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軒磊/台灣師範大學東亞系助理教授
根據報導:劍橋大學出版社受到中國官方要求,封鎖了包括1989年天安門示威、西藏以及中國民主運動等數百篇來自《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的文章,但隨後又在國際學術界強烈壓力下,重新在官網開放這些文章。1(參考菜市場政治學的快訊)
圖1:中國季刊封面。來源:期刊頁面。
有些學者、評論家已經就「學術自由」、「網路管理」等表示立場,也有相對應的統計資料,而筆者不擬在觀點上開展。就劍橋大學岀版社的作為看來,也先下架又上架,事件還在「進行式」,隨時起變化。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出具體「被下架」的文章有哪些?如果可以,是不是能夠藉由什麼方式,找到可能被下架之議題規則?
於是,筆者先盡可能蒐集了「被下架又重新上架」那些文章(在資訊蒐集時間點8月24日,僅能獲得共304筆資料),並擷取文章關鍵字,依照各文章的相似程度,使用「機器自動分群」方式分類。我們可以計算兩篇文章「共同出現某些字詞」;而在定義上,某兩篇共同出現的字詞越多,我們定義這兩篇文章「較為相似」。「相似度」在此定義下具有可比性,我們可以說某些文章較諸其他文章更「相似」。而相似的依據就是反覆在多篇文章中共同出現的「共現詞」。茲將概念如下圖呈現:
圖2:文獻相似分群示意圖。作者提供。
最下面的圓圈表示文章,「相似」的文章可以被分群為「議題」,「相似的議題」可以更往上分為主題。因此,吾人可將上述「被要求下架文章分群」得到如下結果:
圖3:學術敏感文章相似分群及其關鍵字圖。作者提供。
本圖圖表表示,共有7大類文章會被下架:
表1、學術敏感文章分群資訊表
上表同時也列舉出該群的代表性學者,可說是這次事件中的焦點對象,甚至有學者有6篇文章被下架。而從關鍵字來看,也可以看出「研究議題與研究方法」的初步相關性,比如說西藏議題與「歷史」較為相關,使用歷史途徑討論多;新疆議題則比較涉及「軍事防衛」議題;法輪功與「社會穩定、個人」相關;台灣議題、文革(紅衛兵)比較像是政治途徑研究多;而天安門議題、文革(毛主義)比較像是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相關的結果。
而我們可以進一步看看。這些期刊文章中,哪些年份中哪些主題被研究的趨勢多?先依照絕對數量來看,橫軸是年份,縱軸是數量:
圖4:下架期刊的年份與數量。作者提供。
總體而言,各種議題均保持一定趨勢,早期文革(紅衛兵)可說是研究大宗、近期反而是西藏議題比較明顯,而天安門議題在天安門事件後數年有劇烈變多傾向,這都是合理的推估。各個專長的學者可以就自己的所學專長評估一下是不是有這樣的情形。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議題的敏感文章在後冷戰初期變多,但近期幾乎沒有。是台灣議題變的不敏感了嗎?還是台灣相關研究在那個期刊本身趨勢上就發表的少了?從另一個百分率的表格的觀察結果如下:
圖5:學術敏感文章年分百分比圖。作者提供。
本研究運用了文字探勘、數據分析、書目主題分類等方式,試圖用比較可視化的方式來呈現近期相關的學術新聞事件,也建立了可供觀察模型。限於篇幅與領域,筆者不擬完全解釋呈現結果,但提供這些觀察與客觀表現方式,作為各領域專家觀察本次事件中「學術敏感文章趨勢」的初步指南。
筆者歡迎各種討論與詢問,也可為讀者感興趣的領域提供初步分析,請恰:hlshao2@gmail.com。
作者或許應該要談談自己的看法。
台灣在2009,原因不明的就完全失去蹤影。
話題似乎就圍繞在中國國土範圍與文革。對其、尤其是內政的部分都未刪除,算是蠻理性吧。
而想看到的卻是這個部分。
可能跟國際學術圈對臺灣的關注變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