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直之/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教授
《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日本六○年代的思想之路》
作者:安藤丈將
譯者:林彥瑜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8-03-14
本書能夠在此時於台灣翻譯出版,我感到非常開心。這部討論社會運動之魅力與危險的作品,因為台灣與日本的讀者有機會一起閱讀,其思想上的意義也就更加明確。關於「為什麼以前的日本人要搞社會運動?」這個看似簡單卻直指核心的問題,作者給出了他自己以日本人為主要對象的答案。然而,這個問題的意義,在台灣和日本卻大大地不同。
對經歷二〇一四年太陽花運動的多數台灣人而言,常常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日本人不搞社會運動?」而對於來自台灣的學生,日本的大學生常常掛在嘴上的問題卻是「為什麼台灣學生要搞社會運動?」面對這個問題,台灣的學生大概會這樣子回答吧:「為什麼日本的學生不搞社會運動?」
本書以作者所設定的社會運動為中心,討論過去與現在之間在意識上的斷裂。而這種意識上的斷裂也存在於今日台灣與日本之間。把這兩種「斷裂」──時間與空間上的斷裂──合在一起來閱讀本書,或可找到日本與台灣的歷史經驗在民主化與後民主化的全球脈絡下所處的位置。
各位台灣的讀者,有機會的話務必試著逮住一個日本學生,直接問他:「為什麼你們不搞社會運動?」對於這個問題的一種典型反應就是,引用六〇年代日本學生運動的「失敗」來予以回應。這時候,想必他們一定會提到日本學運特有的負面特徵,例如,「內鬥」(内ゲバ)的暴力性質、缺乏現實感的理念基進主義、貫徹菁英主義與家父長制的內部權力結構。多年來,關於「失敗本身」的問題,無論是運動的當事者還是批判者,都累積了相當多的討論。這也導致了現在的日本學生在知道何謂學生運動之前,就預先知道學生運動「是錯的」這件事。甚至,與現代日本的社會運動有關的常識──「社會運動乃是特殊的人們所進行的特殊行為,參與社會運動絕對不可能對自己有利」──也是建立在「六〇年代的社會運動是失敗的」這樣的解釋之上。
本書想要提出的挑戰,是針對「日本社會運動是失敗的」這種基本上已經成為常識的解釋。而各位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對於上述問題,想必會得到與這種常識不同的答案。本書的解讀是,六〇年代的日本社會運動並不是一場以實現特定政策為目標的政治運動,而是一個「權力」與「自我變革」在「日常性」這個舞台上相互作用的社會過程。作者主張,發現「日常性的自我變革」此一問題,正是日本六〇年代的社會運動所達成的最大功績。日本戰後的社會運動是從被稱為「戰後革新勢力」的民主化運動開始,此運動以「戰爭」和「貧窮」等親身經歷為共同基礎,追求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的改變。我們可以看到,這場民主化運動到最後的最高潮,是一九六〇年反安保條約的去殖民化民族主義運動。然而在那之後,在高度經濟成長中長大、完全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和「貧窮」的世代成為社會運動的主角,而運動的性質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這些高度成長世代的青年,把日常生活的「規訓化」視為新的挑戰,為了對抗這樣的規訓,他們把「自我變革」設定為新的運動目標。也就是說,比起實現具體的政策目標,更重要的是去批判「在物質富裕的生活中,自我意識也漸漸地去政治化」的自己。作者認為,從學生、公民、青年勞工等各式行動者,在六〇年代的社會運動所展現出來的新志向中,展開了強而有力的日本新左運動。
本書更進一步深入分析「日常性的自我變革」此一思想的「後續發展」。作者一方面冷靜地描述了此一思想如何陷入無止境的自我反省,不久轉化為暴力抵抗,進而失去社會大眾支持的過程。此一過程的背景則有警察、與警察合作的企業及媒體三者所聯手運用的「警備策略」(ポリシング)。作者主張,許多運動者帶著受傷的心離開了運動,「自我變革」與「政治」分離的結果是,形成「新左運動在政治場域中缺席」此一日本特有的現象。然而另一方面,作者也認為,「日常性的自我變革」乃是日本公民運動持續至今的倫理根源,因而給予此一思想高度的評價。一九七〇年代至今仍持續活躍的日本公民運動包括:環保運動、婦女運動、消費者權益運動、援助開發中國家、反核運動等,這些運動都有反省自己在物質上充裕的生活、對弱勢族群的苦痛深有所感的思考模式;作者認為,此一共通的思考模式,正是「日常性的自我變革」此一六〇年代思想的「後續發展」。
以社會運動為主題的作品汗牛充棟。而且這些作品大多以社會運動的「爆發」與「高潮」為主軸,對其原因與特徵進行分析。但是,書寫運動「後續發展」的作品卻很少。為何如此?運動爆發之初,人們帶著憤怒與希望而來;運動方酣,人們的心中滿溢連帶感與使命感。那麼「後續」呢?倦怠?失望?分裂?好比祭典結束後的那種傷感。發光發熱的日子結束了,回歸舞台後的日常生活,這樣的事情大概沒有人會喜歡吧。然而,我們必須去質疑的,不正是把運動等同於祭典此一常識嗎?祭典總有一天會結束,然而運動是不可以結束的。我們必須把運動視為沒有終點的日常生活變革過程,在一般被視為「終點」之處,探問運動的真正價值。作者從這個觀點出發,重新檢討日本一九六〇年代的社會運動及其思想,從而提出新的解釋。
活在「後太陽花」的各位台灣讀者,你們會怎麼回答作者所提出的問題呢?
社會運動有什麼影響力?
https://whogovernstw.org/2014/09/05/chihhsinshee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