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 /杜克大學政治所博士候選人
書名:Uninformed: Why People Know So Little About Politics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無知大眾:為何人們對政治所知甚少,我們又能做什麼?》
by Arthur Lupi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aperback, 343 pp., ISBN 9780190263720)
圖片來源:作者網站
Arthur Lupia是美國政治學界頂尖學府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專長為研究人類行為、民調、實驗法。尤其,他的一大研究重點與貢獻,在於研究人類如何獲得、更新資訊,以及人類資訊運用以及民主之間的關係。這本今年剛出版的新出《Uninformed》結合了他過去幾年對於政治傳播與政治知識的研究結果。
光看書名,會以為這又是一本感嘆大眾知識不足的嘲諷文;但翻開書頁,可以看到Lupia教授如何結合實驗法的研究、佐以自身參與大量公共討論的經驗心得,充滿正能量地寫出一本「公知們如何推廣公共知識」的工具書。想要讓更多人知道你手中有的資訊?你知道該怎麼做嗎?老師講的為什麼你沒在聽(丟筆)?為什麼大家不看菜市場政治學?為什麼好像有很多人點我的知識粉絲團讚,但好像其實沒人真的看我的文章,世界也還是一樣亂?這本書的作用,就是幫你推一把,助你達成目標。在第一章,作者就開宗明義的說,這本書並沒有想特別推廣某種意識型態,而是希望幫助各種想推廣知識的公知們(Educator,照字面翻來說應該是教育家、或知識傳播者,但我在這裡用公知這個詞覺得意義比較像)來有效的傳遞資訊。
Lupia參考政治科學、行為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的研究,以實證研究以及績效作為判準出發,整合出一套幫助知識傳播者可以更有效傳遞知識的理論。首先,Lupia把知識的傳播過程分成三類:資訊、知識以及能力。 資訊是公知相信為真、並且想傳播給聽眾的資訊內容。但公知能掌握的部份,只有能傳遞什麼、以及要怎麼傳遞。這些資訊在進入聽眾的大腦後,聽眾必須把資訊轉 化為知識,也就是大腦內各種資訊有組織的連結在一起。公知無法控制聽眾的大腦運作,但他能夠從外面協助聽眾做到最好。最重要的是,作者特別強調:聽眾把資 訊轉變為知識後,還需要能運用這個知識來達成特定的任務,提高完成這任務的能力。這三個步驟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知識傳播的過程。
“End of the Trail. Enjoy the view. Don’t Risk The Trees.” 圖片來源:C.C. by Jesse The Traveler
Lupia舉了一個森林迷路的例子來進一步介紹他的理論:假設你是你家後面森林的專家,你跟這森林太熟了,你知道每棵樹、每片葉子的位置跟生長狀況。今天,你的朋友在森林裡迷路了,你看不到他,但你們能靠大喊溝通。此時你要怎麼做呢?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幾個重點,而這些重點就是知識傳播過程一步步往回推:
1.明確的挑戰與解決能力的測量:
在這個故事裡,挑戰是你的朋友要走出森林。你給他的資訊,需能幫助他儘快走出森林。而他是否真的因此能更快走出來,也可以用來驗證你給的資訊是否是有效、有價值的。但對於日常的資訊傳播中,公知們幾乎都忽略了明確定義的挑戰為何;是要投對人嗎?買對品牌嗎?支持對政策嗎?投入抗議嗎?作者相信,有明確的產出定義,才能進一步往下衡量價值。
2.知識體系──聽眾在哪裡:
你要幫助朋友走出來,首先你要知道他在哪裡。他並不清楚他在哪裡,但他可以大概跟你講從他周遭他看到了什麼。同樣地,當你要傳播你的資訊給聽眾時,必須要先搞清楚:他們是誰?他們知道多少?他們的挑戰是什麼?他們離目標多遠?
3.傳播必要的資訊:
在確定挑戰目標與聽眾位置後,作者認為你要傳遞最少但最有效的必要資訊給聽眾。身為專家,你當然可以隔空教學、跟你朋友講整座森林的故事,當你花三天講完後,他或許真能走出來,但可能會先餓昏、也可能聽三小時後就戴耳塞了。迷路的朋友想知道的,只是要往東走幾步、看到哪棵樹要右轉這兩句關鍵詞而已。
從實證、節省腦力消耗的理論出發,Lupia反對公知或熱血青年大喊「要提高全體人類的知識素養」、或斬釘截鐵的宣稱「這十點所有國民都要背起來才會幸福」,更不認為存在一個「政治知識大全」(silver bullet)。要寫文章、架網站、發傳單前,先問問自己:聽眾能拿這資訊做什麼事?聽眾所知多少?傳遞哪些必要資訊就夠了?
圖片來源:C.C. by Molly McRedmond
在本書的第五至十三章,作者則是進入前述每一個步驟的細節,以及提出給公知們的數點建議(筆者跨章節整理):
1.聽眾是否真的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這是資訊傳播成功與否的實證判準。應該在這之上建立成本效益分析,估計資訊傳播的效果,並適時調整宣傳策略。設立明確的判準,也有助於讓你的工作團隊更有目標、並能向贊助者交待。(你臉書按讚的選民,真的會看你的圖文改投候選人嗎?按讚不是選民聽眾的挑戰,他們的挑戰應該是選對人或其它你定義的目標。當初一股熱血的創立政策粉絲團,現在有多少已經消亡了呢?)。
2.潛在聽眾的注意力是會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資訊給吸引走的。如何提高注意力呢?作者同樣用成本效益的角度出發:在聽眾難得開始注意的前幾秒,就要清楚交待最後完成挑戰後可得的利益、以及讀者會付出的成本,並證明付出時間是值得的。
3.在兩極化的社會,公知本身的可信度常受到挑戰。大家都沒空,人們於是會抓些線索只看藍綠、區分敵我。在這種困境下,要怎麼傳播知識呢?Lupia認為,秀出學術地位或身份的效果有限,而他從經濟學實驗中,得出兩種可能的解法:第一,公知要明確秀出跟聽眾有共同的利基,說明對方聽了這知識可讓我們雙方都獲益,我們目標是一致的;而這也同時要先做功課,了解聽眾的價值體系為何、在意什麼。例如,作者舉的例子,就是先引用聖經、或先說自己也是一位父親,再開始向不信全球暖化的教徒開始說明相關知識。第二,假如可能的話,公知要證明自己有言論不實會被罰的機制。這部份的原因可解釋為何大家比較願意聽學者的,但作者認為這可以推廣到更多人。
4.同樣在已經兩極化、進入零合賽局你死我活的公共辯論時,另一個可能的解法是新開議題維度。先讓打的火熱的雙方,認識到在這個新議題上的共同利益,而且說明這共同利益大於現在正在爭的議題,進而讓雙方願意在這本來議題上各退一步、或願意各吸收或同意對方某些論點。值得注意的是,Lupia強調第二點、第三點、跟第四點都必須是聽眾「主觀」認為,而非客觀決定。要聽眾知道有利、聽眾知道共同利基、聽眾知道有懲罰機制才算數。作者透過經濟學實驗室的實驗發現,當控制有第三人監控並懲罰發言的公知、以及受試者主觀認定的共同利益後,公知的所屬政黨對於受試者相信公知的資訊與否的影響力甚至不顯著。
5.最後,公知要能認識到一個重大議題本身會具有數個面向,而不同人關懷及能被說服的面向也大不相同。要有效的傳遞資訊、讓資訊進入聽眾腦中變成知識,就要從該聽眾最關心的面向下手,這就是框架效果(Framing)。例如作者發現在推廣同志婚姻時,許多異性戀民眾認為異性戀婚姻中愛是最重要的,但同志婚姻則被視為是追求私利與社會福利。因此推動此議題時,強調的框架就可以以愛為出發點。另一個例子則是美國想推動環境保護的宗教團體。面對教友時,假如直接喊出科學證據大於聖經,教友只會質疑你憑什麼說這個,你地質系?但假如先透過教義,說明上帝愛人、也愛下一代、也希望我們好好保護地球給世世代代,從此點切入就更有效。
圖片來源:C.C. by Frits Ahlefeldt-Laurvig (hikingartist.com)
本書的第二部份,則是作者集中火力攻擊現有政治科學中「政治知識」(Political Knowledge)的測量方式。目前的選舉研究中,大多認為政治知識有助於選民的投票選擇與投票參與,故被學者認為認為政治知識是重要的一個變項。但現有政治知識的測量,是跟考試一樣,由學者列出難度不一的「事實題目」,例如副總統是誰、大法官有幾個、立法委員任期幾年、去年經濟成長率是多少。然而,Lupia從他的理論來看,馬上就指出數個問題:第一,選民要完成的挑戰是什麼?投對人嗎?防止暴政嗎?第二,假如投對人是目標,那記住這些事實有助於投對人嗎?這些是必要的知識嗎?答對大法官有幾人,就不會選出自己討厭的獨裁者嗎?第三,民眾用以參與政治、面對政治挑戰會用到的政治知識,真的能有效的被這些問題測出來嗎?Lupia對這些問題都是持否定看法,也認為並不具有全面的政治知識,而公知們、非營利組織們、教授們、官員們,應該先清楚討論民眾到底面對的挑戰是什麼,據此挑戰算出必需有的知識,進而來設計對應的題目,最據此題目反映的結果傳遞大家要知道的資訊。
從政治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全面反省、也重新振興(或摧毀)了政治知識近半世紀的研究結果。而從公共領域及公共知識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則提點了無數的知識社群經營者該怎麼做。目前這本書並沒有中譯版,但台灣已經有出版社有進口此書。本文撰寫並未收取任何廣告費,純粹是看完書後想跟大家分享。希望各位公知們在看了此書後,可以一起當個更有效率的公知,繼續在言論的競技場上鬥出真理,假如真理存在的話。
圖片:Arthur Lupia教授在推特上面推介菜市場政治學(小編之一正好在此文發表的前幾天去聽了Lupia教授的演講,並在會後向他介紹了台灣目前的社會科學「科普網站」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