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朗彥/香港眾志成員
【香港政治資訊BOX】
香港的政治光譜大致上可以分成「民主派」與「建制派」派,前者支持民主普選、言論自由等價值;後者支持中共統治,並傾向維持現有社會體制,以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然而,現在香港的政治光譜不再單單只分為民主派與建制派。
「進步民主派」泛指傾向支持非暴力公民抗命、直接行動,議會上採取「拉布」(filibuster,又譯冗長辯論)等進取策略的民主力量,意識形態上多向左翼傾斜,除了爭取全民普選特首以外亦爭取經濟民主、社會民主,「長毛」梁國雄便是「進步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決派」可說是「進步民主派」的一個分支,誕生於雨傘運動之後。「自決派」強調香港人有權決定香港的前途,包括其政治地位,相信一國兩制已經破產,同時「自決派」關心香港的規劃、土地自主權利,朱凱廸和羅冠聰等人是其代表人物。
雨傘運動之後所興起的政治力量還有右傾的「本土派」及「港獨派」,他們相信香港和中國的民主運動應該分割,各不相干,同時支持「勇武」的抗爭方式。而「傳統民主派」如民主黨等集中關心普選制度和法治等議題,長期以談判、選舉等方式參政,過去在關鍵議題上與「進步民主派」政見分歧,如2010年政制改革等。
香港近年出現政府縱容「暴力政治」的趨勢,香港人在此趨勢下,漸漸從激烈反抗轉為認同保守主張,而這其實是思想家赫希曼所說「進步主張會威脅已得到的成果」此一反動修辭的具體展現1。本文主張不應以「擁抱反動」逃避「暴力政治」的威脅,應該持續以「溫柔抵抗」與霸權周旋。
暴力興起 社會急轉
圖片來源:YouTube連結轉自http://www.ntdtv.com/xtr/gb/2017/01/11/a1306363.html
今年1月9日晚上,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及其隨行團隊,參與台灣時代力量政黨所舉辦的「新生代議員論壇」後返港。甫踏進香港國際機場,即遭遇襲擊,結果羅冠聰衣服被扯破,遭潑濺液體,及身中多拳,留下血痕和瘀傷。在此之前,香港過去幾年不斷出現針對異議人士的暴力事件,如學運領袖黃之鋒於凌晨街頭遭毆傷2,長期投身土地運動的朱凱廸被受死亡恐嚇3,甚至媒體主編亦被伏擊斬傷。自行政長官梁振英2012年上任以來,尤其雨傘運動之後,香港的政治形勢與氛圍急速變化。從香港公民社會大規模抗命行動萌芽,點燃一系列的公民覺醒與青年投入政治浪潮,到暴力抗爭與反制暴力行為的升溫,這些快速的變化讓今天的香港社會再次保守化,多數人不再思考如何突破中共治理所賦予的「假民主」框框,而是轉而擁抱「lesser evil」,也就是在眾多邪惡當中傾向於去選擇相對不邪惡的特首候選人,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暴力」已成為是型塑香港政治生態的重要因素。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35201283167628
本來政權施用「暴力」愈烈,民眾的反抗就愈具正當性,就如雨傘運動伊始,警方濫暴造成民意反彈。梁振英政府經常透過施暴帶動其政治議程,近來的施暴事件例如主張香港獨立的梁天琦被揮拳毆打,以及梁頌恆和游蕙禎被連番滋擾等4,不單少數人拍手叫好,更被大多數民眾默許,令政府的「反港獨」口號更見響亮。
圖片來源:C.C. by Studio Incendo
為何「暴力」成為香港政治的常態?原因之一,在於部分反對陣營同樣使用暴力或仇恨語言,引用學者許寶強的話5,不論個人如何「勇武」,都不能克制暴力,因為力量從來就不是個體的財產,只能在得到大眾認同的集體行動中生成。一旦集體行動失去民眾的支持,就難以抗衡暴力。
原因之二,除了警察等「合法武力」外,政府亦放任縱容一些法外的暴力團體,令肢體洩憤式的政治表達,甚至受僱具組織型態施暴,成為雨傘運動後的新常態。過去香港人會稱呼某些「親建制」支持者為「土共」,因為他們大都有著強烈的中國認同,與其民族主義言行(例如:大中華思想,愛中國思想)。而在雨傘運動期間,相對於支持佔領行動的「黃絲帶」民眾,支持警方向抗爭者執法的民眾被稱為「藍絲帶」,他們未必愛國,可能因生計受到影響,而不滿民主運動。在雨傘運動中,警方對這些「藍絲帶」騷擾及破壞佔領區的行為視而不見,使之更加猖獗。這些「藍絲帶」或許是普通民眾,卻內化了警察的行事邏輯,意欲比拼勢力,要異議者屈服,民主派人士受粗言辱罵、甚至被暴力相待,在雨傘運動後實是屢見不鮮。政府關閉了一個正常社會參與公共領域的民主渠道,卻對暴力渲泄的行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此種姑息的作法之下,培養出一群政府的流氓粉絲。
從激烈反抗到回到保守
圖片來源:Steven TK LEUNG 攝影
香港在梁振英主政下暴力亂象叢生,不少支持民主理念的市民,為求擺脫如此壓抑的社會氣氛,即將於3月26日舉行的特首選舉中,支持另一名親中候選人:主張「休養生息」的曾俊華。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進步民主派的批評,認為應該要支持親中的曾俊華,因為若堅守民主派的原則不願妥協,則等於將特首之位拱讓予作風強硬、堪比梁振英的候選人林鄭月娥。但事實上,不論是鐵腕或溫和、鷹派或鴿派、暴力或斯文,都是中共政權治理香港的策略選項,如果香港的民主派向小圈子選舉的「lesser evil」妥協,甚至把「lesser evil」抬舉為忠角,則中共方面就可以一直「打兩手牌」,讓特權階級千秋萬世。當權者舞動暴力,繼而得以操弄反動的語言,思想家赫希曼早已指出,每當保守派指責進步主張時,往往會以「進步主張會威脅已得到的成果」為由,而不希望人們關注進步主張可帶來的正面結果。曾俊華的溫和管治就是市民眼前一步之遙的所謂成果,但其實香港人並沒有建立起有效嚇阻甚至是擊退暴力的能力,因此,這種狀況下即使選出了相對溫和的特首,也只是讓那些由親共政權所培養出來的暴力勢力暫時隱忍,隨時有可能伺機而動。
堅持溫柔抵抗 拒絕擁抱反動
圖片來源:C.C. by Studio Incendo
面對如此境況,香港進步民主派的責任,並非提倡以暴易暴,更非變相承認小圈子選舉可以選賢任能,解救香港。面對暴力作崇,更應該重拾溫柔反抗,重新思索「和平抗命」。2014年8月31日,中共頒下「框架」(全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讓真正的民主選舉無望,一眾民主派齊聲宣佈香港進入抗命年代。經歷「普選三部曲」人大釋法6、民主黨與中聯辦密室談判事件7、政改否決8等等,公民抗命可說是香港人十多年來飽受中共欺騙與操縱政局後的甦醒,更是民主社群不可多得的共識。「抗命年代」不應是一時的口號,而應是莊嚴的諾言。
☛ 香港特首選舉相關連結:
☛ 菜市場政治學香港文章連結:
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團結-為什麼要看「拯救消失中的身份」?
The Lilliputian Dream:關於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
- 阿爾伯特·奧圖·赫希曼 《反動的修辭》1991年出版。相關閱讀:吳乃德:赫緒曼和《反動的修辭》;赫緒曼揭開「反動修辭」面紗(吳介民) ↩
- 蘋果日報:黃之鋒 錢詩文 大角嘴遇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629/19202165 ↩
- 蘋果日報:鄉黑頭上動土 朱凱廸受死亡威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9/19765323 ↩
- 東網:遲梁頌恆兩日 游蕙禎又收刀片恐嚇信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1209/bkn-20161209192740604-1209_00822_001.html ↩
- 許寶強:在後佔領時代中思考(非)暴力 https://goo.gl/xmxL4u ↩
- 《基本法》訂明若要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選舉制度,需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或者備案」三個程序。2004年,人大常委會主動提出釋法,加入兩個程序,包括「行政長官就是否需要進行修改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及全國人大常委予以確定」,將「三部曲」變成「五部曲」。http://www.2017.gov.hk/filemanager/template/tc/doc/report_2nd/consultation_report_2nd_ch1.pdf ↩
- 2010年,民主黨與中共在港聯絡機構「中聯辦」進行密室談判,民主黨提出的立法會選舉辦法獲政府接納,並在立法會獲得通過。民主黨的做法及提出的方案,被近乎所有其他民主派政黨所反對。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20/16441789 ↩
- 蘋果日報:立會大比數否決方案 28票反對8票贊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618/53868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