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家怎麼看中國經貿?一帶一路、經濟竊密與貿易戰

國際專家怎麼看中國經貿?一帶一路、經濟竊密與貿易戰

台灣人看中國,有許多人覺得是要「發大財」的所在,最近各種兩岸的農產訂單、「自經區」等討論又熱門起來。然而,全世界的政策界菁英、智庫、以及學者專家們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呢?近年來,整個「風向」已經有很大的變化。本文內容援引了非常多的智庫或學者的研究報告,等同一個小型資料庫,讓大家看到國際上許多專家報告們對中國的觀點。本文將聚焦在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尤其是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經濟竊密以及貿易戰的部份。

實驗室裡的太陽花: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有何特殊之處?

實驗室裡的太陽花: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有何特殊之處?

2014年三月份在台灣,我們經歷了一場非常大型的抗爭:太陽花運動。許多人說:上街抗議的都是「沒競爭力的年輕人」,台灣一定要簽自貿協定才能夠促進競爭力。政府及學者們拚命告訴大家服貿利大於弊(GDP會增加)、經濟與政治無關,但最後宣傳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人們還是對服貿有巨大的疑問。其實,到底誰參加社會運動、為了什麼而參加,這些都是可以被檢驗的實證問題。 值得研究的問題有很多,本文主要是想回答幾個問題:是「沒競爭力」的年輕人在反貿易嗎?對於「與中國簽貿易協定」這件事,人們真的能像政府說的那樣子,視為一般的自貿協定嗎?

為什麼「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民:關於自由貿易,人們所想的是…

為什麼「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民:關於自由貿易,人們所想的是…

利大於弊(Z>B)絕對是2014年台灣社會的最熱門關鍵詞之一。馬總統和政府不斷強調與中國簽訂服貿協定是利大於弊,不過,看起來人們似乎不太買單這個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時就要來配上鐵獅玉玲瓏的台詞:「代誌沒這麼簡單,鏘鏘鏘鏘鏘~」本文從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單憑「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們去支持貿易協定。

2014年APEC峰會的煙硝味

2014年APEC峰會的煙硝味

2014年APEC峰會在11.12正式結束,本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題乃「共同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係」,設定三大優先議題是「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建設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會議成果多數偏向北京的單方期待。筆者正逢北京體驗APEC blue,北京在峰會期間似乎回到大年初一的感覺,而新華社和CCTV將北京APEC峰會形容成盛世格局,一般北京老百姓也體驗不到,反而會私下消遣APEC。基於新現實主義者的觀點,APEC不可能實現會員體具體合作的目標,合作者從相對利益出發會產生「囚徒困境」的問題,APEC會員體以自願為特徵為協調的單邊計畫不會促成亞太地區貿易自由化,相反的會導致會員體之間分歧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