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解嚴以來,政治科學家就不斷詢問台灣民眾跟國族認同相關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台灣人?是中國人?還是都是?」過去30年來,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例顯著增長。不過,近年來,這份認同開始在資料上呈現下滑趨勢,而本文試圖去理解這個饒富趣味的現象。
為什麼台灣認同會下降?

自從台灣解嚴以來,政治科學家就不斷詢問台灣民眾跟國族認同相關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台灣人?是中國人?還是都是?」過去30年來,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比例顯著增長。不過,近年來,這份認同開始在資料上呈現下滑趨勢,而本文試圖去理解這個饒富趣味的現象。
今年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血腥鎮壓事件發生以來的33週年,有人發文追悼六四,卻在文中指出「台灣走向不民主、中國走向民主」。
本文主旨即是來分析這個詞的意義,並且將會指出:台灣不管用任何一個國際上廣為接受的指標來看,都是完全的自由民主國家,而且並沒有任何倒退回不自由民主的傾向;反而是中國近年來的民主自由各方面表現都是持續探底的。
戰略三角理論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學者羅德明(Lowell Dittmer)提出的,原本是用來分析美國、中國、蘇聯之間的關係,後來由吳玉山和包宗和等學者引入台灣並依此衍伸,廣泛應用來研究美、中、台三邊關係。
美國和中國之間長期以來的「交往關係」已經轉為「競爭關係」,在許多區域和領域都展現出愈來愈直接的對抗趨勢。《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為這一主題最新的一本代表作,作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是美國的中國研究代表性學者。在書中,作者仔細地檢閱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各國的競逐狀況,以及東南亞各國對兩大國的反應。
台灣每一任總統任期間都執行過死刑,死刑目前也仍在台灣刑法之中。每當死刑執行時,除了廢死團體和人權團體們一再出來抗議,認為死刑的執行等於毫無事後救濟可能,反對黨(不管是哪一黨)也會出來揶揄說執行死刑是為了選舉、為了救總統滿意度民調。但是,執行死刑真的可以救總統的聲望嗎?
「發掘真相」是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我們現在對於政治檔案的掌握還有很多在迷霧中,真的是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投入。有興趣加入卻又不知從何著手的人,《政治檔案會說話》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對學術工作者而言,「桌拒」當然是令人沮喪的。而「桌拒」作為一種審查機制本也存有著正反面意見
更多媒體的民調方式已改成線上投票一些網紅們也紛紛在自己的臉書上舉辦投票。
在這裡,我們要來講一個民調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一個兩百萬人參與、預測總統大選錯誤、最後導致一個新領域全面興起的故事。
從這些分析背後的脈絡來看,不難理解這一次的#TaiwanIsACountry風潮是從何而來。這個風潮不只是來自於美國鄉民們對中國與John Cena的嘲諷,也包括了美國政治人物、企業家、各國政要、以及奶茶聯盟的網友聲援。
最主要是人們對於對中國磕頭道歉的行為已經感到厭煩,而且特別是對於那些表面上有強壯形象的人們的這種道歉行為更為不滿。
美國是不是一個帝國?美國應不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個帝國?這是本書主要想要回答與論證的兩大主題。
而這篇文章也將帶領讀者繼續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梳理作者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