三,台灣民眾在過去三十年來對於台灣人/中國人態度有重大的變化,那這樣我們還可以當民眾在這題的選擇上是長期的心理認同嗎?還是如筆者去年發表期刊文章中所假設,其實台灣民眾在這題的回答只是當下經濟理性的計算後的產物呢?第四,同樣地,台灣民眾對於兩岸未來的走向的偏好,絕大多數選擇維持現狀,那這個選擇是台灣民眾真心的偏好嗎?還是如同這篇菜市場作者群於川蔡電時投稿Washington Post內所云,是暫時折服於中國的武力威脅下的一個策略選擇呢?假如只是策略選擇,我們要如何把這樣的策略也納進去投票模型裡,來觀察有不同策略的台灣民眾是否有不同的投票選擇,進而決定台灣的未來呢?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在The Taiwan Voter一書出版之後,關心台灣政治學研究的人們可能可以繼續追問的幾個方向。

 

政治科學新書介紹:《The Taiwan Voter》台灣選民
Tagged 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