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政治學

 

520是個大日子,菜市場政治學滿兩週年囉!截至本文之前,我們已經在網站上發表了157篇專文,以及在fb專頁上面撰寫「資訊BOX」以及「觀念澄清」小專欄,目前有超過兩萬五千位按讚訂閱(2014年12月達到一萬,2015年11月達到兩萬)。為了讓讀者們更了解菜市場背後的運作,我們將先前的幾篇專訪內容(主要是回答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劉戈同學的訪問)整理成兩篇紀念文,本文為上篇。

 

創立背景
  1. 什麼契機促使你們創立菜市場政治學?(為什麼選「菜市場」這個名字?)與當時台灣社會關係為何?(比如有特定什事件或緣由)。
  2. 由誰發起的?如何號召?組織成員的背景?

2014/4/16,我們的發起人維婷在FB上面po出一篇雜感,其中包括這點

希望這是暫時最後一篇有關318運動的心得,該回頭去救一下我的博士論文了。這一個月論文大綱完全停擺,焦點離不開台灣,還爆氣的在今天提了一個關於台灣的grant proposal出去。是時候暫停一下……

這段期間,政治學者都不見了。恩。倒是出現了很多科普性的文章,大家都好會寫。政治學實在應該有一個像巷口一樣的網站,在科普上替民主深化盡一份力。這件 事這幾天一直在我腦袋裡晃。雖然committee member耳提面命的說拿到tenure之前,與tenure不相關的事情都不應該做,但我總覺得這是重要的事。湊個十個人,每人每兩個月寫一篇也夠 了。先把想法丟出來好了,如果有人有一樣的想法,或是也很認同推廣科普的點子,你可以私訊我。也許人夠多了真的可以來弄一下。

好了講完了。掰掰運動。哈囉論文。

 

於是,留言下方開始有人開始七嘴八舌討論名稱,然後開始有人想要加入。後來還真的就找到十個人一起,都是透過網路一個拉一個,也有幾位是稍後再陸續加入。共同編輯群的名字已列在網頁上

基本上我們都是政治學的研究生,有博士生,碩士/碩士生,也有拿到學位的(成立的時候只有奕婷已獲得博士學位,後來也在成大找到教職)。這跟一開始發想時者也是博士生有關,由於是透過臉書號召,於是成員自然而然是透過個人網絡開展,因此也都以博士生為主。跟芭樂人類學、歷史學柑仔店、巷仔口社會學比較不一樣的是,他們都是全部由老師組成,我們是全部由學生組成,有一位老師當我們的顧問,平時常常討論和幫忙校稿,但沒有掛在共同編輯當中。

我們這群共同編輯散布在世界各地。成立時,甚至只有一個人在台灣。到現在我們也還是有超過半數的人在世界各地,所以我們都是透過網路來作業。目前,我們還沒有全部都見過彼此,一開始創立時,也不是彼此都認識。所以這個緣份還滿妙的。

請參考本文,太陽花運動一週年的聲明

這裡有兩篇presentation可以參考:連結1連結2

螢幕快照 2016-05-21 13.51.31

本圖上的標示點是剛成立時的成員分布。

 

  1. 如何協商出平台的創立目的?想解決什麼問題或促進什麼理念?至今有何改變?

我們寫在網站上的正式介紹:

「我們是一群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一向被學界視為寧靜革命的典範,然而近年來國家行政權擴張、兩岸政商聯盟益發強化、媒體公共性尚待實踐、公民罷免與創制/複決權備受限縮、轉型正義亦未曾落實。這一系列現象在在提醒著我們:台灣的民主化仍是未竟之功,而實質民主轉型依然充滿荊棘。

近年來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激起了更多人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政治知識的興趣。作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

我們所有的運行原則、理念、聲明,都是透過網路七嘴八舌討論出來的。各種文件通常是用google document大家一起集體創作。創立至今有什麼改變嗎?我們認為沒有,至少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維持初衷,也希望我們可以繼續維持下去。

 

  1. 創立時有特別設定目標讀者嗎?

共同編輯們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覺得似乎沒有特別想。當然就是以網路使用者為主,當時是有想過這樣應該會偏向年輕人吧?但我們並沒有預設讀者群。我們覺得的大眾,就是一般大眾。我們認為,一個好的政治學研究,要能夠用簡單的話,讓一般人都懂(也就是說,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讓她們聽懂)

維婷認為,目標讀者是大學生,尤其不是主修政治學的學生,以及高中生。 主要 因為四五十歲的人要再去教育他們政治知識或改變政治行為實在很難,但下一個世代的人才開始要被啟蒙,這時候有更多知識的平台是有用的。不過,心目中的觀眾群設定成這樣,也不代表每個人就可以把文章寫得淺顯易懂到給目標讀者理解。

 

  1. 為什麼當時想用臉書與網站作為平台?兩種的預設功用是否有不同?

台灣人使用臉書的頻率很高。臉書上面的訊息不宜太長,但它可以觸及的讀者是比較多的,因為台灣的臉書活躍用戶數很多,所以主要是拿來宣傳、擴展讀者用。網站則是主要的閱讀載體。當然,我們也會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出書,像是巷仔口社會學、芭樂人類學一樣。

 

  1. 經營時是否有什麼階段性的轉變或轉捩點?

轉捩點大概就是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流量會變得比較大。例如前陣子「換柱事件」、馬習會之類的,我們有推出一些相關的政治學概念討論,流量會忽然變大許多。不過基本上的運作是差不多的,流量變大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只有一次瞬間流量太大,大到網站超出負荷)

其他在經營方面,沒有什麼重大的轉變,當時實在沒想到能持續這麼久、產出這麼多文章、吸引到破兩萬的粉絲按讚。所以希望就是一直維持下去,暫時應該不會改變經營模式,畢竟每個編輯都還是有自己的主業,我們也沒有專職的人員負責這件事。

 

  1. 「研究者」的身份很好理解,但「實踐者」這個身份要如何理解呢?
    這真是一個很棒的哲學問題……

基本上就是要參與到社會、政治當中吧!學政治的人,不關心政治,實在說不過去。或說,身為一個公民,參與政治本來就是基本的事情。我們希望能夠打破「XX歸xx、政治歸政治」這樣的陳腐想法。從自己開始加入公共事務的討論,就是一種最基本的實踐了。寫評論文章、寫科普文章,都是實踐的一種。我們希望的是促成大家對公共事務更多的關心。

維婷認為,寫科普文章應該算是研究者參與社會最直接也最簡單的做法。社會科學的研究距離實際社會的運作常常還是有一段不算遠的距離,一般民眾也不太可能接觸到研究論文,我們覺得研究者有盡「知識轉譯」的義務,而這也是研究者參與與貢獻社會的方式。

 

13925026935_5cd72c4bdb_z

圖片來源:C.C. by MGdesigner

 

內容經營
  1. 創立時有特別規劃內容的形式嗎?一開始有決定理論先行還是以現象為主,再進一步分析嗎?如何協商出來的?

主要就是「討論研究成果或介紹理論為主,評論為輔」。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學習,因為要寫科普文章跟要寫評論,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當然,一篇文章的成型,很多時候是因為時事所趨動,但也不限於此,有可能就是想要介紹一些理論給大家這樣。所以,我們的文章有針對時事的一些觀念澄清,也有就是介紹重要觀念的。

我們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如何,在文章內容、長度、形式上,都沒有太固定的規定。這個好像也是大家共同討論出來的:保持彈性。每個人寫作習慣不同,對議題的反應也不同。因此目前發展出一個很具彈性的方式,看大家想寫甚麼就寫甚麼。

 

  1. 網站的分類方式從何而來?

政治學底下的確有許多次領域,但我們沒有去做區分。政治學的次領域大致包括:比較政治,國際關係,政治哲學,公共行政,政治行為……之類的。我們自己是會對文章設定關鍵字,但那只是方便我們自己查詢而已(有時候會需要在FB上面重新推播一篇或多篇文章)

 

  1. 如何決定邀稿人選、你們怎麼溝通寫作方式?如何看出內容是針對大眾?而非學術族群?

一開始規劃是十個人,每人輪值一週,當週負責的人要自己去寫,或是自己去邀一篇文章過來。這大概只維持了兩輪還三輪,後來就無法固定維持輪值了,因為大家都很忙。所以變成就是大家各自去邀稿,然後隨時有文章就丟到google document上面來讓大家一起看。

每篇投稿我們共同編輯們都會幫忙看,並且給予修改意見。只有在很少數的狀況(目前為止大約三次),我們覺得投稿太過於學術不適合一般讀者,所以沒有刊登出來。

如果作者是我們自己的話,那溝通起來當然是會快一點,但流程也是差不多。若是外部投稿的話就是多往來幾回。

至於「要多接觸大眾而非學術」,這個我們也在持續努力啊……並不是很容易的。我覺得題目也有差,有些題目的本質就是會吸引到比較少的讀者,有些題目(例如配合時事)有時候就可以迅速吸引到大多數人,但也不是說因為可能吸引到小眾所以就不寫,我個人是覺得可以多寫,提供更多資訊,也許也可以幫助讀者開發閱讀興趣。

我們一直很希望可以往老師方向去邀稿,但目前為只我覺得還不算很成功。可能大部分老師們沒有使用網路發言習慣,而且大家實在太忙,對於寫科普文章沒有心力執行。像「巷仔口社會學」是由台灣社會學年會主導,不同老師輪值,但我們要做到那樣應該是還有很多要努力的

至於,怎麼知道內容是針對大眾?其實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啊!只能一直試。最近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例子就是在馬習會時,我們一起投稿給華盛頓郵報The Monkey Cage的那篇文章,裏頭我們在幫忙改的時候已經改到覺得給一般大眾的樣子了。但看到編輯回應的時候說:兩岸關係是個專有名詞,一般人不會懂喔!那時候覺得原來許多覺得那麼理所當然的一個詞竟然還是專有名詞。只能說,要寫「科普」只能持續努力。

 

  1. 會依照對讀者的想像或讀者的回饋來決定內容的主題嗎?有這樣的例子嗎?

很少耶!基本上都是以作者為主。當然我們會盡量去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

你們如何定義網站上的這些文章,算是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嗎?可以看出「不是單純評論」,作者們或者編輯們對「科普文章」的理解是?

至少要介紹政治學的研究成果(期刊,書本,理論,概念etc)。評論就是作者本身對一件事的意見,但科普應該是要包含社會科學的研究,或者至少要使用到科學邏輯去做歸納或演繹。編輯們大部分時間也都可以達成共識,覺得一篇文章是偏向科普還是評論。

 

5225106829_4c75f195b7_z

圖片來源:C.C. by chia ying Yang

 

  1. 作者在寫作時一定會帶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但這與能否「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又不太一樣,這點似乎沒有在投稿說明中規定?平台運營者對這點有沒有具體的規定?

我們認為不需要說明太多。因為「科普為主」就已經可以涵蓋這一點了。而且,其實我們都認為,每個人有立場是很正常的事情。基本上,有些跟時事相扣的主題,要完全不寫出自己的立場是很難的。其實,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社會科學發展史來看,其實是有過非常重大的爭論:到底研究是不是應該做到「價值中立」。當然是可以做到的,不過,在寫科普文章時會需要特別花心思去拿捏。

這邊特別要提到一段話,出自Thomas Pikkety:「社會科學家,和所有的公民及知識份子一樣,都應該加入公共議題的辯論,而不能只滿足於提出一些抽象的原則,例如民主、正義、和平。

社會科學家必須對於特定的制度(institution)和政策選取立場並為其辯護,不管是福利國家、稅制,以及其他公共議題。每個人也都應該參與在這個過程,這個世界並不是區分為政治菁英和平民的對立,每個人該做的事也不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而已。」(Thomas Pikkety, 2013, Capital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clusion.)

在公共議題的寫作上,這其實也是一種取捨,因為稍微有一點政治立場、稍微評論一下時事的話,引起讀者共鳴的程度也會增加一些,但吸引到的讀者群就會變得比較不同;如果全然都寫科普的話,如果作者功力不足的話,又會變得太學術而沒有人想看。這又回到了評論跟科普文章之間的選擇。在這邊要特別推薦林澤民老師的文章,他的文章是政治學科普文章的範本。

其實這可以順道回應下面部份的第二題。社會科學跟自然科學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社會科學牽涉到的是人的行為。政治學,又更大程度地牽涉意識型態、立場問題,所以對寫作者來說,是需要去考慮到讀者可能會有的感受,所以,要放多少個人立場來做評論、放多少篇幅在研究本身,這是case by case不一樣的。自然科學的知識們似乎「比較不會」有這種意識型態上的爭議(當然有的還是會有,尤其是該自然科學的知識涉及到現實生活中的爭議時,例如核能、胚胎研究)。
推薦閱讀:〈在大象與老鼠間的中立〉。

 

回饋
  1. 除了臉書專頁的流量統計,如何得知閱聽人的反饋?如何驗收成效?
    關於這點似乎是各個平台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幾個人平常是會聊聊讀者的反應之類的,大部份時候是透過一些認識的朋友們給我們建議。成效部份我們也無法再做更多了,因為也沒什麼好的分析工具,或說,就算知道了,我們也沒有太多資源、精力去做什麼改變。三不五時還是會有自己的朋友來回報說那些文章太深了。但我們的確是沒甚麼精力,只能說繼續寫作的過程中持續改進,讓文章可以更淺顯易懂。只能說從做中學。
  2. 你們認為,相比于自然科學而言,社會科學的科學傳播有什麼不同,社科專業的科學傳播模式是否應該有所不同?政治學與其他社科專業不同地方在哪,你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參考了其他已有的平台嗎?(舉例)。參考之餘,做了哪些調整?

社科和自然科,請看上面部份第5題。

社會科學不同的科目之間,其實基本的科學原理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科學是一種方法。有的時候其實學科的分際並不是這麼明顯,社會學當中也有很多跟政治有關的研究,或說,生活中處處皆政治。所以其實,不同學科的科普平台,比較像是聚集類似研究者和主題的地方,即使如此,內容跨學科的文章也是所在多有。

設計過程就是參考巷仔口社會學、芭樂人類學、歷史學柑仔店這樣的模式,也就是有部落格+FB推播。這幾年來其實又多增加了許多科普的專頁,包括地理學、民俗學、法律白話文、白經濟等等,相當多元。

(未完,請見第二篇賣菜大解析

※執行編輯:陳方隅

 

菜市場政治學賣菜大解析:兩週年紀念專文1
Tagged on:             

5 thoughts on “菜市場政治學賣菜大解析:兩週年紀念專文1

  • February 27, 2019 at 10:50 am
    Permalink

    您好:
    叶耀元:总统制、半总统制、内阁制?台湾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政框 架?

    这篇文章的下回分解有没有写出来?或者到哪里可以找到?

    十分感谢

    Reply
  • June 6, 2019 at 10:43 am
    Permalink

    簡易網站字體建議可以用mac跟window系統內建中文字體
    目前網站用的文泉驛正黑在網頁上顯示的品質很不好

    Reply
    • June 6, 2019 at 1:52 pm
      Permalink

      已修改歐,謝謝建議。

      Reply

Leave a Reply to Conan Yang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