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方隅/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候選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意識型態(ideology)及相關詞彙常常出現,但也常常被誤用。例如,在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之前有詩人請辭市政顧問,並說他「原本以為柯是個左派,結果很令人失望」;然而,從去年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以來,有許多人都在講說台灣人左傾、仇富、反商(尤其年輕人被罵最多),而柯文哲上任後大力檢討各種不合理的BOT案,槓上財團,正好又讓許多人跳出來叫市長不要變成左傾、不要反商,否則「會讓大財團不敢投資」。另一個例子是,有篇評論文章說台灣選戰不敗之道是「選前喊左派、選後大右派」,並指出「左傾」讓政治人物下場很慘。

他們在說的左與右真的是同一件事嗎?台灣民眾真的是「左傾」與「反商」了嗎?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正好趁這個機會來談談「意識型態」的意涵,尤其,什麼是「左派」和「右派」?

編按:本文原稿刊於鳴人堂,由作者修改並編輯後刊登於菜市場政治學。由於篇幅關係,本文將拆成兩個部份刊出。上篇主要談什麼是左派與右派,希望讀者們對政治意識型態有一些基礎認識,作者想告訴大家,其實台灣的總體經濟政策長期以來受「新自由主義」影響非常深,實際上是大右派。下篇主要回答:到底台灣人有沒有像許多人在罵的那樣,左傾與反商?台灣人的意識型態又是受誰的影響最大?

 

「你不要這麼意識型態好不好」!

首先必須要來為「意識型態」這個詞「正名」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覺得意識型態是很糟的一個東西,「有意識型態」常常被認為就是偏激的、偏頗的,甚至是「被政治洗腦的」,所以意識型態更被轉化成形容詞了!

事實上,意識型態一點都不是一個髒字,說穿了,它就是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是」怎麼樣、「應該」是怎麼樣,以及「該怎麼去實踐成那樣」的看法。也就是說,它可以是一種對這個社會的觀點,一種價值與信念,當然也包含了行動準則。所以,一個人當然不可能「沒有意識型態」,甚至,那些希望自己不要有意識型態、不需要去管政治事務的想法,本身也就是意識型態!例如,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xx歸XX,政治歸政治」,像有人罵說不應該在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等頒獎台上談到政治,或說「年輕人不懂事不要管太多」,或者是在選舉時看到執政黨的文宣告訴大家「把政治交給政治人物就好,一般人別管太多,靜靜地支持政黨就好」,這些當然都是意識型態。

至於,為什麼我們要多了解什麼是意識型態呢?因為,那有助於我們了解許多公共政策辯論的本質。除了避免被錯誤用語給誤導之外,更有助於我們去思辨各種議題能帶來的優缺點損益比較,而不是在政治人物與媒體操作下,變得理盲濫情。

 

1

圖片來源 C.C. by Helga Weber

 

 

什麼是左派和右派?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黨政治基本上是依照「左—右」的意識型態來區分,平常選民們也會在依照左右理念所制定出的政見與路線當中去做選擇。因為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意識型態也不可能永遠不變,所以我們通常說政黨和選民都會在「意識型態光譜」上面去做移動。

一般來說,左派通常比較強調平等的價值,反對「自由放任」所帶來的資源不平等分配,認為政府應積極作為以維持公平,強調團體主義;右派通常比較強調自由的價值,主張政府就是要維持秩序、傳統,認為不平等是趨使人們更勤奮工作的因素,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愈少愈好,強調個人主義。(關於左右派的名稱歷史緣由,可參考這篇筆記

最常見的左右路線之爭大概就屬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了。資本主義認為應由私人控制生產工具,經濟行為依照市場法則,追求利潤極大化;社會主義則認為生產工具不應由私人所擁有,主張各項生產工具和資源都應該公共化、以整體利益考量來做分配(依照共有方式與程度的不同,社會主義又可區分成共產、勞工合作制、國家社會主義等不同派別)。

若放到左右光譜上來看,右派就會強調「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可以自我調節,讓個人去追求最大經濟利益,以達成最大程度的整體經濟成長和資本累積。左派則強調經濟利益必須公平分配,主張以租稅、勞動保障等等政策來縮小貧富差距,保障社會整體的公平正義。

 

一般人對社會主義(或左派、重分配政策)最大的誤解就是反商,如左圖所示。右圖有其中肯之處,不過,所謂的右派強調的應該是要讓大家自行負責,各憑本事。

一般人對社會主義(或左派、重分配政策)最大的誤解就是反商,如左圖所示。右圖有其中肯之處,不過,所謂的右派強調的應該是要讓大家自行負責,各憑本事。來源:C.C. By erik.kamfjord

 

每個國家在光譜上的選擇都會有混合程度上的不同,不可能落在絕對的左或右。以左派來說,人類在二十世紀時進行的共產主義(極左)實驗已經幾乎全數結束,目前全世界僅存的共產主義國家為中國、越南、古巴、北韓、寮國(但中國和越南的經濟制度實際上早就是資本主義了)。連重分配程度最高的北歐福利國家也都實行資本主義(學術定義為社會民主主義),所以,其實就算「左傾」,或是左派政黨主政的國家,也沒有什麼「反商」這件事啊!(倒是希臘一月底時勝選的Syriza聯盟,裡面成員政黨有許多是從前共產黨所分支出來,還真的有幾個政黨曾經提出徹底反對資本主義、改採共產主義的「真.反商」主張)另一方面,所有的右派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同時擁有社會福利等重分配的機制,不可能出現那種純粹右派、「所有事情」都靠市場機制的國家。

不過,放到全球的發展來看,從1970年代開始,經濟上的右派可以說是席捲全球,尤其在美國總統雷根、英國首相柴契爾的推行之下,贊成去管制化、自由放任、反對任何形式國家干預的「新自由主義」成為幾乎所有工業國家奉行的準則。搭配全球化的浪潮,資本家(特別是所謂的大財團)挾其龐大資金優勢在各國推行這個意識型態及相關去管制化政策,他們可以很容易地以大量的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為籌碼,說服、要求、甚至脅迫當地政府鬆綁法規、給予租稅優惠(例:《崩世代》一書的第二章,一開頭就舉了2011年鴻海到巴西投資的例子,鴻海承諾會創造十萬就業機會—巴西原本也僅十七萬人從事資訊生產業—但前提是巴西政府要提供土地、融資、港口使用權等基礎建設,以及大幅降低資訊業關稅、零組件進口稅率,以及工業稅稅率,如此一來鴻海的生產成本一舉降低二至三成)。

除了「降低失業率」這個重要誘因,加上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推波助瀾及設定遊戲規則之下,新自由主義在過去四十年間都是大部份國家的主要發展典範,目前仍舊如此。

 

3

雷根與柴契爾。圖片來源:C.C. by UKBERRI.NET

 

 

台灣有左右之分嗎?

答案是幾乎沒有。在新自由主義的浪潮下,台灣也不例外地身處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長期以來是奉行以減稅、各種行政優惠措施(如水電和用地優惠)、對勞工權益採取低度保護的方式,來鼓勵投資。不管是哪一黨執政,「減稅」和「拼經濟」永遠都是超越藍綠的共識,而其結果是世界上數一數二低的租稅負擔率(政府稅收占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台灣在過去二十年間此項指標腰斬),數一數二高的勞動工時,停滯不前的實質薪資(目前大約是十五、六年前的水準),而且GDP年年成長之下,受薪階級所得佔GDP的比例卻年年減少,目前僅有44%左右(和2010年同在歷史最低點。參考連結)。

從總體經濟政策來看,你會說台灣人反商與左傾嗎?一點也不。如果人們反商與左傾的話,就不會有這些明顯是新自由主義之下的政策後果了,且支持這些政策、推出這些政策的政黨及政治人物都會被選民所淘汰才對。

(推薦閱讀:由台灣勞工陣線所出版的《崩世代》。本書的第二章對於台灣的「財團化」過程及嚴重後果有詳細的討論)。

 

台灣的政黨競爭狀況很特別,因為「統獨議題」的存在,所以兩大黨的競爭主軸一直以來主要都集中在「與中國大陸關係」以及「國家走來走向」方面,分配正義的議題過去幾乎沒有出現在選戰當中,即使有經濟議題,也永遠都是要「拼經濟」。

不過,近年來由於高漲的房價(房價—所得比,台北市是全球第一,新北為第三)等因素,青年貧窮化的崩世代出現,的確讓人愈來愈難忽視我們的經濟政策長期右傾的事實,開始有了要求分配正義的呼聲。中研院政治所吳玉山教授分析選後結果,認為台灣的政黨競爭出現典範轉移,從過去的認同之爭,轉為分配之爭(風傳媒報導)。

 

實質薪資停滯,房價恨天高

實質薪資停滯,房價恨天高。出處:「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所製作的懶人包 。 這裡有另一篇參考連結

 

然而,其實兩大黨主要的政策取向都還沒有明顯的變化。九合一選後民進黨許多立委還曾試圖阻擋抽大戶股利稅收的法案(取消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國民黨方面更不用說了,除了「大風吹」的內閣改組、繼續力推服貿及自經區這些被質疑會加劇貧富差距的重大政策之外,其立委挾人數優勢,通過了維持數十億給軍公教退休人員的福利、拒下修年終慰問金標準、回復被刪掉的省政府經費等等,讓新主席朱立倫宣佈參選黨主席時強調「要用分配正義來贏回年輕人的心」這樣的宣示成為一大笑話。基層選舉的結果顯示傳統政治版圖並沒有改變太多;人們對執政黨的各項表現不滿意,但要推論說他們「左傾」實在言之過早,充其量可能只是對馬政府不滿而已。

推薦閱讀:菜市場政治學〈馬總統的2014輔選效果〉,特別是最後一段:

馬總統輔選失利並不代表台灣民眾並不愛國民黨了。在2014年6月,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對於台灣民眾的網路訪問中,仍有超過60%的民眾認為泛藍政黨(國+新+親)比較會處理失業問題、53%認為泛藍比較會處理貧富差距問題,雙雙過半。然而,在同一時間,民眾對馬總統經濟問題的處理能力有82%不滿意、對民生問題處理有88%不滿意、甚至對兩岸問題處理有71%不滿意。因此,愛國或泛,只是不愛馬英九。在同一份民調中,更有81%的民眾不滿意蘇貞昌在2012至2014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表現。民進黨在這段時間內顯然也並未佔到便宜,2016還真的很難說。

 

(本文下篇連結

 

 

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上)
Tagged on:                         

3 thoughts on “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上)

  • February 14, 2015 at 3:41 pm
    Permalink

    其實國外普通市民階級並不盛行買房地產,房價不如台灣市場炒作下高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Reply
    • February 14, 2015 at 11:26 pm
      Permalink

      是啊 國外不盛行的原因還有一點,是因為稅制使然。持有稅、獲利所得稅都比台灣高很多,在台灣,許多房子一年所得稅甚至還比不上保全管理費。持有的成本、炒房的成本差太多了。

      Rep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