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履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Cortland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Cortland)政治系助理教授
超過一甲子的時光,兩岸之間不曾出現的領導人互動,在出乎意料的時間點就這樣無預警的發生了。這場備受矚目的馬習會,頓時成了全球新聞媒體爭相報導的國際大事。全世界似乎都在等著看,台灣海峽的未來會往什麼方向發展。然而,不論外國人如何看待海峽兩岸的互動,台灣內部對於這場歷史性的高峰會出現相當兩極化的看法。從藍綠政治人物的反應,到不同世代對這場會面的對立意見,再從新聞媒體,政論節目,乃至於社群網路,各種訊息管道所傳遞出來的氣氛,再一次的凸顯當前台灣社會遇到政治相關的事件,總是很難理性客觀的進行討論。
對於政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每一家媒體都可能有偏見,這是任何民主社會都難以避免的現象。但是,我們不禁想問,究竟是掌握話語權的政治人物,媒體名嘴,學者專家,或是鄉民間的意見領袖在引導台灣的民意走向分歧,還是我們真的已經身處在水火不容無法接納不同意見的社會?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文試圖從「世代差異」的角度來分析台灣的民意是不是真的如此兩極化、真的到了無法互相溝通的地步。
統獨立場真的有世代差異?
一直以來,各種民意調查結果和研究報告都顯示,不同世代的台灣民眾對兩岸議題的看法有不小的差異。很多人根據這樣的資訊就推論台灣的統獨立場明顯的受到世代效果所影響,他們認為,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必然跟其他的世代有所不同,他們不僅僅是偏向「獨立」,甚至還會越來越不喜歡「維持現狀」這樣的說法。有人進一步的解釋,這是因為年輕世代對中國沒有幻想,所以台灣新世代的統獨立場呈現的是一種「天然獨」的現象。也有人認為會出現這樣的世代差異,其實是受到當下發生的政治事件所影響,因此會有所謂的「事件效果 」(Period Effect)出現,例如「太陽花效應 」,「選舉效應 」等等。
以上的主張聽起來都有道理,但是,這些看法最大的問題是出在他們都假設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必定具有「世代差異 」,而這樣的差異不會改變。然而,這樣的假設可能根本是不正確的!目前大家所接收到的各種調查報告和資訊,其實都只能反映受訪者在回答問題的當下感受,所以即使看到不同年齡的民眾有不同的反應,這些資料也只是證明在受訪的特定期間內,同樣年齡層的民眾們有怎樣的意見。也就是說,現有的資料只能顯示當下的政治環境所引起的「事件」效果而不是「世代」效果。
圖片來源:C.C. by Your DOST
什麼是世代政治?
政治學界對「政治社會化 」(Political Socialization)所進行的研究中,有一個長期的論辯:人們的政治行為和態度,到底是受到世代效果 (Cohort/Generational Effect)還是生命週期效果 (Life Cycle Effect)所影響?
所謂「世代效果」指的是同一時期出生的公民,因為成長的背景類似,所以他們共同經歷相似的社會,政治,與經濟發展過程,進而產生了相似的政治態度。舉例來說,經歷過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民眾,普遍對政治沒有信心,也不願意家人參與政治活動(例如,柯文哲的父母)。如果覺得這樣的論述有道理,你可能會認為「太陽花世代」的年輕人對民主和公平正義的要求會比其他世代來得更高一些,所以他們的兩岸立場會是不希望與中國走得太接近。
相較於「世代效果 」,另一種理論主張認為,年輕人的看法不同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生命週期 」(Life Cycle)位置不同,所以對兩岸的立場會跟其他年齡的群體產生歧見。簡單來說,生命週期的概念指的是2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還沒有挑起養家活口的經濟重擔,在一人飽全家飽的條件下,政治立場自然會較為理想化,因為他們還沒認真考慮到兩岸關係所隱含的經濟效應。以上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也似乎都能解釋我們目前看到的調查資料,問題是,到底哪一種說法真正比較貼近台灣真實的民意呢?
你屬於哪一個政治世代?
要回答這個問題,本文首先利用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2002年以來所蒐集的民意調查資料1,對不同政治世代的統獨立場進行初步的討論。關於政治世代的區分,過去台灣的政治學界有諸多的探討,其中,比較常見的世代分類方式,是將台灣民眾依照經歷過某一個重要的政治事件來區分。 根據過去的研究2,本文將1971年退出聯合國,1986年民進黨創立,以及2000年總統選舉等三項重大政治事件視為政治世代的分隔點,因此產生出「漢賊不兩立」「黨外時期」「首次民選」「太陽花民主」等四個不同的政治世代來加以分析。
這四個政治世代分別以事件發生時年滿20歲做為分類依據,因此「漢賊不兩立」世代的民眾乃是指出生早於1951年的受訪者,「黨外時期」為出生於1952年到1966年的民眾,「首次民選」乃是1967到1980出生的公民,而「太陽花民主世代」則為生於1981年之後的年輕族群。
透過世代劃分,下圖一顯示四個政治世代對於兩岸維持現狀的態度,共計七波的民意調查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政治世代是否有差異。出生於1981年後的太陽花民主世代對於兩岸維持現狀這個選項,的確有著越來越不支持的趨勢。再進一步觀察四個世代對於台灣獨立的看法,圖二中可以看到在太陽花民主世代對於台灣獨立的支持有逐年攀升的現象。
可是,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就能說明台灣的年輕人真的比較支持台灣獨立?是不是代表年輕世代與年長的世代間真的有顯著差異?其實,圖一和圖二的結果僅是基於「靜態的」民調資料所做的分析,之所以看到圖表中年輕世代的統獨立場出現與其他世代顯著的差異,根本的原因是在這樣的資料中,每一年的受訪樣本數有所不同,所以結果受到影響甚至有所偏誤3。從這樣的圖表分析中,我們只能說台灣的年輕世代在受訪的當年,整體而言是傾向支持台灣走向獨立,但在這群年輕世代中是否每個年齡群體的統獨立場都相同?以及,同樣的這一群人成長到不同年齡之後,各自的統獨立場又是如何變化?這樣的問題就很難透過靜態的調查結果來解釋。
政治態度跟著年齡變動?以「獨立可能引發戰爭」的態度為例
靜態的調查資料反映的只是當下的民意,難以真正看出世代的差異,更不適合用來推論民意的變化。不過,靜態民調的結果仍然相當有價值,因為通常這些結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最新的民意以及當前的政治氣氛。為了進一步舉例靜態資料分析如何反映民意,本文採用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在2014年所做的台灣國家安全調查資料作為第二個案例。從此一調查中,簡單的選出兩個問題進行討論。這兩個問題主要是調查台灣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在面對兩岸因為獨立可能引發戰爭時將有何種反應,以及在可能引起戰爭的假設下,詢問民眾對台灣獨立的支持程度。
在下圖三中可以看到台灣民眾在2014年受訪的當下,面對台灣獨立可能會引發戰爭的假設,20-29歲的年輕族群有將近半數表達仍然堅定支持的立場,但是,當題目問到,如果因為台灣獨立而發生戰爭,受訪者會如何反應。有20.6%的30歲以下年輕人表示,他們會出國避難。有趣的是,相較於年輕族群,40歲以上的中年群體,不樂見戰爭發生,因此多數不支持在有戰爭風險下爭取獨立,但是當戰爭真的發生,他們卻也有著相對較低的比例選擇逃難,並且有較高的比例選擇起身抵抗。當然,這樣的調查同樣只能反映當下的情況,不過,我們可以從以上的例子看到不同的「年齡」似乎的確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和反應,而我們都知道「年齡」不是靜止不動的。
我們同樣好奇的是,相同的一群人在不同年齡,政治態度是否會轉變呢?以及,若要回答到底這樣的世代差異是來自於「世代效果」還是「生命週期效果」,在研究上該怎麼做呢?
繼續閱讀本文下篇
菜市場政治學延伸閱讀:
〈台灣民眾支持對話,但不是談統一〉
〈當台灣認同超過60%,代表什麼?〉
〈台灣統獨的民意分布:臺獨是共識嗎?〉
- 本文使用的資料全部係採自「2002年至2014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計劃。「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多年期計畫總召集人為國立政治大學黃紀教授。計畫主持人為黃紀教授;詳細資料請參閱TEDS網頁。作者感謝上述機構及人員提供資料協助,惟本文之內容概由作者自行負責。(歷年計畫名稱請參考) ↩
- Chang & Wang (2005), 將1949政府遷台,1971退出聯合國,1986民進黨創立,以及2000年總統選舉等四項重大歷史事件視為台灣民眾政治世代的分隔方式。 ↩
- 樣本數的變動使得靜態的民調結果讓世代之間看起來有差異。例如,當我們設定1981年以後出生的受訪者為太陽花民主世代,在2002年對20歲以上公民所進行的民調中,就僅僅只有20-21歲這兩個年齡族群符合“太陽花民主世代”的設定,也因此樣本數相對較少。到了2014年對20歲以上公民進行調查,從1981年到1994年出生的民眾都被包括在內,而樣本數也因此大幅增加。但是這樣因為樣本增加所產生的變化,其實不能解釋為世代差異! ↩
結論就是大腸花=嘴砲建國的怕死小孬孬
只看了上篇,就做出這麼武斷又簡陋的結論;而結論應該是,像你一樣的人少一點才會有希望。這裡的文章不是給不懂閱讀的人看的,不要讓人家看笑話了,加油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