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政治哲學家霍布斯說,人們沒有政府的話,只會互相偷拐搶騙,讓人間陷入煉獄。所以人類成立政府,讓政府懲罰不守法、妨礙他人的人,讓政府來促進公共利益。
然而,政府要能順利運作、要可以執行這些懲罰以促進公共利益,需要公務員。而公務員本身是否有動機為公共利益、為了更大的善努力付出,就成為政府能否有效運作的關鍵。在公共行政學界,近二十年來興起了對公共服務動機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的研究,就是想研究在政府擔任公務員的人們,是否相較於在私人企業工作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工作動機,這動機驅使著公務員在行為與工作方式上與私部門有所不同、以及這些不同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在測量與定義上還很分歧,可以參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學系助理教授陳重安等人於國內頂尖公共行政期刊《公共行政學報》上的回顧論文)。在我國的實證研究中,政大公行系助理教授張鎧如等人的在2015年《公共行政學報》的學術研究也指出,台灣公務員平均而言公共服務動機越高,考績越容易拿甲等。
圖片來源
所以,公務員們是否真的為了公共利益而更會懲罰其他不合作的人?
在今年2019剛刊出於國際公共行政期刊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中,德國奧爾登堡大學的教授與研究生透過經濟學實驗法來探討這個問題。
Prokop, C., & Tepe, M. (2019). Do Future Bureaucrats Punish More? The Effect of PSM and Study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Contributions and Punishment in a Public Goods Game.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1-28.
首先,他們試著透過實驗設計來把原本看起來有點虛無飄渺的研究問題「公務員們是否真的為了公共利益而更會懲罰其他不合作的人?」變得可以用數據與實際資料驗證。
他們先在德國的三所大學招了三群學生共一百多人來做實驗,第一群是主修公共行政的,第二群是主修商學的,第三群是主修社會科學的。假如公務員表現會有所不同,那這些在事業初期的學生們的行為也會有所不同。
接著,他們用實驗法的方式來定義兩大類的促進公共利益行為。一種是主動付出貢獻,擴大公共利益;一種是去懲罰不合作的人,要求大家都要一起付出,以增加公共利益。
他們請學生們來玩一個分配錢的遊戲,四人一組,一共要玩二十回合。
在前面的十回合,是單純的公共利益遊戲。每一回合,每個人可以拿到20點,每個人要決定要貢獻多少點給大家,大家貢獻的點數會累積,之後乘以1.6倍,再平均分配給所有人。
舉例來說,假如有A,B,C,D四個人,其中A跟B貢獻10點,C跟D沒有貢獻,那麼A跟B貢獻的點數乘以1.6倍再均分給大家就變成(10+10)*1.6/4=8,那A跟B最後就拿到(20-10+8)=18點,C跟D就拿到20+8=28點。
聰明的菜市場讀者一定會發現這遊戲有必勝策略:假如四個人都貢獻自己全部的20點,那最後所有人都可以一起拿到20-20+80*1.6/4=32點!有錢大家賺,聽起來很合理。這就是當大家都為公眾付出的美好畫面。
但更聰明的菜市場讀者馬上發現了更好賺的方式:其他三個人貢獻20點,聰明如我不貢獻,那最後其他三人可以拿到20-20+60*1.6/4=24點,我則可以拿到20+24=44點!自己不貢獻才能自己發大財!
而進入八奇領域第三步的讀者也將發現,假如大家都太聰明,那最後就沒人願意付出,最終就每個人都只拿回自己的20點而已了。
在前面十回合,四個人玩這樣的遊戲,目的是用來測試大家多願意自己掏腰包為了公共利益付出。
在後面十回合,遊戲多了一個機制:懲罰其他人。在每一回合,你可以看到上一回合其他玩家付了多少錢,然後你可以選擇用1點的點數,造成其他玩家3點的傷害。
假如你看到上一回合居然有人不付出,單純拿其他人的紅利,下一回合你就可以犧牲自己的點數來懲罰他,逼他之後改過向善。這個有懲罰機制的公共財遊戲也將進行十回合。在這後十回合中,假如有人越願意犧牲自己的點數來懲罰其他人,我們就認為他越願意在公共領域中透過懲罰他人而促進公共利益。
圖片來源
那麼,大學主修公共行政、主修商學、跟主修社會科學的德國大學生們,在玩兩種遊戲時的表現有不一樣嗎?結果顯示:有!
首先,在沒有懲罰機制的前十回合中(下圖左邊),念社會科學的大學生平均而言願意貢獻越多(短虛線),而念公共行政的人跟念商學的貢獻都比較少。而在出現懲罰機制的後十回合裡(下圖右邊),全體學生都因為怕被人懲罰而貢獻比較多了,但平均而言念社會科學的大學生平均而言還是願意貢獻越多。甚至在有懲罰機制裡,念公共行政的人平均而言付出14.7點,顯著地少於念商學的15.6點跟念社會科學的16.6點。因此,單純就掏腰包為公共利益付出而言,念公共行政的學生並沒有比較願意付出,跟唸商學院的人沒有太大差別。
然而,更有趣的結果是,念公共行政的學生更傾向掏腰包懲罰別人,要求其他人一起為公共利益付出。在下面這張統計圖表中,X軸4的地方,是代表當看到其他人比自己少出4元後,下次會懲罰他的機率。當看到其他人少出4元,念公共行政的學生有約45%的機率會懲罰他(圖中黑圓點黑粗線),但念商學跟社會科學的人只會分別有三成或兩成的機率會懲罰其他不幫忙公共利益的人。當看到其他人比自己少出8元時,公共行政的學生懲罰他的機率將提升到80%,念商學跟社會科學的人懲罰他的機率則仍然五成左右。
簡言之,作者透過了這樣的經濟學實驗,發現不同主修的德國大學生的確在實驗裡表現不一樣。念公共行政的人們,並沒有比較愛自掏腰包的來擴大公共利益,但更傾向透過懲罰其他人、要其他人一起付出的方式來促進整體的公共利益。就這樣的結果來說,是否有呼應一開始所云的要政府執行政策的初衷呢?
在最後,作者也指出了公共行政學生的這個表現模式,跟公共服務動機理論裡面的attraction to policy making面向有關。這個面向在台灣的翻譯並不一致,有人翻譯成「政策制定的吸引力」,也有人翻譯成「對於政策制訂權力的嚮往」,還有人翻譯成「對公共政策之關注度」。從中文來看,這三種翻法似乎代表不同的東西,但在問卷本身的測量上,主要是問「我不關心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政治對我來說是個骯髒的詞彙」等題目,因此比較像是廣義的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當未來的公務員們越不同意上述這些題目陳述時 (也就是越具有廣義的政治效能感時),平均而言也越會在遊戲中懲罰他人。
當然,筆者也要在最後提醒,這篇文章並沒有辦法解決self-selection的問題,因為我們並無法確認這些學生是本來就比較有追求公益的心才去念社會科學或公共行政,還是因為念了公共行政或社會科學才去追求公益。但對於作者來說,他本來的研究問題是公務員或未來的公務員(也就是大學念公共行政的人)有沒有相較其他科系比較追求公益,因此造成的差異是來自於念書或是self-selection在這邊可能就被忽略了。
政府採購法修法 擺脫制度桎梏
建築改革社長期呼籲及推動修《政府採購法》,15年來推動修法的階段性歷程,終於在4月30日完成三讀。如同吳思瑤立委的感言提醒:「防弊與興利同等重要」,「防弊過了頭的思維」,才造就了如此「劣幣逐良幣」的惡法和文化,讓政府變成「惡公婆」的代名詞。台灣薪資的停滯與《採購法》實施至今20年「剛好」同步;制度僵化成為國家進步的障礙,不僅重大計畫推不動,甚至偏差的制度文化殺人,造成建築界精神領袖、暨國家文藝獎得獎主陳邁先生過世的憾事。
世人所熟悉的雪梨歌劇院背後有段故事:1955年當時37歲的年輕丹麥建築師烏松Utzon設計風帆般造型的「草圖提案」,在評選過程戲劇性地獲得伯樂,評委沙利寧Saarinen的青睞。但開始執行過程波折不斷,包括需求、預算、施工方式變更等,又整整花了10年才由工程師透過計算機應用,完成結構設計化成現實,1973年完工時預算暴增14倍。
烏松和澳洲政府在過程中鬧翻,一生未親自踏上這個作品,成為澳洲歷史上的恥辱。其在2007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定位為人類文明的不朽成就。這個案例成為歐美的教科書,思考在制度設計上精進、彈性等避免再發生憾事,但無礙於往後持續挑戰更多偉大的公共建設,如龐畢度中心、倫敦千禧年計畫等。
我們關心:在台灣是否因僵化的《採購法》,讓追求卓越與創意變成天方夜譚?真正用心投入的人反而被視為麻煩製造者?像烏松這樣的天才處在台灣,是否會因評選制度設計不良:如太年輕沒有業績、沒提結構可行方案、沒能在預算內執行完成、沒提出可行施工方法、保證品質等而被判出局?即使他能幸運贏到比圖,未能在期限內完成工作被罰倒,「直接送101停權」?可悲的是這樣的事在台灣天天發生……。
以土木背景為主的採購機關真正了解建築?還是自絕於國際,自成一套沾沾自喜的奇怪制度?採購機制如果不夠精準,那對其涉及到的所有產業,都是場災難。
對比20年前的921新校園運動的成就,現在的設計停滯、保守,年輕人未能出頭天,營造業技術停滯,就知道《採購法》的桎梏多大!感謝為完成此次修法辛苦付出的吳思瑤立委,雖然問題並非就此全部得到解決,被扭曲的採購文化更需要災後重建,也著實跨出一大步。深深期盼不僅是承辦、包括審計、檢調、法官等也須再教育,鬆綁公務員對圖利罪的恐懼,讓專業者才能真正成為機關的夥伴,共同攜手推動台灣的進步。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90505/1561446/
促進公共利益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常常公務員認為自身就是政府
一種當財產代理人久了,就自然成為了財產所有權人的概念
然後官僚機構為了捍衛預算,最後會成為政府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