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雅門教授是研究「民主化」的大師級人物。由八旗文化翻譯出版的這本《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正是戴雅門教授在這個全球民主面臨倒退危機、威權擴散陰影當中,為了民主政治所寫的一本「科普」之作,同時也是對威權價值的「宣戰檄文」。
從《妖風》看民主危機與美中關係

戴雅門教授是研究「民主化」的大師級人物。由八旗文化翻譯出版的這本《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正是戴雅門教授在這個全球民主面臨倒退危機、威權擴散陰影當中,為了民主政治所寫的一本「科普」之作,同時也是對威權價值的「宣戰檄文」。
這本書是紐約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McClendon於2018出版,並且拿到2019年美國政治學年會政治心理學書籍獎。這本書並不難讀,主要是探討「嫉妒」這個自古以來的人性,如何在當代的政治參與中發揮作用。
美國近期備受矚目的大規模反種族歧視示威,主要的觸發點在於五月底警察暴力致死案件。回顧美國警察暴力致死的歷史,警察暴力執法其實並非新鮮事,類似的案件長期存在,但在多數的情況,涉案警察很少被起訴甚至定罪,那麼為什麼在美國將黑警定罪如此罕見?
COVID-19疫情至今(2020年六月底),台灣似乎已經挺過第一波的傳染,但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事態依舊不減。除了繼續沉著應對可能的再流行以外,現在趁著比較有餘裕的時候,也是個好時機來思考回顧一些疫情中的倫理難題。
在冷戰局勢下,在中國因文化大革命(1966-1976)被世界孤立之際,透過傳教士長年的情感積累,加拿大幫助了中共與世界破冰。兩國建交初期,幾任加拿大駐中國的大使,都是傳教士之子;兩國的建交提供給各國與中國交往的框架,幫助中國加入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等重要組織。
近日蔡英文總統公布內閣人選名單中只有5%女性閣員之事件,引起了諸多關於性別平權的討論。我們身為紐約台灣人資料社群的主辦者,想要提供來自科技業的性別觀點。我們基於自己建立性別友善社群的經驗,來分享如何透過積極措施來縮小差異,並回應這次內閣成員性別比失衡的事件。
不管民主國家或非民主國家是處在疫情擴散階段或後疫情階段,政府都需要有足夠的資源來因應疫情的發展。畢竟有錢(資源)才能任性(執行)。相較於非民主國家,民主制度的特點讓國家可以有足夠的資源,因此政府才有辦法分配與運用資源來實現自己想要的政策目標。
台灣的人們自己是怎麼看自己和中國的關係的呢?大家如何面對民族認同的困境?我們探討了台灣公民如何看待「中華民國」之名,以及「中華民國」是否對台灣人看待台海關係的態度產生影響。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測量方式,並且把人們的統獨偏好分成兩種藍、兩種綠,以及兩種維持現狀。
今年大選,年輕人對於政治一點都不冷漠,而是超級踴躍地為自己的命運而投票。具有投票權的中山大學大三學生當中,有90.1%參與投票,比全國公民的74.9%投票率還要踴躍許多。今年適逢大選年,我們再次動用機率抽樣,訪問大三學生的投票行為。
當一個正在施虐、霸凌或進行不義勾當的人是普通百姓時,多數人會義憤填膺並願意主動上前阻止。但如果現行犯是總統、國會議員、各級官僚或軍警,人民會卻可能出於各種原因,認為政府或政府代理人做這些行為時,我們應該讓他們得逞。《暴民法》這本書的用意是為了指出,這種矛盾其實是一種道德思考上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