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茉安 (Marie-alice Mclean-dreyfus) / 澳洲國立國家大學亞太研究榮譽學士,蔡榮峰編譯

 

隨著時間逐漸進入2016總統大選期,國、民兩黨的內政與外交政見都開始漸漸成型,企圖端出可獲選民支持的各種政策。在食安問題引爆權貴風波、支持率低迷的狀況下,執政的國民黨是時候開始思考自己該端出何種牛肉了;其中一件值得深思再三的就是台灣的語言政策

語言政策,是政府或特定團體企圖影響一國國民日常語言選用偏好的具體方法。近代的學者將這個定義進一步擴充,將「控管」個人的語言使用也納入語言政策研究的範圍。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語言政策的運用主要有兩種作用:

第一、能夠被用來保存語言、文化面的自我認同;

第二、達成特定政治目的的統治工具。

 

台南市崇明國小台灣母語日,排灣族語教學現場
台南市崇明國小台灣母語日,排灣族語教學現場

來源: 崇明國小台灣母語日網站

 

台灣在日治時期以及國民黨威權時期的「國語政策」,就是語言政策研究中第二種作用的典型範例。1987年解除戒嚴以後,語言政策扮演的角色才開始發生轉變。這個時期興起的「本土化運動」,使得本土元素與言語自由成為台灣社會在該時期最顯著的特徵。客家話、台語以及原住民母語等本土語言開始能出現在電視與廣播頻道。從這個時期開始,台灣的語言政策才逐漸有了第一種作用,也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語言政策對「台灣認同」出現正面意義。而解嚴後民主化的過程,也使得語言政策取向走向本土化,使得1996年開始台灣終於有了初步的「母語政策」(或稱「鄉土語言」),規定三到六年級的小學每周必須有一小時的母語教學(台語、客語、原住民各族母語)。

然而,1990年代推行母語政策的力道不足以扭轉台灣社會母語使用率衰退的狀況,受到中國崛起以及全球化的影響,台灣本土各母語急速衰退的狀況加劇,使得中文及英文仍然在台灣語言政策上占據著優勢位置,因為這兩種語言被視為較有利於社經優勢地位的取得。

為了扭轉母語快速消逝的趨勢,教育部於2013年9月宣布了自2016年將實施鄉土語言計畫,作為12年國民義務教育的一部分(該計畫後來跳票了,並未將母語列入必修) 1。該計畫規定,未來每一所國中都必須將母語列為必修,以客語、台語、原住民各族母語,甚至新移民母語作為選項,以維持台灣語言多元的優勢。

雖然教育部所作的這個決定獲得不少掌聲,但也遭受了一些來自學生、家長、教師們的反對。聯合報認為這個政策純粹只會增加學生與教師的壓力(2014.5.1),中華民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也贊成聯合報的說法,認為只是徒增學生考試壓力。甚至有教師提出「母語應該在家教,而不是到學校教」的看法,這種論調當然也獲得部分學生支持。

雖然,持反對意見者仍佔少數,但也反映出推行語言政策、達成整體社會接受的困難之處。筆者(姜茉安)感到有趣的地方是,在台灣,英文在許多標榜雙語的學校中甚至被當作「第一語言」來教學,國家政策把英文的地位提得比母語還要高,但卻沒有什麼人反對。這些因素顯示,國家以全國性的「宏觀語言政策」(Macro Language Policy) 來保存本土語言的方法,可能會因為諸多因素導致失敗。這帶出了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到底語言計畫與政策推行該實行到什麼程度?有沒有其他方法能夠達成保存母語的目的呢?

面對推行「宏觀語言政策」的層層阻礙,另一種新的趨勢觀點出現了,該觀點認為「微觀語言政策」(Micro Language Policy)才是保存母語最好辦法。所謂「微觀」指的是就個人或各地群體層面的母語政策,透過直接對真正對母語感興趣、有動力推行母語的個人或團體挹注資源,才能真正達到母語保存的目的,如通過台語考試的學生報填台語文學系志願可享有加分等。

不過,這種方式常常有賴於母語教學者是否能清楚闡述「學習母語」與學生自身的利害關係;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學跟不學到底差在哪裡,才可能推展成功。這種趨勢近年來也確實在台灣出現,而這些成功的例子都有以下的共通點:在地方上透過實際教學的互動,讓學生產生學習動力,保持母語學習的動機。

台灣羅馬字協會(Taiwanese Romanisation Association, Tâi-oân Lô-má-jī Hia̍p-hōe ),就納入了許多在地方上推行台語教學的「第一線教師」,這些鄉土語言教師透過組織內部交流,更能將台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與生活息息相關,如導入台語歌曲或故事作為教材。該組織成員甚至開發了台語羅馬文的電腦輸入法,使母語教學能夠跟上社會潮流,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2

「微觀語言政策」的發展也不限於台語,例如90%的學生為客家人的新竹縣關西鎮富光國中,其校長徐慧芯在該校所推動的客語環境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徐校長要求所有客語教師必須至少擁有國家客語能力認證資格,確保母語教學品質,間接提高學生在客語能力的學習水準,而如此一來,這種學校環境也讓師生能夠正視母語的重要性。該校還將每周三訂為「母語日」,鼓勵學生當天在課餘時間也讓母語(客語以及該校其他母語)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富光國中因此獲得縣府頒發五張不同特色認證,並獲得「本土語言教育績優」全縣第一名3

在即將到來的2016總統大選當中,語言政策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高度辯論的議題。以全國為實施層級的語言政策固然值得鼓掌,但是要達到母語保存的真正目的,還是要靠第一線的教學者,以及政治人物們是否能夠體認到這一點。母語教學者使用的各種靈活工具所達成的效果顯然比硬梆梆的教育部政策要來得更有成效。在這裡也要呼籲下一屆的總統候選人們,如果妳/你認同母語政策的推行是件有意義的事情,不妨考慮將「微觀語言政策」也納入政見吧!

語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惟有由下而上的推廣途徑,才能真正確保台灣珍貴的語言多元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微觀語言政策—換一種角度看台灣的母語角力
Tagged on:                 

One thought on “微觀語言政策—換一種角度看台灣的母語角力

  • June 25, 2018 at 10:27 am
    Permalink

    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的危機

    第二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由中國歌手秋林獲獎,此文化危機值得相關單位注意。

    金曲獎於二○○三年第十四屆開始有「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此改變以往以「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和「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之方式,乃反映當時民進黨執政的多元文化政策,也為金曲獎注入更多的本國元素。特別是客語類獎項事實上具有保護與推廣客語的政策目的。客語類獎項的執行結果必須能鼓勵國內客語族群投入客語音樂創作。因此,客語類獎項頒給本國人是必要的。況且獲獎後能為得獎者帶來更多商業演出機會,這樣的機會更應該留給本國人,也才能產生鼓勵客語音樂創作的環境。

    秋林於二○一六年即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與「最佳客語演唱人」等獎,是客語類獎項首次中國籍候選者,但當時並未獲獎。這次入圍的作品「大嶺腳下2」其內容竟然是源自中國廣東省的客家文化,但仍然為金曲獎評審所青睞。秋林的得獎是事實,但其顯示客語類獎項將失去其文化意涵,未來將不再有鼓勵國內客家音樂創作的獨特性質。更嚴重的是將為中國統戰開闢新路徑,將台灣客家文化中國化。政府相關單位應正視此問題,不要讓本國客語創作者失去主要戰場。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11468

    Rep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