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這星期五(11/22)是各政黨登記立委不分區名單的截止日,而各政黨也在近期公布各黨的不分區名單來宣傳。菜市場政治學也配合這波宣傳,發了介紹不分區政黨的文章,說明我國不分區立委的選制介紹與回顧。此外,菜市場政治學也與「故事」合作,透過研究2016年的民調資料,發現台灣人在2016年大概有23%會區域選票投大黨、不分區投小黨的現象

 

圖片由關鍵評論網「立委衝啥毀」專題 同意使用

 

在上週,一些社群觀察家發現了「不分區立委」成為台灣人google搜尋的當日熱門關鍵字,可見台灣人對於不分區立委的興趣。但在這篇菜市場文中,我們發現,台灣人不只在這周搜尋不分區立委這個關鍵字,台灣人搜尋不分區的次數是有史以來同時期最高的!

首先,我們觀察2004年至今台灣民眾搜尋不分區立委的次數比較,可以看到最近是虛線,因為十一月還沒結束,但整體搜尋量已經突破天際,超過過去幾年的搜尋量。

 

 

過去2008、2012、與2016,都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十一月公布時、一個是選舉日。甚至到最早的2004年時,都有對不分區立委的搜尋。在2008年立委改制以前,我國225名立委裡面有41位不分區,比例較現在為少(現在是113裡34位),而且是依照區域候選人總票數分配的聯立制,因此民眾只有一張票,投區域就好不影響、不分區結果。

但2008年以後,實行兩票制,人們分別投區域立委票跟政黨票,所以民眾多了這份自由,自然會好奇各政黨提出的政黨票好壞。同時,兩大黨總統候選人們權力集中,也把政黨票作為改善自己政黨形象或者分配資源的工具。(參考閱讀

重要的是,民主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幾年雖然制度沒有再改變,兩黨兩極化程度也來來去去,但隨著一次次選舉,台灣民眾逐漸認識到政黨票的重要、認識到自己可以影響政黨票,也因此把興趣顯現在搜尋量上。

假如我們進一步觀察這幾次選舉公布政黨票後的搜尋量,依照各月份各年的比例來等比例換算回去,然後再依照各年度的最大值來進行比較的話,結果如下圖。假如我們把這次選戰至今最高搜尋量的11月14日做為100當作參考指標,可以發現這次2019年台灣人搜尋不分區的比例跟前幾年比起來高了好幾倍,不只最大值是上次2016年選舉的三倍、是2012年選舉的十倍,甚至前後整整十天延燒的熱度都比過去幾次選戰過程中的最大值還要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圖表因為Google Trend的延遲,所以只統計到11月19日而已。而在19日後,包括新黨與台灣民眾黨等政黨分別又提出了各自的不分區名單,甚至純屬插花的歡樂無法黨、台灣狗黨、台灣貓黨也提出了不分區名單,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19日之後的搜尋浪在上升(事實上19日已經相較17與18日為高)。這些數字再加上去,會使得這次台灣民眾對不分區政黨興趣的總體數字較前幾年更大。

當然,這些對不分區名單的興趣是否會轉換為選票還是未知數,畢竟在不分區影響力增強的情況下,加上高門檻與兩黨對決,民眾很可能會採用策略性投票或棄保策略,所以民眾搜索更多的這種網路行為,假如代表民眾有更多資訊,往往也意味著民眾更可能會基於其資訊採取策略性投票,無論是放棄過不了門檻的小黨、或者藉由投給小黨來懲罰不滿意的大黨都是。

但無論如何,筆者認為這次搜尋量大量增加本身是一個正面的現象,這意謂著有更多人意識到了不分區立委本身的影響力。如今已經是第四次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投票了,假如民眾可以透過網路搜尋,認識到了自己兩張票可以投不同政黨、用更策略性與多元性的方式反映自己的偏好計算,這也算稍微接近了當初推動這些憲政改革的人的初衷了吧。

 


延伸閱讀:

 

台灣選民對本次不分區立委的興趣,史上最高
Tagged on:                     

One thought on “台灣選民對本次不分區立委的興趣,史上最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