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年/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政治學博士、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中國不久前才對台灣提出31項「惠台」措施,近來卻又對台灣展開實彈軍演、繞島巡航等一連串軍事行動,充分展現其長久以來經濟力與武力交錯並用的對台統戰策略。面對「武統」威脅,台灣民眾基本上是不買帳的,前陣子民調已經顯示,有近七成民眾表達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1那麼「經濟統戰」效果又如何?本文關注中國對台經濟分化策略,發現其似有初步的心理及輿論效果,但是否達到「反獨促統」的最終目標,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經濟分化策略可理解成中國「銳實力」(sharp power)在台上演的劇碼之一。「銳實力」一詞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於去年底提出,用來描述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強國如何透過各種強制與誘因手段,對海外民主社會進行資訊扭曲和輿論操控,以達到壓抑反對聲音、塑造友善民意的目的。2中國對台灣實施的經濟分化策略,即是憑藉其龐大的經濟資源,對台灣不同執政當局施以差別待遇,幫立場偏統的國民黨政府做政績(如開放陸客來台),但對立場偏獨的民進黨政府則祭出懲罰(如縮減陸客來台),中程目標可能是塑造「台獨當家」對經濟不好、遵守「一中」才有糖吃的輿論氛圍,最終目的不外乎塑造「反獨促統」的民意走向。
圖片來源:經濟學人
目前看來,中國對台經濟分化策略似乎有其初步效果,但是否達到「反獨促統」的最終目的則尚不明朗。根據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調查(以下簡稱CIS調查),當台灣民眾被問及「兩岸關係目前的發展,對台灣整體經濟的長期發展,是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在2011至2016年間,認為有正面影響者皆多於認為有負面影響者,但到了2017、2018兩年,變成認為有負面影響者多於認為有正面影響者(見下圖)。這個轉折不只發生在民眾對總體經濟的評估上,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民眾對個體經濟的衡量上。當被問及「目前為止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對您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從2016到2017也出現「好的影響居多」轉為「壞的影響居多」的情況(見下圖)。可見2016政黨輪替之後,兩岸關係從「熱絡」轉為「冷和」,也讓台灣民眾產生兩岸關係對經濟不利的心理認知,似乎符合中國對台經濟分化策略的中程目標。
然而,製造「反獨促統」的民意才是經濟分化策略的最終目的,此目標是否達成尚須進一步研究方能判斷。目前本文僅就今年(2018)資料初步分析後得知,認為兩岸關係對台灣總體或個體經濟有負面影響者(相較於認為有正面影響者),並沒有明顯支持國民黨、中國人認同、或者兩岸統一的傾向。同時值得慶幸的是,根據CIS調查,當被問及「台灣經濟要繼續發展,就一定要靠中國」此一命題時,近兩年仍有多數民眾回答「不同意」(2017為60.8%、2018為56.5%),僅相對少數回答「同意」(2017為37.2%、2018為40.8%)。此外更有近八成民眾穩定支持兩岸關係「維持現狀」(2017為79.9%、2018為77.6%),即使被問及「如果中國大陸在經濟政治各方面的發展和台灣差不多」的情況下,依然約有七成不同意兩岸應該統一(2017為71%、2018為68%)。足見目前大部分台灣民眾仍保有維繫政經主體性的意志。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政黨輪替之後較多台灣民眾持有兩岸關係對經濟不利的負面觀感,但此觀感除了可能是真實經濟情況的反映之外,也有可能是統戰宣傳所造成的心理作用。以觀光產業為例,中國政府長久以來把「陸客來台」作為其對台經濟分化策略的重要政策工具,2008年國民黨政府上台後開放陸客來台,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則大幅縮減陸客來台3,使得台灣社會在政黨輪替後普遍存有台灣觀光遭受重大衝擊的印象。但事實上,根據政府統計數據,2016年後全台灣外來觀光人數不減反增(雖然陸客大幅下滑,但來自東南亞、韓國、日本、港澳者明顯變多),同時總觀光收入也有所提升(雖然外匯收入略為下降,但國人旅遊消費大幅增加)(見下圖)。4假如實際經濟情況並未如民眾心理所以為的那麼差,那麼台灣政府就應加強資訊揭露及輿論溝通,以因應統戰宣傳所造成的心理作用及輿論效果。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綜合而言,面對中國經濟統戰,台灣政府對外應持續分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對內則應關注並照顧在經濟上實際受害的群體,或者在認知上感到受害的群體,並且進一步鞏固台灣民眾維繫政經主體性的意志。
※本文原刊於「淡江國際評論」,修訂後發表於「菜市場政治學」
- 台灣民主基金會,2018,〈「2018台灣民主價值」民意調查記者會新聞稿〉。 ↩
- Walker, Christopher, and Jessica Ludwig, eds. Sharp 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2017. ↩
- 蔡宏政,2017,〈陸客觀光的政治經濟學〉,吳介民、蔡宏政、鄭祖邦編,《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新北:左岸,頁217-240。 ↩
- 交通部觀光局,2018,〈觀光統計圖表〉。 ↩
3問題點破台灣媒體的變調曲
https://www.dopost.com/articles/20180505-3
有趣。“台灣經濟要繼續發展,就一定要靠中國”这个问题两个年度的回答相比较,不同意的在下降,同意的在上升。“如果中國大陸在經濟政治各方面的發展和台灣差不多”的情况下,不同意统一的比例也在下降。这跟各家民调中广义中国人认同开始增长、独立认同掉头下降的趋势很一致呢。而本文作者对此当然并不愿意承认,直挺挺的假装没看到。
另外“主体认同/思想”好像只有两个地方喊的欢,一个是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另一个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看来即将“被统”的地方想的都差不多呢。还有一个巧合不妨提一下:民国纪年和朝鲜的主体纪年是一样的哟。
兩者數字不一樣,還要考量抽樣誤差,「台灣經濟要繼續發展,就一定要靠中國」雖然不同意者在今年有一些下降,但與去年數字差距只有3%多,肯定是沒有達到顯著水準。
另外,中國人認同跟統獨認同是兩件不同的事。
谢谢回复。虽然不同意、同意两者分别变化的幅度似乎都在误差范围内,但如果考虑不同意与同意的差值,也即不同意比同意领先的百分比,则一年之内即由23.6%下降到了17.7%,这还是挺显著的趋势吧。
中国人认同确实不等同于统独认同,但毋庸置疑有中国人认同者(或者说不完全排斥中国人认同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假想中统一事变的发生。
当然这些趋势只是趋势,我方也不足以之自喜。即便假想中的统一事变发生,我方仍不足以懈怠。之后的事情更为攸关。
很有趣的分析,但這篇文章沒有辦法證明對於這些問題的民意變化,是因為經濟統戰或者相關的political information/messages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