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式、互比式、全民調:「民調初選」限制多,為何藍綠仍情有獨鍾?

對比式、互比式、全民調:「民調初選」限制多,為何藍綠仍情有獨鍾?

政黨初選大多是掌握在政黨區域幹部或黨中央手上,對於一般非黨員的民眾而言,就算是該政黨支持者也不太有辦法參與候選人初選。即使是美國總統提名方式之一的開放式初選,也需要由民眾主動前往投票。像台灣這樣、即使是黨的高層幹部也要守在電話前,等待會不會被抽中的電話民調初選,是將政黨重要決策直接外包給不特定選民、相當分權式的有趣現象。本文將聊聊這個獨特的初選機制為何產生,民調初選的缺點以及為何藍綠都愛民調初選。

反映真實民意:網路、市話與手機民調的差異

反映真實民意:網路、市話與手機民調的差異

民主政治最大的特色,就是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由人民以平等、公正的選舉產生,也由於選舉結果往往難以預測,因此民意調查成為預測選情的途徑及工具。民調有許多的方式,由早期傳統的市話民調,到現在的網路時代,愈來愈多媒體使用即時網路民調,而市話民調也遇到愈來愈高比例「純手機族」的挑戰,讓學界開始重視手機民調的應用。然而,無論是什麼樣的民調方式,最重要的是看民調方法是否有進行抽樣。

黨內初選殺紅眼,對大選結果有利還是有害?

黨內初選殺紅眼,對大選結果有利還是有害?

距離明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只剩下不到三百天,我國主要政黨也紛紛準備開始總統與立委候選人的提名作業。民進黨即將在四月中進行全民調初選,而國民黨光為了初選方式就吵翻天,目前仍未定案。假如大家為了爭奪初選殺得刀刀見骨,那麼到了大選豈不是無論誰代表出征都已經黑掉了嗎?這樣對大選結果到底是有幫助還是有害?

先提名就輸了?從數學推理看2018台北市長兩大黨的提名困境

先提名就輸了?從數學推理看2018台北市長兩大黨的提名困境

2018縣市長選舉只剩七個月,各地縣市議員與縣市長提名紛紛啟動,每天宣傳車來回穿梭。然而,最指標的台北市長選舉,兩大黨不只沒有提出人選,甚至不斷將提名時程往後延,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公告人選。為何我國一個執政黨、一個最大在野黨,面對我國首善之都的執政權,一直不提出人選呢?

為什麼百年大黨會派出選不贏的激進候選人?雙層賽局的思考

為什麼百年大黨會派出選不贏的激進候選人?雙層賽局的思考

今年六月開始,美國民眾每天打開電視新聞,頭條幾乎都是共和黨參選人兼地產大亨川普Trump又在什麼地方放砲。自從參選以來,川普把黑人、女人、中南美洲移民、亞洲移民全罵了一輪,要在2016總統大選獲勝的機率很低,但現階段各民調都顯示川普非常有可能代表共和黨出線。而在台灣,2014的台北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派出的連勝文大敗,但在事前的黨員投票中,連勝文得到超過2/3的票大勝。為什麼堂堂百年大黨,明明準備多年希望追求勝選、獲得執政機會,卻在最後一步提名了比較極端的候選人,最後輸了大選呢?

本文希望從這個問題出發,簡介最簡單的「雙層賽局」的概念,說明「政治學理的形式理論(Formal Theory)到底在做什麼」、「什麼是中位選民定理」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