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恩/美國杜克大學政治所博士候選人
離今年九合一選舉已經不到兩個月,而由於年初的太陽花社運,好幾個新興團體投入選戰,希望可以翻轉選舉結果。其中,上百位年輕人投入本年度村里長選舉,希望可以打敗『萬年世襲村里長』。登記至今已有14194位村里長參選競選7851個名額,平均而言是每個選區二搶一。
然而,我國村里長選舉的一大特殊之處,就在於無黨籍候選人得票率極高。自1996年以來,我國村里長選舉中無黨籍候選人的得票率從55%一路上升至76%,這顯然與其它層級的選舉都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難到村里長選舉中的兩大黨招牌不重要或沒有影響力嗎?
我分析中選會網站上唯一有公告詳細選舉結果的2010年村里長選舉資料,而研究結果發現重點在於選區人數多寡:選區內選民數越多時,候選人數越多、候選人越可能披黨籍參選,有掛黨籍的候選人得票率也越高。而村里長制度的選區內人數多寡,又與我國村里長制度的歷史沿革有關。
圖一、我國歷次村里長選舉各政黨得票率百分比
我國現行的村里長制度來自於日制時期的「保甲制度」,其目的在於偵查民眾,所以保甲的範圍就是保正及甲長可以透過個人能力而實質掌握的範圍。而國民政府來台後,原本想在民間建立的小組制度成效不彰,因此轉而培養村里長制度,成為地方動員選舉與買票的基礎(可見這篇姚人多的歷史回顧)。在此制度之下,村里範圍大小同樣必需是村里長個人能夠觸及並掌握大多數選民。隨著民主化與經濟成長,有些村里變得很大,而也因為台灣省政府法規的戶數上限而被切割成更多村里;有些村里則因人口流失而萎縮,因此2010年的村里長選舉中人口最小的村僅121位,最大的則有26014位,相差超過200倍。
村里大小的差異,也影響到村里長候選人投入選戰的策略及結果。透過2010年縣市及直轄市村里長選舉結果的實證資料分析,我發現幾個有趣的統計結果。(1)村里人數與同額競選顯著的負相關 (2)村里人數與披兩大黨黨籍參選顯著的正相關 (3)村里人數與無黨籍現任者連任顯著負相關。這三個結果,這意謂著當村里人口少、大家都互相認識時,村長本身就可以掌握夠多的人脈來繼續連任,因此可防止挑戰者跑出來(不要起爭議啦),當然也不需要拿著兩大黨的招牌出來競選,畢竟假如跟里民政黨偏好不同就傷感情了。
而從得票結果來看,我發現了(4)村里人數越多,披黨籍參選的候選人得票較無黨籍的越高。換言之,當選區內選民太多、候選人無法憑一己之力掌握夠多選票時,政黨的招牌在此時就可提供選民資訊,讓選民快速判斷到底要不要支持該候選人。也因此在選民數越多的選區,就越從無黨籍對決轉變成藍綠對決、甚至在一些選區變成藍藍對決(金門縣的某村里有五位國民黨籍的村里長候選人互咬),因為在這些人數多的選區的候選人知道需要靠政黨招牌才能吸引到夠多票,而國民黨的招牌由於歷史因素及大環境因素在基層還是比較有效的。
圖二、政黨標籤(招牌)在不同選民數選區下對候選人得票率的影響
因此,統計結果告訴我們的是政黨招牌在村里長選舉中仍然有效,但僅在選區選民數較大的村里有效,而選區內人數多寡則是由於歷史沿革及近代發展而在不同地區差異極大。
最後,迴歸模型中亦顯示了我國村里長選舉中,中年(40~50)的得票率大於年長及老年、男性的得票率大於女性、而現任者得票率大於挑戰者。而在描述性統計上,2010年的村里長選舉中的現任者連任率約六成,代表挑戰者有三成的勝選機會(但資料沒包括把席次傳給其它家族成員的可能),同時也僅有三成的選區是同額競選,其餘七成仍是有兩位以上的候選人競爭。
對於今年投入里長選戰的200位青年中,之前我在風傳媒的一篇文章曾提及要當選平均要動員出1000位支持你的里民才有可能,而上屆選舉中也不乏青年跟挑戰者當選,因此還是有機會的。但從村里長選舉特性來看,上面的統計結果意謂著候選人要先對自己選區的特性有充份掌握,是人多還人少、多少集合住宅、不同年齡及職業類別的選民在不同時候會在什麼地方出沒,然後再據此擬訂個人能力範圍內能實踐的競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