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舞蹈研究博士

 

 

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於第70屆東尼獎典禮上的演出片段。來源: BroadwayInHD @YouTube

 

百老匯歌舞劇(或稱為音樂劇) 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在2015年夏季於百老匯舞台登場後,就迎來偌大的成功,這個成功不僅來自於市場的熱烈反應,同時也讓許多表演研究與美國史學者的議論紛紛。這些討論著重幾個點:

 

  1. 來自美國黑人文化的Hip hop音樂,尤其是以Rap取代所有台詞。
  2. 多元種族的演員組成。
  3. 美國白人男性開國者們(Founding Fathers或者可以譯作「國父們」)的故事。

 

這些討論中,後兩個議題圍繞於美國自開國以來長期種族與社會階級不平等的問題,將這個討論放置在Black Lives Matter黑人運動如火如荼的2020年,更顯得深刻。

 

Hamilton簡介

 

Alexander Hamilton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要討論這個問題前,先來說說這個關於美國國父之一的Alexander Hamilton究竟是誰。Hamilton 是美國開國運動的重要人物,是華盛頓的助手,也是重要開國戰役的英雄。他是美國憲法的起草人之一,他所著的《聯邦黨人文集》到現在還是美國憲法解釋的重要參考。同時,他也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建立了美國的金融體制。還有,他創辦了紐約郵報。這些洋洋灑灑的重要事蹟,的確說明了Hamilton對於美國的重要貢獻,但,這種英雄式的個人描述,也簡化了Hamilton作為歷史上的一個人物的複雜性。這,就是對於這齣百老匯歌舞劇的爭論關鍵之一。

 

Hamilton劇中的歌與舞

不過,在討論這些政治背景之前,讓我們先從表演研究的角度出發,來看看這個歌舞劇成功的要素—-歌、舞!

 

圖片來源:POPSUGAR

 

身兼Hamilton的劇作家、歌曲創作者、製作人,同時也是首演扮演Hamilton的Lin-Manuel Miranda是拉美裔美國人,1980年出身的他,跟著美國Hip hop和Rap的蓬勃發展一起成長,大學畢業後,Miranda即投入百老匯歌舞劇的製作。在Hamilton中,他除了以Rap取代所有台詞外,在曲風上也融入了多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例如爵士、Ragtime、靈魂樂、R&B、百老匯音樂、Hip hop節奏等等,這些音樂風格在當代唱片市場上都是大家非常熟悉且喜愛的。此外,英美文學學者Jeffery Severs認為,Miranda透過Rap的表達形式,讓「重拍」(beats)更勝於「把話說清楚」,因為在Rap中常會改變,甚至省略,母音和子音。這樣的重拍節奏感與含糊、非字正腔圓的語言表達,透過Rap呈現出個人「即興」的自由感,凸顯了自由主義所歌頌的「美國精神」

從舞蹈的部分來看,編舞Andy Blankenbuehler就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Blankenbuehler並不向Miranda一樣自幼沈浸在Hip hop中,他在20歲前學習的是爵士、美國社交舞、芭蕾等舞種(genres),Blackenbuehler是在與Miranda合作的第一齣歌舞劇In the Height,為配合音樂風格而開始接觸Hip hop,因此,在整個Hamilton作品中,Hip hop在動作上的成分便不若Rap在聽覺上所佔的成分來得多。雖然如此,Hip hop舞蹈中重要的「節奏」,卻在整齣作品中起了重要的功能。Hip hop舞蹈,不論是哪種風格,常常會有快節奏動作後突然放慢,或是停頓後再開始,產生強烈的節奏改變。美國黑人舞蹈學者Thomas DeFrants就認為這樣的節奏改變呈現了非裔文化中重要的「酷」的美學(the aesthetics of ‘cool’)。例如在第一幕當Hamilton唱著「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所有舞者圍繞著他,突然慢動作把身體傾向中心點的Hamilton,變把整場焦點放在了Hamilton身上,猶如一場超酷的英雄崇拜儀式。又如,在整齣劇中,許多重要角色的獨白時,整場舞者都會瞬間靜止。舞蹈音樂跨界學者Anne Searcy指出,舞蹈節奏轉換,尤其是突然的慢動作,產生了一種「半寫實」(semi-realistic)的效果,歌舞劇在說著看似真實的歷史故事,卻又透過動作節奏編排讓人感受到非寫實的情境,這就是舞蹈在這齣劇中所扮演的劇場效果。

 

Hamilton的故事與當代政治爭議

談完歌舞,讓我們再回來討論這些形式(form)所乘載的故事。正如劇名所述,這是一個關於美國的故事,而且是一個關於美國革命(revolution)的故事。這裡所說的革命,指的是社會低階層的人們以武力推翻上層的貴族與當權階級。Hamilton在此劇中,便是從一個地下階層的孤兒私生子移民,透過天份與奮鬥,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建立美國及國家制度的英雄,最後為了理想而犧牲於好友也是政敵的槍口下。在這個故事中,Hamilton推崇平等自由的價值,才智過人、充滿魅力、奮鬥不懈、以國家大事為重,完全就是一個命中注定的國族英雄。同時,歌詞中偶爾出現反諷美國南方蓄奴文化,也讓觀眾拍手叫好,似乎很符合當代種族平等的價值。加上,多元種族的演員名單,讓不同族裔的演員扮演著美國開國歷史上的白人要色,支持者就認為這是對美國百老匯以往由白人演員飾演重要的非白人角色、這種被稱為「洗白」(whitewashing)現象的一記有力反擊。

 

19世紀末的一則帶有種族歧視的肥皂廣告。商人聲稱其出產的肥皂連黑人也可以洗白。圖片來源:Pears’ Soap: Washing the blacks white

 

然而,這個2015年推出,訴說18世紀故事的歌舞劇,對比於開始於2013年,在2020年大爆發的「黑人命也是命」運動,無疑是一大諷刺。試問,如果在18世紀開國時的國父們即反對蓄奴,如果2015年推出的劇場作品以歌頌美國自由,強調種族、階層平等的精神,成為市場大贏家,美國人民又為何需要在2020年冒著疫情大流行的風險走上街頭,為過去10年內因警察過度執法、或因種族歧視而喪命的黑人們,大聲疾呼Black lives matter?暢銷學術書《白垃圾》(White Trash)的作者、美國史學者Nancy Isenberg疾呼:歷史不能簡化為歌舞!Isenberg說明,撇開Hamilton本身也購買奴隸的歷史史實不說,Hamilton整齣劇不僅抹滅了美國的黑奴歷史,更以英雄主義式歌頌這位開國先驅,進而抹滅了整個美國歷史迄今的性別、階級、種族等等社會不平等, 似乎因為有了Hamilton這樣的英雄,美國社會自開國以來就是個人人平等的國度。這個簡化且以英雄式高頌特定歷史人物的虛構故事,正因為這些特點而吸引人,卻也容易因這些特點而扭曲了大眾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與想像。

 

小結

劇場就是因為穿梭於真實與虛構之間,而成就其藝術的價值。舞蹈學者Mary Jo Lodge認為歌舞劇正因上文所分析,舞蹈所造成的效果,轉化於真實與虛構之間,游移於兩種不同狀態之間,得以振奮人心。這個概念,以劇作家紀蔚然所舉的例子說明, 就像是大學生剛畢業,還沒有正式進入職場,從一個生命階段到另一個階段,處於兩種真實之間,因為沒有真正面對現實的困擾,所有往往會有種希望無窮、準備一展抱復的振奮心情。Hamilton歌舞劇似乎傳遞了一種人人平等的理想,非常振奮人心,但也別忘了這僅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我們必須區辨其中的差異,並不停檢視作品中可帶有的不平等的訊息,做為觀眾的我們才不會因為過度簡化的故事,而天真的認為世界已然大同,而忽略了真實世界中,依然有非常多需要我們奮力對抗的不平等、不正義之事。


*許多學者針對此劇從階級、性別、種族等角度的分析都發人省思,因篇幅有限無法多談,因此除引用的文獻外,亦將相關學術作品列於下方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DeFrantz, Thomas. “Hip-Hop Habitus v.2.0.” In Black Performance Theory, edited by Thomas F. DeFrantz and Anita Gonzalez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4), 223-242.

Severs, Jeffery. “‘Is It Like A Beat Without A Melody?’: Rap and Revolution in Hamilton.” Studies in Musical Theatre 12, no. 2 (June 2018): 141–152

Searcy, Anne. “Bringing Dance Back to the Center in Hamilton.” American Music 36, No. 4 (Winter 2018): 448-466.

Sekellick, Matthew Clinton, “Hamilton and class” Studies in Musical Theatre 12, no. 2 (June, 2018):257-263.

Isenberg, Nancy. “’Make ’em Laugh’: Why History Cannot Be Reduced to Song and Dance.” 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 37 (Summer 2017): 295-303.

Wolf, Stacy. “Hamilton’s women.” Studies in Musical Theatre 12, no. 2 (June, 2018):167-18

百老匯歌舞劇很(不)政治: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的歌舞與政治
Tagged 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