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櫃中孤單:台灣同運三十

不忘櫃中孤單:台灣同運三十

《台灣同運三十》是一本在同類著作中非常特別的書,既有投身第一線運動者的視角,同時也有極具學術與歷史價值的三十年大事紀整理,光後半這份記錄就有六萬六千字,依不同類別記下了過去三十年來,從出版、藝文創作、社會新聞、教育現場、醫療人權、抗爭現場等方方面面的事件,其貢獻與價值難以估量,為未來做台灣性別和同志運動的研究者留下一座寶庫

《反抗的共同體》推薦序:美中對抗下的香港抵抗運動

《反抗的共同體》推薦序:美中對抗下的香港抵抗運動

這篇推薦序,回應一個關於香港抵抗運動的根本問題:如何理解當前香港危機的性質?這個危機最深刻處,正是香港人正在凝聚的政治身份認同與中共急於建造的國族帝國計劃之間的衝突與對撞。反抗的共同體,其反抗之對象,就是正以國家暴力遏阻香港成為自治城邦的共產黨政權。

「一起跑吧!哈姆太郎Khrap!」及泰國學運:在抗議活動中跳舞只是好玩?

「一起跑吧!哈姆太郎Khrap!」及泰國學運:在抗議活動中跳舞只是好玩?

近日,泰國的高中生們,紛紛走上街頭齊唱歌詞改編自日本動畫「哈姆太郎」的主題曲。細究歌唱背後的意涵,其實不難發現是對於當前政局的憤懣及無奈。不過,這群年輕世代並未向命運低頭,選擇了一場有趣且獨創的抗爭方式,以及最活潑的身體展演,來向當今政權表達最真摯的時代信念!

暴力抗爭能扭轉種族歧視嗎?政治科學家怎麼探討這個現象?

暴力抗爭能扭轉種族歧視嗎?政治科學家怎麼探討這個現象?

最近由於美國警方的執法爭議,迅速演變為全美延燒的大規模暴力抗議,而種族衝突的議題也再次浮上檯面。在抗議的過程中,一些民眾轉而向附近超商行搶、搬東西回家、甚至把建築物燒毀等行為也引起討論。抗議的目的不只是表達不滿,也期望可以在民主制度下逐漸改變相關的政策與法律。但暴力抗議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嗎?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新版推薦序)

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新版推薦序)

二○一九年秋天,歐洲慶祝柏林圍牆倒塌三十週年。當時人人在粉碎的磚瓦上歡欣鼓舞,西方洋溢在冷戰勝利的狂喜中,法蘭西斯.福山說,沒有其他意識形態可以與自由民主競爭,歷史會終結於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諷刺的是,就在東歐共產主義獨裁體制三十年前死亡之後,今日在匈牙利和波蘭等中東歐國家,民選政權竟然大幅度往威權逆轉。

致一場未完的革命-《烈火黑潮》導讀 (1)

致一場未完的革命-《烈火黑潮》導讀 (1)

2019年,因為《逃犯條例》修例而爆發了扭轉歷史軸線的反送中運動。一個台灣人毫不熟悉的香港,用震耳欲聾的方式向世界、向台灣展開自我。這樣的震撼,使得許多台灣人一時半刻無法勾勒和解釋香港的現貌。怎麼理解反送中運動半年來的現象背後,怎麼認識此刻隨時處於對峙狀態下的這座城市,對台灣而言,是一份遲來卻必要的功課。

救贖一個純真年代-《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救贖一個純真年代-《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在日本這個浸透著「無常」生命觀與死亡美學的國度,六○年代新左翼運動中的明與暗,希望與破滅,愛與暴力,純真與殘酷的對峙、矛盾與交融,更是被展演到了極致,超越了同時代所有其他國家的運動。這個運動既催生了象徵希望與青年理想主義的六○年反安保鬥爭、反戰運動、日大與東大全共鬥與三里塚抗爭,但也在後期創造了他們徹底的對立面──殘酷的、絕望的暴力:黨派內鬥(内ゲバ)、私刑、爆破與海外恐怖主義。

在「入陣」與「拒絕入陣」之間-《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在「入陣」與「拒絕入陣」之間-《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這部討論社會運動之魅力與危險的作品,因為台灣與日本的讀者有機會一起閱讀,其思想上的意義也就更加明確。關於「為什麼以前的日本人要搞社會運動?」這個看似簡單卻直指核心的問題,作者給出了他自己以日本人為主要對象的答案。然而,這個問題的意義,在台灣和日本卻大大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