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錡/紐約日商企業顧問公司資深策略顧問

 

11月8日的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結果,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取得306張選舉人選票當選,高於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232張,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不僅佛羅里達、俄亥俄、威斯康辛、愛荷華、密西根等「搖擺州」全面失守,1民主黨過去六屆選舉都拿下的賓州也被川普拿下,在英國脫歐之後,再次跌破所有民調專家眼鏡。美國媒體或是社群網站熱烈討論,究竟美國發生了什麼事,討論主題不外乎美國沒有想像中自由、既得利益者選民的反撲、多數美國白人骨子裡仍歧視外國人、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然無法打破等。部分希拉蕊支持者無法接受選舉結果,因此於美國25個以上的城市爆發大規模遊行;而部份川普支持者在勝選後,於公開場合發表種族歧視以及攻擊言論或行為,不安與對立的氣息,籠罩著全美國。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1-14-14-11-53

圖片截取自紐約時報,11/14(有些地方的選票還未正式統計完成)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什麼原因造成川普當選?

在判斷川普當選原因前,我們應該要先了解雙方投票者的組成。紐約時報及華盛頓研究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皆刊載了選舉出口民調,包含了350個投票處,24,537投票者的選民結構資訊。這兩篇文章與數據的統計方式是,相較於另一黨,在特定族群優勢(得票率比對手多)的百分比,在此將重要的統計,相較於2012年(歐巴馬與羅姆尼)的選民結構資訊做比較:

  • 川普在全體白人的優勢僅從20%上升到21%,幾乎沒變
  • 希拉蕊在非裔、拉美裔及亞裔優勢分別下降7%、8%及11%
  • 川普在拉丁裔及亞裔有29%的票數
  • 希拉蕊在女性投票者的優勢,相較於2012沒有太大改變
  • 川普在男性選民優勢從7%增加到12%
  • 希拉蕊在大學以上學歷選民優勢比例從2%增加到9%
  • 川普在大學以下學歷選民從4%的「劣勢」轉成8%的優勢
  • 川普在大學以上學歷白人優勢由14%減少至4%
  • 川普在大學以下學歷白人優勢由25%增加至39%
  • 川普在65歲以上選民優勢由12%減少至8%
  • 川普支持者平均家庭收入較高
  • 川普在家庭年收入3萬美元以下族群支持度上升16%

根據這些事實,我們可以一一推測什麼樣的支持群眾造成這次結果。如果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擊,通常是高齡白人男性以及高學歷白人族群會被歸類為既得利益者,此時應該會看到該等族群投給川普比例增加,但比例皆下降,因此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說多數美國白人仍然歧視外國人,而川普的出線讓種族歧視者有宣洩的出口,然而川普在白人的優勢僅於大學以下學歷間增加,大學以上白人選民卻明顯減少,種族優越感又為何會因為學歷而改變? 在匿名投票下,即使投給誰別人又不知道,白人歧視者大可大方投給川普。但川普在整體白人優勢並無明顯改變,無法證明多數白人仍為種族歧視者而影響結果。

如果歧視與否真的會因為學歷而改變,假設受過高等人文教育的人比較不會有歧視心態,所以大學以下學歷白人選民大幅上升,而大學以上學歷白人選民被川普極端言行嚇跑而大幅減少。但在川普大量的種族歧視言論下,應該會看到川普在非白人的支持比例更為下降而非逆向上升,且在拉丁裔中,也就是未來川普的美墨城牆隔絕者,川普支持率上升至三成。相反來講,川普的出線可能會使非白人因恐懼川普勝選,而使希拉蕊在非白人族群至少維持跟2012年相同的優勢,但希拉蕊的優勢明顯下降了。

代表背後可能有另一個因素同時驅使這些結果產生,我認為那原因是:生活條件變差

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美國人按學歷平均收入統計資訊,除了大學畢業以上學歷以外,其他族群平均收入皆呈現負成長趨勢,而在歐巴馬任內更是達到低點。

歐巴馬的幾個政策我認為都立意良善,減碳與發展綠能必須持續進行,以降低地球暖化速度。而美國勢必承擔這個責任,但這必定會降低石化燃料使用、增加營運成本甚至關閉工廠。TPP等自由貿易條約推行讓美國可以專注於所長,但這會伴隨「去工業化」以及工廠移出。而這些政策受傷害最大的是誰?就是在中西部各州的鄉村小鎮,以及在全球化下工廠大量關門的美國鐵鏽帶(Rust Belt)上面的密西根、俄亥俄、賓州等州。

過去美國人可以不用每年花數萬美金取得大學學歷,高中畢業後在家鄉附近鎮上一家小公司或小工廠找一份正常工作即可過著正常生活。在全球化以及去工業化下,美國本土製造業並無競爭優勢,非知識工作者多數只能做沒有員工福利的兼職工作,領著每小時10美元不到的薪水,所以我們也看到美國的貧富差距正逐漸擴大。這群人要繳上個月的電費都很困難,怎麼會想到綠能、全球暖化跟自由貿易?生活艱困下還要繳著越來越貴的歐巴馬健保2,每人每個月要4到500美元,不買還要面臨罰款。看著歐巴馬政府花大錢讓中美和敘利亞難民進入、進行亞太軍事再平衡。

為了人權、全球暖化、軍事平衡,美國政府什麼錢都可以花,就是不會花在這些人身上

歐巴馬政府專注於解決族群間衝突問題,卻讓這群人卻身陷更嚴重的階級衝突,而華爾街1%的資本家依然吃香喝辣,看著全美國資源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如果你是這群人,你會不會覺得這一切很荒謬?如果你是這群人,會不會找一個宣洩的出口,來為自己的魯蛇人生找理由?而這個理由,最簡單的,就是外國人與移民搶了自己的飯碗。

即使這理由事實上與政治上都不正確。

所以就算川普的民主人權國際關係常識再不堪,物化女性、種族歧視、富人減稅、公開表示看情況接受選舉結果、全球暖化論是中國的陰謀什麼蠢話都說過,任何政治不正確的事情由他來做都沒有任何違和感,但川普公開發表說他不相信全球暖化、拒絕自由貿易、帶回製造業、日韓必須增加軍事支出負擔,也就是要盟軍交保護費,以及在美墨邊境蓋城牆等歧視言論,自然都符合這些族群所需。

而川普過去那些政治不正確的言論,相較於可能帶來的生活改變,根本一點都不重要。而希拉蕊的資方形象卻代表著未來什麼都不會改變。

所以你看到這些大學以下學歷的白人憤怒投票,投給川普的票數大幅上升,而且川普在家庭年收入3萬美元以下族群支持度上升16%,代表這兩個族群可能有很大重疊。而很巧合的是,這些人住在鐵鏽帶以及搖擺州,所以我們看到民主黨在俄亥俄、威斯康辛、愛荷華、密西根等搖擺州都輸掉,過去常勝地賓州也丟掉,決定了選舉結果。

經濟的基本原因也能夠解釋為什麼非白人族群投給川普的人也小幅上升,因為這些人渴望生活改變甚於自己的種族意識。而討厭川普的非白人族群即使在川普當選可能造成的族群衝突下,也投不下希拉蕊,因為對他們來說,希拉蕊就是下一個歐巴馬,在他們眼裡是一個說得冠冕堂皇但對他們的悲慘生活一點幫助都沒有的人。

 

補充說明:這邊說明一下家庭年收入3萬美元是什麼概念,扣完聯邦稅、州稅以及社會保險等大約剩七成,每個月可支配所得不到2,000美元。而在沒有全職工作,由公司支付健保費用下,一家四口要付的歐巴馬健保費就差不多是這個數字。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11-14-13-45-46

川普競選官方網站

 

 

我們回到一開始基本問題,美國白人是不是骨子裡還是很歧視非白人?

我認為這個答案並沒有這麼悲觀,如同上面的推論,排外的情緒主要來自於對生活現狀的不滿,而歸咎於外來移民,並非選民骨子裡就是種族歧視者。況且,如同上面統計所述,川普在大學以上學歷白人的票數優勢足足少了10%,代表他嚇跑了許多偏中間,平均學歷較高的共和黨選民。

從一般的兩黨政治,推個西瓜出來,大概都有三成多支持者覺得怎麼樣都有義務要投票給支持的黨來計算,因為是川普而投給他的人,可能頂多只有一成多。而這些選民如上所述,主要是因為生活條件問題而憤怒投票,並非因認同川普種族歧視言論而投。

從總合票數來看,川普總得票數比2012年Romney要少85萬票。常態來說,反對黨通常會較前次選舉的票數增加,從這點來看,川普真的是很弱的候選人,他能夠勝選主要原因是對手希拉蕊更弱。

希拉蕊從眾多言行不一的記錄以及與資方關係過近,不難被選民認即使她選前跟勞工站在一起,選後一樣會跟資方靠攏。她不受歡迎的原因還有「電郵事件」擴大,FBI介入調查,以及先前暗地與「超級黨代表」阻止了Sanders的黨內提名。類比台灣,就像馬英九、連戰、吳伯雄等中國國民黨大老當初把洪秀柱拉下來,她的支持者會怎麼想。從這點來看就不難理解支持Sanders的民主黨選民失望心情,因而拒絕投票給希拉蕊,可能還會有些人憤怒投票給川普。所以比起2012年歐巴馬,希拉蕊的票數足足掉了500多萬,比起2008年甚至少了850萬票,最後在選舉人制度下讓票數較少的川普勝選。

然而,即使是制度上的因素最後使川普當選,這樣的結果卻對「真正種族歧視者」帶來正向訊號。選前我們看到的是川普對於移民、少數族群、女性甚至殘障人士的不堪語言,而選民中真正種族歧視者,以及部分因不滿生活而怪罪移民的支持者,在看到自己投的總統候選人當選了,他們會怎麼想?當然會覺得自己長久以來的意識形態獲勝了,以後能夠肆無忌憚進行歧視言論與行為。

而這樣的狀況也確實發生了,美國社群網路Twitter也彙總了選後第一天美國各地種族歧視的言論攻擊事件。多數歧視事件基本上就是「川普當選了,非白人你們滾回家吧」這樣的言論攻擊事件,而這樣的事件我想在短期內,還是會不斷產生。然而,因為根本原因還是在經濟上,雖然需要一段時間,但一旦這些人體認到他們的經濟困頓根本與移民跟外國人無關,他們會逐漸停止這樣的行為,因此這點上,筆者保持樂觀態度。

 

19583875155_79d8485a13_z

在初選期間就已經有許多人抗議川普的各種歧視與仇恨言論(圖片為2015年6月9日攝於首都哥倫比亞特區)。來源:C.C. by Elvert Barnes

 

 

未來美國政局是因此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

至於未來四年美國政局會如何發展,筆者保持悲觀態度。

川普過去的極度負面選戰策略已經把一半選民劃歸為敵人,未來任何政策最少一半人民反對。川普在選戰中,也並沒有提出各種政見的具體做法,供大眾檢視並討論可行性。而且川普的政見,例如反TPP、減少國際干預、反對知識工作者工作簽證等,都跟共和黨長期支持自由貿易、世界秩序維護者、市場競爭及歡迎高知識移民等基本價值相反。而美國農業州國會代表多半為共和黨出身,而農業州的議員恨不得簽下所有的貿易協定然後傾銷農產品到全世界,因此川普的孤立主義政見並無法得到許多共和黨議員支持。

因此,川普未來政策在國會先有快一半的民主黨反對,也得不到太多共和黨的支援,光靠行政命令能有多大作為?

這次川普在華盛頓特區拿下新低的4%票數(其實共和黨在這裡一直也很難突破10%),代表行政中心的事務官與智庫都對他極不信任,在缺少事務官員的支持下,難以讓他們執行政見。有經驗政務人士也擔心擔任他的政務官會是職涯自殺行為,那川普又能怎麼組織行政團隊?

再者,全球貿易並不會因為停止TPP而結束,貿易是商業行為,取決於私部門的決定,並無法由政府強制製造業回歸美國。即使川普最終得以實行了工廠回歸政策,美國製造成本並無任何優勢,對競爭進口商品關稅也受限於WTO與現有貿易條約限制,無法提高進行國內產業保護,製造業產品賣不出去最終倒閉,本地價格又提升促成通貨膨脹,憤怒投票族群發現生活比之前還差,然後更為憤怒,但不知道下次投給誰好。

但如果川普政策轉彎,譬如川普相較於先前說會全面取消歐巴馬健保,選後轉彎說可能會保留部分歐巴馬健保。川普本身也是一個資本家,這次結果顯示川普支持者平均收入仍然較高,選前這群特權人士組成的選戰團隊跟魯蛇們站在一起,選後回歸資本家角色,執行富人減稅等政策,憤怒投票族群會怎麼想?

政見窒礙難行,就算真的執行了也可能如上所說,無法得到期望效果,無論如何都會造成憤怒投票族群不滿,又有另一半人民厭惡他,少數族群又因種族歧視而不安,事務官也不理會他,對外關係又可能因隨口爆出的幾句話而僵化,那川普能做什麼?因此我對未來美國政局感到悲觀。

 

那麼,希拉蕊支持者的抗議行為是有失民主風度的嗎?

這幾天台灣社群網站多數人嘲笑希拉蕊支持者上街頭抗議是沒有民主風度的行為,然而我們必須理解,上街頭抗議正當與否取決於訴求正當性。抗議者的訴求是「Not Our President」,原因在於川普於競選期間的煽動對立言論,讓希拉蕊支持者對他厭惡,川普又要如何讓另一方認為他會是為所有人福祉著想的總統?

何況以絕對票數來說,希拉蕊的得票數還比較高,川普是在選舉人制度下才獲勝,代表這國家厭惡川普的人,比投給川普的人要多,不是一般雙方正面選舉在敗選下雖不滿意結果但接受,而是在極度負面選舉下,使些微多數的敗選方對於勝選方的極度厭惡。如果從國家選後團結的角度來看,我認為Not “Our” President這樣的意見表達有正當性。然而,脫序的破壞行為則沒有,因為體制外的破壞行為正當性取決於政府是否對於人民有所傷害,但川普還沒就任。3

 

選舉人制:美國總統大選時,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總統,然後在選舉人票制度的基礎上進行計票。計票採取「勝者獨得」的原則,各州選舉人票之和,即為該候選人最終獲得的總選舉人票。總選舉人票超過半數,即270張,即當選為美國總統。(編按:可進一步參考 資訊Box

 

我們也可以比較2000年共和黨小布希總統的選舉,他同樣因選舉人制度而在普選票比對手還要少的情形之下當選,但小布希並不是用這樣的分化與負面選戰策略取得當選,因此選後並無抗爭問題,而僅在佛羅里達州有驗票抗議。

而且事後來看,川普的言論也證實了他們抗議訴求正當性。川普在人民抗議後在Twitter表示說這些抗議是媒體煽動的職業抗議者,對他非常不公平。這要如何讓另一方相信,這個人已經準備好要當「全民」的總統?競選時的脫序言論如果在就職後繼續,又要如何阻止各種歧視事件以及對抗不斷發生?

他所代表的各種偏差價值或是種族歧視,你可以說他只是政治不正確,但這會很明確地傷害少數族群,既然有傷害產生,那他就不會只是政治不正確,而是明顯錯誤。而這樣的人選上了,又要怎麼讓下一代理解,人不應該因族群的不同而有差別待遇 (類比台灣: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美國又要怎麼保持過去數十年來逐漸弭平的族群衝突?

幫助讀者理解,如果類比到台灣,川普的政治素人背景以及脫序言論像是柯文哲,但差別在於柯文哲即使在人權知識上不夠,但他知道說錯話做錯事要反省道歉,對於新事物要學習。而川普在整個選戰,只有因為2005年極度羞辱女性言論影片曝光後道歉過一次。其他任何種族歧視言論與攻擊,否認過去說過的話、言語輕佻等,川普從來沒有道過歉。

台灣人可以思考一下,柯文哲的高度是否可以當總統?如果不行,那麼一個不懂得反省、分化人民、歧視部分族群、說謊的柯P,又怎麼有資格當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總統?因為選舉人制度造成的結果如此,又如何讓選民信服?

 

選舉結果如此,我們應該因這次選舉而對民主制度產生疑慮嗎?

如同以上所述,美國確實選出了一個讓過去民族融合、LGBT族群平權、男女性別平等努力消逝殆盡的候選人,但筆者認為不需要因這這次選舉的意外而對民主政治產生疑慮。

外交政策網站在選後兩天刊出一篇文章,對於民主有個很有趣的比喻。選舉就像教授對學生說:「三個月後要考試,但沒有個別分數,大家只會得到一個平均分數。」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不讀書,一起被當掉,因為沒有個別賞罰,讀書的效益不高。選舉時有人沒有任何資訊,有人比沒有任何資訊還慘,只有得到錯誤資訊,但也有人認真做功課,最終投票結果往往不是在資訊充分下最好的,而這次選舉充分體現了這個結構性問題。

但相反的,也因為民主制度,我們看到過去全球化與去工業化的受害者能夠用投票方式表達憤怒,希拉蕊支持者也得以用抗議方式表達他們不滿的情緒,這也讓川普及未來執政團隊了解到,人民會嚴格檢視,如果他們做不好,人民會給他們好看。

這幾天美國也有許多反思的討論,例如是不是需要改變選舉制度?為什麼全美國的命運要決定在幾個搖擺州身上?因為兩黨只要討好這幾州選民就可以獲勝,而且產生票票不等值的問題。過去政治人物是不是都沒有實際走進草根民眾的生活圈?自由派人士是不是應該停止給保守派帶上種族歧視等大帽子,進行理性溝通?否則雙方永遠沒有交集,最後保守派不敢發表自己意見,而在選舉日匿名投票亭投給像川普這樣的爭議候選人,造成不可逆的結果。

這些建設性的討論都是民主政治才有的產物,因此即使未來很可能社會動盪、對立,但在雙方激辯、反思與理解下,我認為四年後美國民主肯定會更為進化,而所有美國人,以及在民主體制下的台灣人,應該把美國未來四年當做一個觀察與學習的機會。

 

 

作者簡介
葉立錡
學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事務學院碩士、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學士
經歷:現為紐約某日商企業顧問公司資深策略顧問,業務包含企業策略擬定、產業研究、盡職調查、財務分析、籌資等。過去曾任華盛頓DC某日本智庫經濟研究員、3年台灣資本市場企業融資經驗。


  1. 搖擺州是指那些沒有一個單一的候選人或政黨擁有壓倒性支持度以取得選舉人票的州。有很多州的共和民主兩大黨藍紅態勢相當抵定,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例如加州、伊利諾州、紐約州一直都是民主黨會贏,德州、密西西比、阿拉巴馬等地方,一直都是共和黨會贏。參考:資訊BOX
  2. 編按:歐巴馬健保之所以讓大家的保費上升,簡單來說是由於美國醫療體系和保險公司的「一條龍」結構,這些大公司在更多原本買不起健保的窮人納入保險之後,反而把其他所有人的保費都提高,來分攤醫療成本。關於歐巴馬健保如何影響到所有家庭的支出,推薦閱讀:歐巴馬健保為什麼會壓垮希拉蕊選情—-請珍惜台灣醫療與健保!
  3. 補充說明:同樣的標準如果套用在台灣,幫助讀者理解,筆者個人認為2004年319槍擊案後的選舉無效抗議訴求可以說有正當性,因為時機與政治的敏感度,但破壞、衝車及火燒行為則沒有,因為意外連任下並沒有對人民具體傷害產生。而今年九月的軍公教街頭抗議要尊嚴則完全沒有訴求正當性,因為這些人是扭曲的社會保險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而且政府具體政策也還沒有出來,尊嚴也不是明確訴求。
美國大選結果跌破眼鏡的原因、意涵與展望
Tagged on:             

2 thoughts on “美國大選結果跌破眼鏡的原因、意涵與展望

  • January 11, 2017 at 2:30 pm
    Permalink

    倒數第三段的「也川普及未來執政團隊了解到,人民會嚴格檢視,如果他們做不好,人民會給他們好看。」好像少了一個「讓」字?

    Rep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