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助理教授

 

政治科學新書介紹:
Klar, Samara, and Yanna Krunikov. 2016. Independent Politics: How American Disdain for Parties Leads to Political In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無論美國或台灣,近年來數量陡升的「無黨派選民」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每年固定執行、全國電話抽樣的國家安全調查中(如下圖),2017年是史上第一次,台灣有超過半數的選民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黨派」。過去會有泛藍執政就綠增藍減、泛綠執政就藍增綠減的正常平衡現象,在2015年以後卻未曾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台灣民眾越來越多人同時表達不支持過去被標籤為泛綠或泛藍的政黨、甚至也不支持任何新興的小黨。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美國。在2013年,美國權威的皮尤研究調查(Pew Survey)顯示美國有46%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不屬於任何政黨的獨立選民(Independent),拒絕把自己歸類給美國任何的黨派,甚至有58%的選民認為美國應該出現民主黨共和黨之外的第三大黨。這些獨立選民是誰、為何不把自己歸類給黨派、如何解釋、又對民主政治造成甚麼影響?這些問題引起了政治學家高度的重視。

2017年美國政治學年會(APSA)政治心理學類別最佳出版書籍,就頒給了本文即將介紹的政治科學新書:《獨立選民政治學Independent Politics》

 

選擇成為獨立選民—在意他人感受+覺得政治太亂

在本書的前半部,兩位作者Klar and Krunikov認為其實每個人都有固定的政策與政黨傾向,而人們選擇不講自己支持誰,是一個有意識的選擇過程。要讓人們達成這樣的選擇,作者認為同時需要兩個內外的機制:第一,這些人在意其他人的感受。第二,政治運作讓一般人覺得很亂。因為人們在意其他人怎麼評價自己、而又覺得政治特別亂的時候,此時說自己支持任何政黨感覺都對自己的形象是大扣分,那就乾脆不要說自己支持誰,說自己是獨立選民聽起來最完美!

 

 

這種厭世邏輯聽起來很耳熟也很直觀,但政治科學家要怎麼驗證這個假說呢?

在第二章,作者先打破成見,以調查資料來證實,這些獨立選民的社經背景跟有支持特定政黨的選民並沒有不同。過去我們可能認為沒有支持政黨是因為政治知識不足、教育程度或收入不夠等因素,但作者指出現在的民意分布已經不是這樣子了。因此,我們不能再單純地用人們的社經背景來解釋,而要進一步探求獨立選民的心理機制。

在本書第三章,作者先透過簡單的問卷,發現美國民眾大多數認為在跟別人自我介紹時『自稱是獨立選民』會給別人最好的印象,相對於自稱屬於一個特定政黨。

接著,作者另外開始進行「問卷實驗」(survey experiment):

三分之一的受試者放在控制組不看東西

三分之一的受試者看兩位總統候選人有禮貌的同意對方意見

三分之一的受試者看兩位總統候選人在電視辯論上無腦跳針吵架

在看完影片後,兩位作者問不同組別的受試者是否有支持的政黨,結果發現在擁有高自我監控人格(high self-monitoring,定義是一種會隨時調整自己以符合社會期待的傾向)的選民中,假如看了政治人物跳針吵架的影片,就會很顯著的降低承認自己支持任何政黨的比例。而同樣的狀況並沒有出現在低自我監控的選民中、或看了和平討論影片的選民中。同時,作者也用數據顯示,三組選民裡對美國各主要政策(墮胎加稅環境治安等)的態度是沒有變化的,意謂著跳針吵架影片的效果僅在於改變民眾對政黨認同的承認與否,而並沒有改變原本民眾對政策的態度。

在第四章,作者更進一步闡釋黨派變得不吸引人如何影響到生活各個層面:首先,作者先讓部分的實驗參加者隨機讀一篇美國兩大黨政治人物吵架或合作的文章,接著要實驗參加者們評價想不想住在某個照片上的房子當隔壁鄰居。這些房子都有花園,其中某幾個在花園裡有插政治人物的競選旗幟,某些則插了一些無關政治的旗幟。實驗結果發現,當美國民眾看了政治人物吵架的文章後,就顯著地更不想住在有插政治旗幟的房子隔壁。在另一個實驗中,實驗參加者同樣先隨機看兩種文章,接著被要求評價約會網站上的對象的印象分數,其中某些配對對象資料有說對方支持某政黨。同樣地,當實驗參加者事先讀了美國政治很亂的文章後,在約會網站看到有支持特定政黨的對象,都會給他比較低的印象分數!同樣的狀況,甚至也出現在作者第五章「要加誰社群網站好友」的實驗中!

而在第六章,作者則分析橫跨多年、連續訪問同樣千位選民的定群資料(Panel Data),發現假如這些選民具有高自我監控人格的心理傾向,即使在其他政策偏好都不變的情況下,仍更可能會在四年後由公開支持某政黨變為自稱是獨立選民。

換言之,當這種政治很亂的文章越多,美國民眾越有動機獨善其身。為了怕給別人不好的觀感,紛紛表示自己沒有偏任何黨派,這樣看起來清高多了。透過作者一系列的實驗,我們確認了這種態度的因果機制與出現的原因。

 

自稱獨立選民=不管政治、沒有立場?不,他們更不妥協,卻也更不表態

在本書的第五、六、七章中,作者繼續用一系列的實驗,來論證這樣過半的獨立選民對於民主政治會產生甚麼問題。

首先,在第五章跟第六章中,作者發現只要民眾先看過兩黨鬥爭、政治很亂的文章或報告後,就更傾向拒絕跟別人討論政治、也更不想說服其他人支持特定政策或候選人,這樣的傾向尤其會出現在高自我監控人格的選民之中。當人們覺得政治很亂,大家不只不想說自己支持哪個黨、也更懶得跟人討論政治了。

但在第七章,作者設計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實驗:作者讓實驗參與者看一場國會的立法爭議,兩大黨僵持不下,會議開不下去。就在此時,有人提了一個妥協方案,雙方各退一步,只是這個方案有一邊贏比較多、另一邊贏比較少。假如獨立選民真的覺得政治很髒、或假如獨立選民真的沒有立場,那這個讓會可以順利開完的妥協方案,應該是皆大歡喜,大家可以回家啦!

實驗結果顯示:對於許多自稱獨立選民的政黨支持者來說,他們反而更傾向支持自己偷偷支持的政黨戰鬥到底(偷偷支持的測量方式是看是否說「自己不支持、但比較靠近某政黨」或政策態度是否明顯接近特定政黨)。一旦接受妥協方案,而且這個妥協方案還是讓自己方贏比較少的話,將會大大減少對自己偷偷支持政黨的支持程度與印象分數!反之,假如戰鬥到底,或假如最後達成的是對方贏比較少的方案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懲罰的行為出現。

總結來說,這些自稱的獨立選民,他們更反對妥協、更會懲罰自己潛在的支持政黨、卻也更不想跟別人討論政治、更不願公開表態支持。

 

獨立選民的長遠影響

在本書中,兩位作者發現美國的獨立選民之所以自稱獨立,並不是為了甚麼民主理論中理想的獨立自主哲學家概念,而只是自稱獨立會在他人眼中看起來比較高尚而已——這些人們還是早就具有固定的意識形態與政策偏好,甚至也對自己潛在支持的政黨更為嚴格,自稱獨立都是為了你自己。

但作者也指出,這些獨立選民的政治行為與投票結果最終還是會大大影響大選結果的,不能單純地像過去假設這些人不會來投票或根本沒有立場。作者甚至也認為,當過多的選民不表態支持任何政黨,那剩下願意表態的選民可能就會把兩黨帶往更為極端的方向走,間接造成了美國政治更為兩極化。

 

圖片:「無色覺醒」是中時與中天集團在今年(2018)所推出的一系列政論節目和專欄的標題與內容,後來也在中時頭版刊出了這十點主張,在台灣各地都有候選人直接採用這樣的競選口號。從內容與立場來看,這樣自稱「無黨派」似乎一點都不可能是「無色」的,但他們這樣的行為正好也符合本書所說的:宣稱無色可以被視為一種「正向」的表徵。

 

那對於台灣呢?台灣目前同樣跟美國一樣有非常多不滿兩大黨的人,但過去台灣投票行為的研究也都指出,即使在大量討論公平正義的2012年總統選舉,統獨仍然獨霸了最後的投票結果。統獨不只是台灣國內的議題,而是長期未解的國際情勢使然,這到今天仍是如此,代表統獨議題在台灣仍至關重要,而兩大黨也分別佔據議題兩端,民眾也必然對此議題有所偏好。那為何台灣民眾不再宣稱自己屬於台灣任何一個政黨?是否也開始出現本書所提到,因為在意別人看法、因為覺得政治很亂而不好意思說自己支持誰?當有大量民眾不說自己支持誰,是否也會讓兩大黨的極端派更把兩大黨帶往極端之路?這些都是學者與台灣公民社會可以繼續關注的問題。

 

過半選民無黨派,政治學家怎麼探索這個現象?
Tagged on:                 

4 thoughts on “過半選民無黨派,政治學家怎麼探索這個現象?

  • October 17, 2018 at 10:20 am
    Permalink

    就台灣來說,被自己支持的對象背叛了,無論是馬桶,還是蔡英文的支持者。一般這樣的國家都有一個重大的,甚至你死我活的爭議,一旦被自己支持的一方背叛,其憤怒可以理解,於是就靜默了下來,忍氣吞聲,準備下一回,另尋新主,再死命一擊。

    已經進入成熟狀態,無重大議題的國家應該比較沒有這種現象。至於美國呢,上次大選的候選人之一是 川普,為什麼爭議那麼大?因為他是一個很有錢的生意人,言行也的確粗曠。人們原本就有忌妒之意,覺得他生活糜爛,只有銅臭味,懂什麼!?不夠資格的選民,與自認秀異推波助瀾的媒體很多;這是歧視。

    大多的事情、比如制度、夫妻,存在久了會有變異,這其實也很正常。

    Reply
  • October 18, 2018 at 7:58 am
    Permalink

    所以其實這本書也算是呼應了近來美國政治的熱門議題: polarization ?
    這些自稱無色的選民的隱性自我論述非常接近政治立場極化的選民,只是更幽微。

    台灣的”無色”政治宣傳其實頗迎合老一輩的喜好,他們被吸引的理由其實跟這本書的研究結果也很像,外加傳統儒家的中道觀。

    接下來的研究課題或許可以朝這些選民如何影響美國政治的極化,以及從政治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其心理跟投票行為、心態塑造以及對資訊傳播的影響?

    Reply
  • October 18, 2018 at 4:16 pm
    Permalink

    這次選舉考驗選民智慧 是要擁抱民主自由或威權復辟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1018/1449812/

    Rep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