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民主化的歷程,從1991年底國民大會全面改選,台灣人第一次行使國民主權至今,剛滿28年,放寬定義,從兩蔣強人政治結束算起,也才32年。1988年蔣經國過世與美國農產品叩關幾乎同時發生,2000年,第一次台灣政黨輪替,隨後遇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挑戰;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全世界見識到經濟崛起的中國舉辦奧運展露強國霸性,而逐步對外擴張,收買台灣;2016年,第三次政黨輪替後,美中展開貿易戰與霸權之爭。台灣的民主,就像一個還沒站穩腳步的年輕人,還來不及爬梳整理自己的成長歷程,卻馬上跌進目不暇給的歷史大變局中。我們需要一個分析架構,來理解台灣,以及自己所處的歷史處境、國際關係與社會位置。
 
本書的作者們參與了野百合、野草莓與太陽花運動。三個世代的學運,看似波瀾壯闊,卻又似思想貧瘠。高度政治張力,與國家暴力街頭對峙,連續好幾天睡眠不足情況下所產生的運動文獻,除了回應當下台灣民主所面臨的困局,似乎沒有太多餘裕為台灣長遠的未來,指出一條實踐道路,一條從思想,到政策,到運動綱領的實踐道路。本書《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台灣如何成為一個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新國家》與台灣公民陣線出版的《2020年公民政綱》,就是對以上提問的回應。不管是否成熟,是否完整,這兩項出版,標誌著這群人的努力,經濟民主連合邀請大家加入思考的行列,透過思想引領行動,一起為台灣實踐出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

 

 

《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台灣如何成為一個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新國家?》
林秀幸、吳叡人主編
經濟民主連合出版
新書發表會影片
書本連結1、書本連結2


 

導論:主權的繁複與單一

 
◎林秀幸/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談論主權,無法略過民族國家。作為「主權」的第二自我(alter ego),民族國家是近百年來人類的最愛和最懼,一來,它提供了嶄新的政治社群形式,讓民主政體得以落實。另一方面它所引起的種族清洗卻也是人類難以承受之痛。二戰時期猶太人受到的迫害,是人類歷史上最大浩劫之一,也留下了眾多文獻討論民族國家之惡。但是,民族國家卻沒有被揚棄,依舊是當代政治社群的主要形式。那麼,民族國家在當代的挑戰是什麼?全球化下的民族國家和二十世紀初期的民族國家,又有著什麼樣的同與不同?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對民族國家的控訴聲名卓著,她認為歐洲從朝代轉換到民族國家之際,製造了某種困境。若國家以民族(單數)為正當性來源,法律又代表了國家的結構,等於「法律」為「單一民族」服務。當時「民族自決」作為政治體制的正當性來源廣被接納,「民族」凌駕於「國家」之勢遂難以逆轉。一旦法律服務於單數民族,非隸屬該民族者就得不到國家的保護,換言之,也得不到法律的庇護。於是生產出一批無國籍者(statelessness),而無國籍者的存在又反過來加大警察權。法律退場的結果,也就是民族國家自身衰敗的開始,這也種下了納粹罪行的前因。鄂蘭認為,政治體制必須擺脫「民族」作為公民歸屬的標的,找到一個更為平等的公共空間。1

60年後,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兩位女性公共知識人,巴特勒(Judith Butler)和史碧華克(Gayatri C. Spivak)以鄂蘭的思考為起點,2對民族國家開啟了另一次對談。兩位學者除了關懷民族國家議題之外,更關注主權在當代的挑戰和意涵。巴特勒認為,鄂蘭對「國家」解離於「民族」的觀點,仍然深具啟發意義並強烈質疑民族國家(nationstate)英文裡nation和state中間連字號的意涵。但巴特勒卻無法認同鄂蘭以雅典城邦政治取代民族作為公領域的想像,無視雅典模型中壓抑在底層的非公民,他們在當代可能就是非法移民與黑工。

作為民族國家的權力表徵,「主權」當然也是這場論辯的主角。巴特勒認為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主權觀:3即國家透過可將人民置於政體之外(bare life)的權力來行使主權,這種說法已經無法適用於全球化的當代。當人們被驅逐於政體之外,並不意味能逃脫權力的制約。不管政體的內部或外部,人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權力。4

巴特勒認為,當代時空之下,「主權」不復單獨存在,而是和國家界線內外的權力結構互相鑲嵌、羈絆。只有透過對更複雜的權力結構分析,方能改善被國家排除者的處境,探測到主權的當代性質。在這個論辯過程中,巴特勒以文學之眼,強調當代無國籍者在空間的新處境,他們不再從包覆的領土中被驅逐出去,而是身處任何國家權力可及之處。換言之,強國的主權施展是超國界的。巴特勒的論述缺乏全球化架構下對民族國家的新觀點,但是透過對阿岡本的批評,她點出全球化下任何空間,皆無法倖免於權力滲透的事實。

史碧華克則以馬克思主義者的立場,點出民族國家和主權在當代的新處境,繼而提出幾個可能的想像方向。史碧華克認為,當代資本的全球化是其本身的屬性,並非全然肇因於民族國家或是壞政治。國家經濟和國際資本之間的藩籬被移除,全球化獲得優先權,國家也失去重分配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國家的功能。

換言之,史碧華克意在處理「全球化」和「民族國家」之間的連繫,從中找到國家有用的部分。接著,她提出一個關鍵字:批判性區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思考如何保有國家的結構,卻可以超越民族主義。史碧華克和其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並不相信世界公民的概念可以產生全球民主。她認為與其捨棄國家,不如找到免於民族主義偏見的結構。而「批判性區域主義」就是為了避免國家的法律為民族所壟斷,避免主權被誤用。5

 

government.+had+this+a+while+doesn+t+relate+so+much+to_38b19f_4828632

 

關於主權的問題意識

綜觀三位思想家的對話,我們歸納出幾個核心意識:

  1. 民族不應該壟斷國家,民族和國家之間的連結必須被解放,進而尋找不以民族為名的歸屬。
  2. 思考一個既非個人主義也非集體性優先的政治文化。
  3. 主權,置身在充滿權力的國際空間,世界上沒有權力的真空之所,而強國權力是超國界的。
  4. 全球民主不易實現,國家仍舊具有照顧弱勢和重分配的功能。如何讓國家免於民族的壟斷,發揮正當功能?
  5. 思考「批判性區域主義」國家主權調節的功能。

 

這些問題涵蓋了民族國家歷年來遭受到的質疑,也是主權被挑戰之處。其中核心關鍵仍舊落在「民族」和「界線」兩個概念的界定和想像,以及兩者的關係。與其解離「民族」和「國家」,不如往修正「民族」定義的方向想像。如果「主權」不僅是國家的界線,它還身處在布滿權力結構的國際空間中,那麼解放對單一民族的想像,即複數社群的存在,民族國家對內將面對不同界線的複數群體,對外則將面臨國際空間的多元力量。如果史碧華克所謂的批判性區域主義得以發揮正面功能,譬如區域間對環境、人權等的協定得以調節國內法律的制定,則正好體現了「民族國家」內、外多層界線帶給「主權」的調配功能,也維持了國家的存在和它對共同體的良善任務。如何進行這些界線的政治分配,便成為共同體成員的責任。

因此,我們可以把問題意識修正為:

  1. 主權如何和國家內外多重界線進行權力與文化的協調。
  2. 國家內部如何進行多元社群的政治重分配。
  3. 個人性和集體性如何透過這些不同的界線進行權力與權利的協商,實現當代民主。
  4. 思考批判性區域主義對國家主權的正面功能。
 
台灣與主權

這些命題和台灣的關係是什麼呢?台灣的主權從過去到現在面臨了什麼處境?命運之鑰又在哪裡呢?

在台灣規避談論「國家」和「主權」具有歷史的緣由,大致可以羅列於下:

  1. 中國透過「一中」的修辭否認「中華民國」,更否認「台灣」作為國家的存在。
  2. 國際間的利益:上個世紀末歐美國家努力經貿中國,認為只要中國加入資本主義體系即可促成政治自由,因此不願意拂逆中國政府的政治立場。
  3. 「民族國家」在歷史上為禍,並於二戰時達到高峰,鄂蘭著作中對民族國家的檢討就是對這段歷史的紀錄(Arendt 1985)。這段歷史也造成了知識分子視「國家」為寇讎,人民為弱者。而國民黨政權在台五十年的威權治理又恰恰印證了這點。弔詭的是國民黨政權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又反過來奉承前述一、二項的中國和歐美立場。他們不需要國家地位也能維持其在島內政權的正當性,這樣的定位甚至更有利於國民黨的執政。即使這個政權恰恰實現了民族國家最為幽暗的面向:單一而排他的中華民族想像。
  4. 島國內部不喜歡「以台灣為名」的知識分子,藉由這樣的歷史潮流,順勢批判「台灣」成為國家的「危險」,意即一個以民族主義為戒的論述,反過來造就今日台灣的處境,這座難以繼承中華民國的「島」可能與「國家」絕緣。

這些歷史過程,直接、間接鍛造了「國家」對立於「人民」的論述基調,以「民主」之名放棄了「主權」論述。事實上卻讓人民喪失定義國家的能力,這樣的被動性造成潛在的、更大的民主危機。

二○一四年的太陽花運動改變了台灣絕緣於國家論述的景況。驚覺到中國藉由區域經貿整併台灣社會,並進而併吞台灣的企圖,太陽花運動啟動了知識界對共同體存續的討論。6當共同體面臨強國的擠壓,以及全球化帶來的生存壓力,國家界線也就成為不得迴避的命題,「主權」的論述也因此難以延宕。

台灣這個新的歷史階段恰逢國際情勢的劇變。二○一六年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就職,啟動了以中國為主要對手的國際戰略。新戰略的形成起於中國藉由當代的國際市場和分工進行著古老帝國的政治操作。譬如強迫外國廠商技術分享,偷竊外商的高科技機密以及他國軍事機密,透過一帶一路干涉他國內政,掠奪他國的領土和資產種種帝國行徑,以及在南中國海的軍事擴張行動。川普甫上台就將反制中國列為美國國家戰略的主要目標,以美國為首的自由市場國家也加入這場對立的戰局,儼然形成一個新的冷戰結構。而台灣就身處在兩強的中間,以及美國在亞洲聯盟國家的中繼點,等於是美中衝突的最前緣。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1-05-09-48-10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Monkey Cage專欄截圖。參考這篇菜市場文

 

新情勢使得台灣的國家界線成為國際空間裡新的能動者,還是一個動見觀瞻的能動者。加上中國透過各種管道對台壓迫所造成的共同體焦慮,台灣「主權」內外各種動態的討論已經刻不容緩。這個新的歷史階段的台灣主權不是單獨存在,它鑲嵌在全球化、中國勢力進逼、區域政治與經濟,以及共同體內部應運而生的多重界線的重啟當中。種種面向以及多重力道幾乎暗合了以上討論的諸命題:

  1. 有關台灣主權內外多重界線的協調。
  2. 多元性社群的政治分配。
  3. 個人性與集體性的協商。
  4. 批判性區域主義等。

這些內部多重的社群存在、外部區域多元的力量激烈地互相交擊、互相影響,持續形塑台灣,也催促台灣公民實踐他們的主權想像。主權,作為國家界線的法律存在,有著不容他國分享的權力排他性。但是,在文化層面,它卻像水閥一般不斷地進行符碼交換,供給社群內部從意義建構到法律建構的象徵符碼。

這本書集合了十一位作者,分別從國家與區域的政治與經濟、國際法與國際關係、島國內部社會民主的想像、社會權與共同體認同、勞動權利的變革、文學與界線、環境正義、多族群(或多民族)的政治分配、地方與國際勢力、民族國家的文化建構種種層面鋪陳出當代主權的多重面向以及其間的交錯與回應,並帶出了想像與實踐。

本書篇章除了以主權面向來鋪陳,也一併提出實踐的方法論視野。艾斯波西多(Roberto Esposito)在Persons and Things一書中,論證了身體實踐在意義建構的重要性,也縫合了哲學領域裡主客體之間的分離。他說:

透過身體,意識才得以知曉事物,有別於笛卡兒和霍布斯認為的簡單機械,身體是象徵串流的匯集之所,身體讓我們從脈絡中掌握事物,透過它,「事實」得以建立。因此,被笛卡兒分裂的主體和客體,得以匯流進入意義的團塊,主客體的連結也讓意義得以建構。相對於意識(cogito)的孤立性,「身體知識」是連接之器,社會性之途,聚合的能量。沒有意識先於我們和世界的連結,主導這個認知過程的不是「啟蒙的主體」,而是生命源源不絕的能量。7

在這個「主權」建構的新階段,我們如何超越唯物和唯心之間的分裂?也就是在外力的衝擊和自我意志之間,我們如何實踐?是順服?還是固步自封?是物質性主導?還是社群的共善,作為抉擇系統的因子?「生命力」作為新的施作者,如何進場於歷史,如何顯像於書寫,如何延伸於實境,有賴我們自我判斷與衡量,不斷創作與自我挑戰。

 

篇章簡介

本書第一篇論文是吳叡人的〈人間的條件——論台灣獨立之必要〉。作者以台灣歷史過程為已存的客觀事實,加以主觀三個「人間的條件」來說明「主權」的「本體論」:一、個人生命意義之網的母體與脈絡。二、公民作為自決之道德主體的政治形式以連結外在世界。三、維護社群文化認同與生活方式的必要條件。之後再分述「民主」、「正義」、「多元認同」、「環境與永續」等現代公民權和主權的互依互存。最後進入當代現實,全球化下台灣主權受到的中國帝國主義挑戰,以及台灣獨立如何是全球民主防衛最重要的支柱,由此生出台灣人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所在。該論文也因此拉開本書後續篇章的序幕。

第二篇是吳啓禎的〈公平經濟新圖像——一個勞動主權與創新機制的視角〉。作者認為台灣過去的投資/效率驅動的經濟模式,受到國際分工體系形塑,從而阻礙台灣經濟轉型。轉型無法依靠經濟專業的變革,只有整體社會的質變才得以觸發。換言之,經濟必須重新置入國家與社會的整體性。只有既尊重個人,又強調社群連結的社會觀,過去依賴代工的台灣,才能回到經濟最具意義的面向:透過群體合作,發揮個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如此也是共同體和個人的主權觀發揮之所在。

第三篇是宋承恩的〈國際組織參與——大破大立的主權想像〉。作者從台灣近三十年參與國際的歷史中,論證國民黨政權以「兩岸關係高於外交關係」的途徑,所取得的國際組織參與,最終皆是自我抵銷。而真正具實質的外交軌跡卻是:台灣在國際參與獲得的突破,從未取道兩岸,反倒憑藉自身的實力和國際的實務需求所生。國民黨政權取道兩岸的參與模式,不僅未獲得制度性保障,甚至讓台灣的國際地位陷入中國附屬的深淵,也讓中國以虛幻的九二共識作為箝制台灣主權的新緊箍咒。

第四篇是林敏聰的〈邁向台灣社會民主國——台灣因素初探〉。台灣經濟結構的傾斜並非以「依賴中國」為主因,而是受制於歷史過程中的經濟殖民體系,讓台灣經濟以代工、規模量產或是製程技術為主,也因此脫離於整體社會的價值體系和社群維繫的目的。作者認為,新經濟必須重拾經濟和社會的結合,進步價值和經濟發展因此並不相悖。為了脫離低薪高工時分配不均的經濟沉淪,我們必須致力於將價值、社會團結和基礎研究打造為經濟自主的核心動力,也是國家主權的基礎所在。

第五篇是蔡宏政的〈以社會保險作為社會團結與台灣認同的基礎〉。作者詳述了台灣社會保險的歷史發展過程,起初是為了維繫威權政體的恩庇體系以及穩定產業供應鏈,接著民主化過程中的選舉效應,這個畫分階級的保險體系,更加向職業分立以及自由市場傾斜。作者認為,在經濟轉型的壓力下,台灣的年金改革必須回到所得重分配、風險相扶持的社會民主理想,並建構普及式的社會權。如此台灣才能挺過全球化、人口老化以及所得分配極化等嚴苛挑戰。

第六篇林佳和的〈勞動與主權——一個分析的嘗試〉。作者透過管制理論的分析工具,將主權折射成複雜的社會權力關係,佐以國家理論和霸權論,試圖說明主權和勞動的關係,並非簡單的上對下,毋寧是互相連動的交叉互動。換言之,「主權」的不同主體在社會空間裡的作為,都可能影響勞動的現實處境。而全球化下國際空間結構越形繁複,將更加複雜化主權可以著力的範圍和對象。因此,勞動與主權的提問沒有一言以蔽之的解答,重新看待權力運作和經濟結構的型態,有助於找對「勞動和複數主權」之間的協商路徑。

第七篇是楊翠的〈區異之必要:台灣文學論述中的「主體建構」〉。作者從近年國文課綱文白爭議一路回溯,從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四○、五○年代直到今日,中國民族主義者或是所謂無民族立場者對台灣文學的非議從一而終:「保守狹隘排他,無世界觀……」。作者運用了德希達「延異」(différance)的概念,說明台灣文學界從日治以來所嘗試的「界線」建構,並非排他,而是在日本與中華民國連續的殖民體系對台灣文學的「同一化」,「邊緣化」與「次級化」後,不得不透過內外動力的「延異」,來找到自己。這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因此,主體並非無時性的先驗性存在,而是論述過程當中的實踐。也說明了這些「非議」的去歷史脈絡,對台灣主體性建構的阻撓。

第八篇是杜文苓的〈地方主體意識與國家永續發展〉。作者透過個人的生命經驗,敘說環境永續如何和地方與國家認同相生。科學環評的缺失必須輔以當地人的社會生態運作,而認同在地環境的主體意識才有機會開拓更多發展路徑選擇的想像空間。一味依賴外來資本對地方的豢養,社區所能處理的議題將只剩下與資本家權力不對等的協商,補償回饋作為地方存續的交換,也將破壞地方社會的團結,阻礙公民精神的培育。

第九篇官大偉的〈台灣國家主權、治理與多元族群的互動〉。作者透過第一人稱,以堅實的理論和親身的經驗,譜出原住民族如何和現代國家分享主權的理性與情感的交響曲。法律和現代國家與「族人」真實生活之間的衝突,如何透過當代的制度和解及協商。這之間,不是兩個制度的對接,而是將原住民族的生命經驗,以及持續和當代環境對話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皆灌注在國家的制度中。「界線」不僅不是一條嚴明的直線,而是「關係」發生的場所,之間肯認的是生命的價值對主權的意涵。

第十篇邱星崴的「新侍從主義在台灣:以苗栗、花蓮的地景政治為例」。作者認為台灣山林邊區的權力運作,從依附國民黨的派系,直接跳接成為中國強權在台灣的代理人。過去國民黨侍從體系並未在民主化之後被改革,反而以同樣的路徑與邏輯對接了中國新恩主。這樣的跳接延續繼續壓制著在地社會的正常運作。而苗栗引進的大閘蟹恰好隱喻了中國的主權飛地運作:打穿台灣的主權漏洞就像大閘蟹破壞在地田埂一樣。

第十一篇林秀幸的〈主權如何實踐界線〉。作者從主權的當代載體民族國家出發,透過安德森的經典著作,重尋民族國家「社群性」的真正意涵:社群的多界線,以及界線之間永無休止的權力與文化協商,也就是主權「社會性存在」的真實面貌。作者引入人類學與現象學對「界線」的討論,豐富了主權實踐的多向度,也成為共同體的生命力與內外調節能力的來源。

透過這十一篇論文,我們想要嘗試回應的是台灣主權在當代的挑戰,置身在日趨複雜的內外網絡,主權如何進行多音和單音的切換和還原,一如樂團中的樂手如何能夠保留個體的「一」,也能共作一個團體的「一」。如何兼顧每個位置的權利,協商位置之間的衝突,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共同發聲。這需要共同體成員現身歷史時,理解到生命的雙重向度:「當下」和「永恆」,他們時近時遠的對位和交融,台灣也因此成為我們此生這個作品的載體。

 


參考文獻:

  • 林秀幸、吳叡人編,2016,《照破:太陽化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新北市:左岸。
  • Agamben, Giorgio and Hellen-Rozen, Daniel trans: 1998. Homer Sacer: 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Arendt, Hannah, 1985.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 Harcourt.
  • Butler, Jadith and Spivak, Gayatri 2010. Who Sings the Nation-State? Language, Politics, Belonging. Calcutta :Seagull Books.
  • Esposito, Roberto, 2015. Persons and Things: From the Body’s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台灣如何成為一個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新國家?》作者群及主題

  • 林秀幸  導論:主權的繁複與單一
  • 吳叡人 人間的條件:論台灣獨立之必要
  • 吳啓禎 公平經濟新圖像:一個勞動主權與創新機制的視角
  • 宋承恩 國際組織參與:大破大立的主權想像
  • 林敏聰 邁向台灣社會民主國
  • 蔡宏政 以社會保險作為社會團結與台灣認同的基礎
  • 林佳和 勞動與主權:一個分析的嘗試
  • 楊翠 區異之必要:台灣文學論述中的『主體建構』
  • 杜文苓 地方主體意識與國家永續發展
  • 官大偉 台灣國家主權、治理與多元族群的互動
  • 邱星崴 新侍從主義在台灣:以苗栗、花蓮的地景政治為例
  • 林秀幸 主權如何實踐界限

註釋:

  1. Arendt, 1985:267-290.
  2. Butler and Spivak, 2010.
  3. Agamben 1998.
  4. Butler, Spivak, 2010: 36-39.
  5. Butler and Spivak 2010: 70-94.
  6. 譬如《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2016)的相關討論。
  7. Esposito, 2015, P. 111-112.
台灣如何成為一個團結永續的新國家?《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導論
Tagged on:     

2 thoughts on “台灣如何成為一個團結永續的新國家?《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導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