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進(台灣菸酒公司工會聯合會顧問,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立報及台灣公共化協會網站
* 編者按:2014年12月17日,美國與古巴宣佈雙方關係正常化,即將恢復中斷了超過半個世紀的邦交關係,[1]長久以來實施的禁運政策似乎也開始露出改變的曙光。美國國會代表團於2015年1月18日抵達古巴訪問,於21日雙方開始正式會談,美洲的國際關係將因此有大幅的變化。菜市場政治學特別邀請「台灣公共化協會」的成員將其過去發表過的專欄文章授權刊登,希望讓讀者們多多認識古巴,這個對國人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度。(本文為系列文章第一篇)
2008年,古巴共產黨進行權力交接。做為古巴最高領導人長達四十九年的菲德爾.卡斯楚宣佈不再連任,將其權力轉交給年已七十六歲的弟弟勞爾.卡斯楚(Raúl Modesto Castro Ruz。事實上,2005年左右菲德爾就因健康問題而開始權力轉移的過程,不過,一直到2011年古巴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才正式選出勞爾為新的領導者)。
本文主題在於分析作為幾乎是最後碩果僅存的現存「社會主義」(共產)國家的古巴,[2]對於關心社會主義運動的讀者來說,她的歷史命運反映了二十世紀以來的「社會主義國家」什麼基本問題?
分析焦點:古巴是否會在卡斯楚退休後,像她過去的其他兄弟之邦一樣,如蘇聯、中國與越南,逐漸轉型為市場經濟,從而融入全球化資本主義之中?
圖1:菲德爾卡斯楚擔任領導到到宣佈退休為止,經歷過九任美國總統,每位的重大外交政策之一都是要推翻他(出處:C.C. by GC Comix)
古巴社會的特殊性
正如所有的客觀事物一樣,古巴社會有其歷史的特殊條件,但也有一般社會的普遍性質。在1956年,卡斯楚領導了僅僅82位游擊戰士(包括了弟弟勞爾與著名的格瓦拉,但首次行動中就犧牲大半,僅餘12名)開始打游擊,而在短短三年內發展出50萬人的革命軍並推翻掉獨裁者巴蒂斯塔,而革命成功,從此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這是南美洲,而且是在美國龐大軍事、政治統治勢力直接籠罩範圍內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其次,相對於六、七十年代的南北越戰爭或之前四十年代的中國解放戰爭之歷時之漫長與戰事之慘烈來說,古巴革命的迅速成功,都非常特殊。更特殊的是,自古巴共產黨建國後,它多年來能長期掌握政權、維持社會內部和平運作,沒有社會動亂、避免經濟崩潰等等,這相對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更難得一見。
圖2:卡斯楚的臘像(出處:C.C. by pat padua)
古巴的社會需求公共化之成就
古巴共黨非常堅持當初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理念,雖歷經近五十年而未動搖。在八十年代以前,古巴經濟之公有與私有比例約為9:1。在此之後,尤其是1990年代初失去了前蘇聯每年約50億美元的援助後,在嚴格條件下開放極小部份市場經濟活動,公有部門略微下降到77%,但還是居於絕對主導地位。
在這公有體制的計畫經濟下,直到今日古巴民眾的基本社會需求與物質,幾乎都是由國家直接分配,不僅包括了住宅、冰箱、電視機、電風扇,而且生活所需的定額糧食、生活用品(如肥皂)也有國家補貼,可以以「扭曲」、不敷成本的低廉價格來購買。
而古巴公共化的教育與醫療,更是著稱於世。下列一些基本數據,反映了古巴對於教育公共化的重視與成就。在小學入學率方面,:古巴是100%,這比許多先進國的成績還要好,例如加拿大和美国均為95%,德國為86%。而在居民人數同教師的比例上,古巴為42.23:1(每42個居民就有一位教師),法國是62.7∶1,愛爾蘭是64.6∶1,加拿大是66∶1。我們須知:在一個人均產值(每人3900美元)約為先進國1/10左右的古巴,其國民教育竟取得許多超越先進國的成绩。
最難可貴的是,古巴教育公共化精神是充滿了社會主義公義的原則,即保證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的受教權。因此,古巴政府教育資源的分配政策是一貫地向基層、向弱勢群體傾斜。為了小學年齡的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居住分散的極偏遠、山區的子女仍能接受正常的小學教育,即使當地只有一個學生也是如此。這種「一個學生的學校」在古巴全國竟有93個!
而在醫療公共化方面,古巴提供了全民健保。即使古巴消耗能源只有美國的八分之一,但古巴嬰兒夭折率(千分之6.3)與平均壽命(77歲)幾乎與美國(分別是千分6.5與77.4歲)一樣。而且古巴極注重醫療教育,培養了許多醫療專業人才。不僅古巴不缺大量基層的家庭醫師,近年來還發展出醫療外交,派遣醫療服務到海外援助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據估計,古巴醫生三個之中大約有一個行醫國外。委內瑞拉甚至與古巴簽約將拉丁美洲貧戶送至古巴治療眼疾。
上述滿足社會基本需求的公共化成就,就古巴特殊的歷史條件來說,絕非易事。在九十年代以前,古巴由於緊鄰於美國又是拉丁美洲唯一社會主義國家,被蘇聯視之為冷戰對峙的社會主義樣版國家,大力經援她。但從蘇聯瓦解後,石油進口由1400萬噸頓時降到400萬噸,這馬上使整個社會陷入基本生存的危機。據統計,在1994年,平均每一個古巴人一年就瘦了20磅(約9公斤)!而國內生產毛額僅為過去正常時期的34%。當時全國經常斷電,一天約有十二小時至十六小時無電可用。
更惡劣的是,美國當時判斷這是一拳打倒古巴共黨政府的良機,而操控國際組織禁止貸款給古巴,實施各種貿易禁運的管制政策,這造成了七億五千萬醫藥食物都被擱置,無法進口到古巴(自1992年以來,聯合國大會每年都通過要求美國結束對古巴經濟封鎖的有關決議,但美國都置之不理)。
古巴在這十餘年間,透過一連串的有機農業、永續環保、社區自助等等節約能源的實際作為,並提倡觀光業吸取外匯而渡過難關。
圖3:古巴的海岸 (出處:C.C. By Nick Kenrick )
古巴與過渡社會的一般問題
古巴社會主義社會固然有其令人稱道的特殊成就,但另一方面,一如二十世紀以來的其他社會主義社會一樣,古巴也承載了這些社會的一般性質與問題。
首先,歷經多年的發展,古巴今日仍只是一個生產力落後社會,一般民眾僅能保持溫飽、小康局面的生活。雖然許多社會價值不能單一化地以物質數據來評斷,而古巴社會也孕育出許多合理的生活價值,但這遠遠還不是一個物質充實的富裕社會。因此,古巴仍是一個到處需要長時排隊、等待政府發放生活必需品的社會。這就無可避免地造就了官僚體制、政府控管的官僚社會。
其次,隨著官僚體制的運作以及美國敵對力量的威脅,古巴到今天仍是一黨專政的社會,黨政軍仍牢牢地集中於一小群領導菁英手中,而非是一個真正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來說(尤其是從托洛茨基對蘇聯的分析來看),社會主義社會不僅是生產工具公有化體制,她更是建立在一個生產力高度進步,人民全面自主管理、無官僚主義之直接民主的現實上。
以此來看,古巴還稱不上是社會主義社會,而是一個革命後處於往社會主義方向發展的過渡社會。
換言之,這過渡社會是處於正面的往前發展為社會主義與負面的往後逆轉為資本主義社會之間。這過渡社會不論主政者的主觀意願如何堅持,她如果不能順利做到上述的提升生產力、剷除內部的官僚主義體制、建立直接民主的話,那這過渡社會就會倒轉回頭尋求資本主義「經濟改革」的市場開放來拯救她的經濟危機與官僚統治危機。
非常遺憾的是,蘇聯、中國與越南這些曾實踐過社會主義建設的國家,如今無一不是走回頭路了。關鍵在於,她們都是在歷史的過渡階段中無法跨過真正社會主義社會的考驗,到最後,資本主義經濟就是當地掌權者的唯一「解藥」。
正如托洛茨基多年前精闢的分析,任何一個過渡社會,不論她有多特殊,若要全面轉化為民主社會主義社會,其關鍵在於社會主義運動能否在全球範圍上發展成功。任何想要閉門搞自己「一國社會主義」政權,就注定要被全球資本主義雄厚的反撲勢力所擊倒。任何一地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及時地聯繫於世界社會運動實踐裡(這是當年卡斯楚與格瓦拉的基本政治分歧),否則就難以樂觀。
古巴今日正處於這轉捩點上。她會重蹈歷史的覆轍嗎?或是伴隨著未來歷史的洪流,在世界革命的國際主義潮流下,奮力跨過歷史的門檻而繼續前進?
讓我們等待/參與未來的實踐,讓這實踐提供最後的答案吧!
圖4(出處:C. C. by Michele Solmi)
後記:讀者問題以及相關補充
問:
文章說:「任何一地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及時地聯繫於世界社會運動實踐裡(這是當年卡斯楚與格瓦拉的基本政治分歧),否則就難以樂觀。」
請問,「這是當年卡斯楚與格瓦拉的基本政治分歧」這話,可否提出一些事實根據呢?
答:
事實上,他們兩人在革命後,對於古巴在世界革命中的角色就有相當大的分歧。
格瓦拉始終是將古巴革命作為整個世界革命、南美洲革命中的一環,而不願侷限於一國之內的社會主義。但卡斯楚則只重視如何保持古巴政權穩定,而相對輕視古巴革命對於其他地區革命契機的聯繫關係。
這分歧直接表現在古巴國內經濟發展政策、對於美國態度、對於蘇聯依賴與蘇聯官僚主義的的批判或沈默上。格瓦拉當時是工業部長認為應積極發展自主工業,擺脫對蘇聯依賴,而卡斯楚則將甘蔗種植放第一位,以高價出口給蘇聯,換取蘇聯對其經濟援助與國際政治上主導。卡斯楚甚至在1964年對美國記者說,若美國停止敵視古巴,則古巴保證不會援助南美洲革命運動。這些現實妥協、不重視世界革命的看法,都與格瓦拉有嚴重分歧。
這些議題,國外論著很多。中文版的《切.格瓦拉畫傳》(雖名曰畫傳,但實際是許多照片與深入的歷史評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第146頁,對上述分歧有扼要的介紹,可參考。
答2:
國外論著方面,以我個人了解,以下三本論著是非常必要參考的。
1. Ernest Mandel, Revolutionary Marxism Today (1979)。
此書是綜論世界革命局勢與實踐經驗,其中一節是討論古巴革命成就,非常扼要精闢。作者提出了古巴建國後,派遣整批的幹部去蘇聯受訓,學習蘇聯官僚體制等等,並提出批評。
2. Michael Lowy, The Marxism of Che Guevara: Philosophy, Economics, Revolutionary Warfare, Second Edition (1973, 2007)。
此書基本上是從革命馬克思主義立場來解釋格瓦拉的革命、社會主義理念與實踐,非常有啟發性。我沒記錯的話,此書點出了格瓦拉與卡斯楚的異同。此書去年出了新版本。
3. Piero Gleijeses, Conflicting Missions: Havana, Washington, and Africa, 1959–1976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2)
此書詳細討論了古巴多年來支援非洲地區的革命活動,尤其著重在70年代安哥拉的革命戰爭。此書對於卡斯楚的世界革命使命感有詳細論證,似可參考。
最後推薦美國每月評論雜誌的網站, http://www.monthlyreview.org,此刊物多年來對於古巴、南美洲非常關注,歷年來有許多寶貴、深入的論述分析,全文在線上都可查詢。
[1] 雙方於1961年斷交。關鍵字:豬玀灣事件。美國中情局(CIA)密謀軍事入侵推翻古巴政權,但失敗作終。
[2] 目前以憲法規定自己是共產國家的包括:中國,寮國,越南,北韓,以及古巴。
好文章,内容排山倒海.
讚!優質好文,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