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葉耀元/休士頓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書名:《大國攤牌》:中美關係的各種轉折將導向新冷戰嗎?
Superpower Showdown: How the Battle Between Trump and Xi Threatens a New Cold War作者:Bob Davis & Lingling Wei
出版社:Harper Business
書本連結
※本文原刊登於端傳媒(連結)
中美之間真的要走向「攤牌」與衝突了嗎?《大國攤牌》是2020年6月初最新上架的書,甫出版便獲得中美智庫各界的熱烈討論。這本書是來自兩位華爾街日報的資深記者,Bob Davis常駐白宮採訪、而魏玲靈(Lingling Wei)則是長期在北京採訪,三月時因為中國報復美國對中國官媒的新措施(要求登記成外國使團,以及限縮記者採訪簽證發放)而驅逐多名美國記者,正包括魏玲靈在內。
本書的主題是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談的是為什麼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會走到現在這個地步。書中的內容結構,琢磨於回顧中美如何從2000年美國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量增加四倍以上,然後到了2016年之後開始逐漸經濟脫鉤,走進了許多人認為的新冷戰情勢。兩位資深記者的通力合作,讓這本書的價值遠大於一般的新聞報導,因為同時有駐美跟駐中的記者提供採訪素材,所以在整本書的每一個重大事件,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國與中國雙方的官員是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對方、然後又是怎麼誤判對方、最後導致兩大強權反目成仇,這樣的縱深討論是一般只來自特定時間地點的單篇新聞報導所看不到的,這也是本書的精華所在。而本書對於事實的檢查也十分審慎。整本書四百多頁,而書後面附上的各國資料來源也有四百多個,十分適合學界或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觀察家作為工具書。
圖片來源:貿易戰flickr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在於針對文中的主要角色,包括習近平與川普,到談判過程兩造的主要策士們,在出場時都會先有一小段針對這個人物的小傳記。這些傳記透過家庭歷史、個人小故事等資料把每一個人所堅信的意識形態與偏好給形塑出來。因此在後續故事展開時,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每一個參與者會基於不同的信念而與其他角色合作亦或是衝突,以及為何基於偏好做了這些選擇。兩位作者的文筆通順生動。在中美關係變化的各種大小事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相當生動的故事。
很有意思的是,這本書從兩位記者自身的背景開始寫起,最末段也從兩位記者在中美貿易戰簽署協議的當下狀態而結束,是一個很有趣的對比寫法。其中,魏玲靈的背景特殊,外公曾經跟毛澤東一起長征並負責照顧毛的健康,魏玲靈也在中國出生長大,可說是根正苗紅的第三代。但她為了報導與自由,選擇到美國念書,取得公民權並進入華爾街日報工作。在長駐中國報導多年後,被中國給驅逐出境;而她也在家人的鼓勵下,選擇了與家人分離之路,繼續記者志業。她的經歷反映了中美關係的惡化。其中,中共政權的本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另一為作者Davis的經歷則是來自家族事業:父親的皮革工廠。這類的製造業就是在全球化(尤其是對中國開放貿易)之後,成為了自由貿易下的大輸家。這類型的貿易贏家與輸家所帶來的浪潮,是中美關係變化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圖片僅示意並非當事人。圖片來源:reporter Flickr
中美關係轉變的三條軸線
本書用大量的訪談資料來補充中美關係從柯林頓以降的各種轉變,闡述了中美關係背後的政治、經濟、地緣政治等結構性的因素。固然領導者的風格和意念會影響雙邊關係的轉變,但其實背後的動力是整個全球化、貿易、產業發展、國際關係等因素,才是解釋變化的要因。
中美為何會走到這一步呢?綜觀兩位作者在本書中的論述,可以整理出三大軸線。
圖片來源:wall street CEO Flickr
第一,是美國企業的立場。本書第一章開場就是華爾街CEO們對時任國安顧問的波頓(John Bolton)提出的各種疑慮。這些商業巨頭在美國的對中國政策的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大力地遊說對中國開放的政策,但是現在卻也是最擔心中美衝突的人們。
本書前半部分,回顧了柯林頓政府與時任總理的朱鎔基團隊打交道,最後讓中國加入WTO的過程。在1989天安門事件之後,柯林頓在大選時本來也強調要審視中國人權、要保護美國企業等,但當選後就變調了。面對即將大舉開放的中國市場,美國企業們強烈希望可以前往中國投資,晚一步就會被日歐給取得先機(補充:根據孔誥峰教授的研究,中國仔細選擇了可以幫忙遊說的美國企業,並給予從來不會實現的承諾,吸引美國企業幫忙遊說)。中國花了至少一億美元在遊說美國讓中國加入WTO,最後也的確有用。柯林頓政府甚至連年度人權檢查都放棄了,最後順利通過了給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以及讓中國加入WTO(當時民主黨反對的人比共和黨還要多很多。關於這部分的討論與過程,請詳閱第五章)。另一方面,朱鎔基為了開放市場,面對龐大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反對聲浪,也正好透過美國的壓力與誘因,來成功壓下國企反對派,讓中國的市場的確多開放與自由了一些,促進中美經濟合作與轉型。
《與中國打交道:美國前財長鮑爾森的二十年內幕觀察》也是一本介紹美中商界與政界間縱橫捭闔之作。書中主要聚焦在一個美國投資商人(作者)身上,從他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在千禧年前後的經濟現代化過程;此外,書中多有作者與中國政要(王岐山、朱鎔基等人)來往的觀察日記。若讀者對此主題有興趣也可參考看看。
西方國家認為讓中國加入,他們會遵守規則、走向開放、保護產權。柯林頓認為中國根本不可能也能力可以控制龐大的網路世界,網路會讓人們走向開放,可以獲取不同的資訊,中共根本不可能閉關自守。在當時,即使是鷹派的、保守派的、現實主義派的學者們或智庫,都認為中共必定會民主化,因為這個浪潮是擋也擋不住。多年後他們才一一承認自己錯了。
作者們指出,對於中國政策立場的動搖,大約是從2009年之後開始的。最先的質疑是來自於那些自由貿易之下的慘烈輸家,特別是像家具製造業這類型的產業。作者們也從商界、學界、政界、以及各方面來解釋為什麼大家對中國崛起的反應這麼慢。簡單來說就是對中國政治發展太天真,商業利益龐大,以及資料數據取得困難。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商界大概從2015年開始轉變態度。當習近平在2012年後逐漸大權在握,並讓權力更為集中時,不只民主化的時程顯得更為遙遠,習近平喊出的中國製造2025,對於美國企業來說就是要把他們榨乾之後趕走的概念。加上在這段期間內,中國針對美國企業的巧取豪奪、對智財權的侵犯始終不斷,讓美國企業開始質疑雙方經濟整合是否已帶來無法承受的經營成本,也開始懷疑到底中國有沒有可能真正達成經濟自由化。很顯然地,即使中國加入WTO,自由主義的多邊制度也沒有辦法讓中國走向制度化的結果。因此,當川普打祭了貿易戰時,雖然還是有不少企業試圖遊說川普的執政團隊延後或取消關稅,但至少多數企業都開始意識到可能要離開中國、或同意必須有人對中國長期以來的積弊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不再像以往那樣子有一大堆企業一窩蜂的幫中國遊說了。這些美國企業們已受不了無止盡的必輸法律戰,還有總是「被自願」將技術轉移給中國(詳見第十四章)。更重要的是,美國企業們在這段時間發現中國原先給予的一些承諾並沒有真正落實,而這無法落實的部分,已經不是單純的人脈問題,而是根本的制度問題。因此只有制度改革才能解決問題。
圖片來源:川普flickr
第二個軸線是川普本人(主要內容在第八章)。川普的崛起,就是源自於那些中美經貿合作後長期被忽視的美國勞工。跨國大企業為了利益極大化,自然會搬到勞工成本較低的中國(勞工成本一開始只有美國的5%!)。但那些美國勞工怎麼辦?第七章當中有提到一個數字,在1990-2011年間,有240萬個工作因為與中國的貿易而消失,大部份是最底層的工人。川普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崛起的。
川普出生富裕,房地產起家,他的人物設定就是個「商人」。川普過去就很反對自由貿易,認為工作會因此外流。他常透過設定貿易敵人的方式來獲得支持,例如在1980年代時,就常常說日本是貿易上的敵人,但也因此從日本投資客手上大賺一筆。後來日本經濟泡沫化後,川普逐漸把目標轉向中國。川普始終希望表現出一個「談判專家」與「強人」的形象,這對他的決策模式影響甚鉅。本書一開始提到,川普希望透過一個又一個的談判,來讓大家覺得自己很厲害,這也與一開始的川蔡通話、發推說什麼都可以談有關。既然什麼都可以談,那過去美國很少用的關稅當然也可以拿來當作武器、那些美國簽過的約當然可以再簽一次或退出,這些都只是「手段」罷了。也當然,當中國居然用關稅報復、當報紙居然在嘲笑川普時說他在談判桌上對中國太軟弱時,川普往往會不顧阻止立刻得更用力的打回去。另一方面,作者也提到,川普非常注重立即的效果與掌聲。每次新關稅或新政策出籠,當天或隔天股票如何反應,會直接影響到他認為該政策的成敗。因此當前幾次加關稅後美股大漲,川普自然認為他的舉動獲得民眾與企業的力挺。
兩位作者透過他們自身的觀察認為,川普本來雖然要求與中國談判,但一開始的方向真的只有雙方貿易逆差的問題(其實,大多數學者們並不認為貿易逆差一定是壞事),至於資料洩密、南海議題、韓國議題、香港議題本身都只是籌碼而已,重點是能不能快速談出一個讓他很風光的合約。但一開始川普的談判團隊,就分成有合約就好、不一定要關稅制裁的財政部長梅努欽派(Mnuchin),包括主要談判代表Wilbur Ross在內,以及認為中國不可信、要對中國懲罰並持續檢視的強硬派,可以2017上任的貿易代表萊特海澤(Lighthizer)為代表。一開始主要是Mnuchin派系占上風,把中美問題單純當作貿易逆差來處理,因此就多請中國進口美國商品來解決問題就好,中方負責談判的副總理劉鶴也樂得開一系列的購買清單。但隨著時間進展,包括中國數次推遲或毀約、給的清單數額膨風、中國的報復制裁,都讓川普與其團隊越來越覺得中國口頭承諾不可靠,必須實際觀察中國的作為。因此,強調關稅制裁而且不能隨便拿掉的Lighthizer最終勝出主導談判。Lighthizer第一次在中國人面前的出場,是在川普訪中的時候,那個場面相當精彩,尤其描寫他如何在中國高階領導人面前數落中國竊取智慧產權的問題,原本普遍被認為是很溫和的談判代表Ross竟然坐在會場外,讓原本以為川普是來交朋友的中共高層一片錯愕(第十章,內容關於2017年中美兩國如何漸行漸遠)。
對於Lighthizer等人來說,中美之間並不只是貿易逆差的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核心在於貿易的自由開放、智慧財產權掠奪、以及國安議題。而這些議題,都需要中國進行制度面的改革才有辦法處理——假如連法院都「姓黨」,那問題永遠處理不了。在Lighthizer等人不斷地說服之下,川普本人才說出了華為是國家安全威脅、並支持關稅不可棄的立場。
圖片來源:習近平Flickr
第三條軸線是中國自己的改變。這必須從習近平本人開始說起,他是改變中美關係的重要因素。基於過去在各省市執政的經驗,習近平相信共產黨帶領國家經濟的重要性,並意識到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意識形態的經營將會更為重要。也正因如此,習近平上任後,開始加大對於國家企業的補貼、在更多私營企業內設黨部來對其加以控制(這完全和大家所期待的自由市場貿易等原則背道而馳)。與此同時,習近平也加強各種思想與意識型態的強化,破壞了本來集體領導的派閥平衡改為一人集權無限連任,這些都與美國政界、學界、商界的期待相左,讓這些人漸漸不再相信經濟成長可以帶動中國民主化。
同時,習近平更常使用「中國夢」或者「百年國恥」作為號召,來煽動反美情緒與政策。只要任何談判覺得不滿意,就開始放共軍大敗美軍的愛國劇、並且拿出「二十一條」的歷史進行「喪權辱國」的意識形態控制。加上習近平集所有權力於一身,使得習近平不能承擔任何軟弱或失敗。而負責談判的劉鶴,只是因為習近平害怕站到第一線承擔各方責難,而推出的人選。作者提到,川普常常刻意要給習近平一些政治威信和談判功勞(credit),希望讓習近平搞定反對者。然而,習卻一直沒有站到前線,而劉鶴的政治權威不足,沒有主導政策走向的能力,不像朱鎔基一樣可以適當運用美國的壓力來促進改革(事實上,川普的談判團隊也很努力的要把劉鶴帶往朱的方向,想要和中國內部的改革派合作,讓他們可以從內部帶來改變。但中國的政治結構已不一樣了,劉的政治威信遠遠不如朱)。這也讓川、習二人的談判如同兩人開車對撞的膽小鬼賽局,誰先閃開就輸了。所以兩人都不閃開而繼續往前開,最終只有對撞的結果。
結構性問題讓雙方漸行漸遠
在這三大軸線交互影響下,其結果就是從中美開始交往、到中美經濟密不可分、最後到這幾年反而要開始逐漸脫鉤。其中,兩位作者互相比較中美的反應,也顯現出雙方在制度與文化上的差異如何造成更深的鴻溝。舉例來說,在一次談判時,美方擺開了大陣仗帶上所有主要官員。中方因此認為川普非常重視這次的談判、想要快點有結果。但其實川普只是因為搞不定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兩派官員,因此就一起全部帶出來看看而已。而在另一次談判時,中方在川普宣布關稅制裁後,立即在政策上有些退讓。中方認為,我們都退讓釋出善意了,美國應該不要得寸進尺,也應該適時的把關稅拿掉一些作為回禮。但對於川普跟Lighthizer來說,這些反而證明關稅才是真正有用的武器,因此用得更兇更甚。
由於整本書主軸在中美關係以及貿易戰,書中提到台灣的段落並不多,跟日本、南韓一樣。作者提到台灣的川蔡通話時,主要是聚焦在川普團隊準備上任時欠缺準備,沒有意識到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因此沒有做任何中國假如激烈反應該有的準備,不過作者也認為通話成功是蔡英文政府的一大勝利。但到後期,整個川普的國安團隊對於中國的政策更為明確,這其中包括多位很清楚中國政府作為的策士在團隊當中,包括中文流利、長期待過中國、還曾被武警揍一拳的博明(Matt Pottinger),川普的團隊成功地讓美國政界改變觀點,意識到中國並沒有因經濟成長走向民主化、也的確有對外擴張的企圖。
圖片來源:風傳媒
本書兩位作者的結論是:中美的冷戰已經正式開打,而且短期之內不會結束,因為兩國是一步步地因為結構性問題而走到今天這樣的窘境。美國兩大黨的國會議員都在懲罰中國這件事情上達到共識,反而是川普不夠強硬(還是把貿易問題當成單純的商業談判來處理),因此作者並不認為美國在短期內會改變其對中政策,重新轉向擁抱中國。然而,作者並不同意川普在中美冷戰的作法上採取了最有效率的策略,因為光是美國單邊行動並不夠。作者認為,美國一開始就應該積極拉攏日本、歐盟、墨西哥等盟友來一起制裁中國,但川普把這些潛在盟友也都甩了一個巴掌,與其談判新的貿易合約,這導致美國的單邊制裁最終可能事倍功半。另一方面,作者也對川普的替代方案提出質疑,認為除了貿易戰之外,川普政府並沒有推出在國內的產業升級或投資計劃,當做可行的相應計劃(筆者在與一些官員或企業界人士接觸時,也曾聊到這一點。許多人們對「撤出中國」的支援計劃感到困惑與不足)。尤其,既然川普希望維持美國在科技上的優越與競爭力,那至少在科研經費上就應該要大舉提升,而不是在各方面都砍經費。雖然川普提到說,減稅可以讓企業把錢花在企業的研發上,但是學校的基礎科學研發,才是整個國家科技力的基石。
問題與討論
本書對於中美兩大強權互動的深入探討,可以顯現出一些非常有趣的學術問題。第一,所謂的國家利益本身,是各方行為者逐漸互動摸索出來的。從美國來看,川普政府下至少有兩派官員,對於經貿以及國安在國家利益的權重明顯不同,更遑論川普本人更把個人情緒納入國家利益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何遊說與增加曝光度在這個時局更為重要。基本上在美國政治當中,外交政策的產出一直都是在多方行為者互動下的結果。而對中國來說,從朱鎔基以降的市場開放派,與習近平所主張的加深管制派,同樣對於中國的國家利益同樣有不同的看法。如何精準掌握每個互動中行為者的偏好,與制度條件下所給予出的互動方式,方可對外交政策與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做更進一步的判斷。
第二,就算確立了國家利益的定義,兩邊政府如何測量這利益的增減也是充滿學問。川普本人相信華爾街股市的漲跌、但國安團隊裡有些人看到的是失業率、以及關鍵搖擺州的選票。而對於習近平來說,消滅雜音與異議派閥、維持黨乃至於個人絕對的控制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雙方在計算國家利益時,隨著對未來利益重視程度的不同,算出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第三則是可信度的問題。美國在與中國交涉的過程中,對於中國提出相關改革的信任程度越來越低,並覺得中國在以拖待變,不是真心想與美方談判,取得共識。因此,光從許多協議的字面上來看,中國似乎在許多層面上都順從美國的意思,進行改革,但美國卻仍把關稅加上去,但從實際雙方的互動來看,這些字面上的改革並不代表是雙方實質的互動與進展。雙方對對方心理上的認定與信任感才是更重要的觀察指標。
第四,要消除中美雙方的新冷戰,可能比美蘇之間的舊冷戰要來的複雜與困難。美蘇冷戰在蘇聯的經濟垮台之後,就蘇聯就進行開放與改革;這個程序對西方的市場經濟民主國家來說,其實影響不大。但反觀中國,在習近平的統治之下,要藉由經濟發展來將中國民主化的這個夢,已經不復存了。但在全球化的經濟結構之下,如果中國的經濟垮台,這勢必代表著全球市場秩序的崩潰,而美國也無法脫離這股災風。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雙方在過去兩年間不停地瞞天喊價、不停的關稅壁壘,但至始至終都沒有完全隔絕彼此的打算。這也正是為什麼雙方最後還是得站上談判桌,簽下第一階段的貿易談判合約。
圖片來源:風傳媒
最後,這次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造成了全球市場經濟的斷裂。貿易的供需因為經濟的停擺,而產生了矛盾。美中兩國也在隔空叫喊,想要把這次肺炎的疫情歸責給對方。事實上,這代表著中美雙方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中國來說,雖然在2020年第一季之後,國內生產線就回歸正常,但因為國際市場的停擺,而讓這些過剩的產能無處消耗,這勢必會對以經濟成長作為政權合法性的中國政府,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對美國來說,在川普試圖競選連任的節骨眼,殺出了武漢肺炎這個程咬金,讓美國失業率急速上升,這無疑的是讓川普連任之路矇上陰影。從這些事件來看,美中雙方勢必會持續增加對彼此的敵意,更遑論中國極可能放棄履付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所規定購買美國農產品與高價商品額度,造成雙方對彼此的不信任感升到最高點。
本書的結尾跟開頭一樣很有意思。魏玲靈在白宮現場見證了Phase One Deal的簽署,而Davis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準備發新聞稿,他想到自己父親的皮革工廠:美國已經沒有什麼重要的貨品出口到中國了,中國也沒什麼原料出口給美國來課稅了,因為相關產業早已外移到亞洲其他國家了。這個意思是說,中美之間的磨擦是整個經濟與政治變遷下的產物,而我們都正在見證這個巨大的轉變。
延伸閱讀:
《事發之室》的波頓:如何從美中台關係看這本「抱怨之書」?
因錯誤而在一起,因理解而分開。
老實說,讀完之後有點失望。中國一路走來的時移勢易,就受過中國教育的人來看,似乎如此正常不過。不是這麼說嗎? “中美終需一戰” ;無論是習近平,還是等等等。人家老美還是有聰明人。日本興起之後,其實行徑也差不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制服。以美國的一廂情願,的確是無法理解人家追求的也就一個 “船堅砲利”。中國可是世界三大文明之一;中東 擺平了嗎?這種很深層,隱而不顯的文化情緒,在台灣部份族群是連成一貫的。想起了韓國瑜。
歷史性的突破參訪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前來台灣弔唁李登輝總統,停留不到四小時十分就返日
而上次在美國行政部門工作的鄉民在PTT表示,美國部長一行人來台會先自行隔離檢驗,不是隨便來台,相信美國,因為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參訪,不是遊客訪台
陳時中部長也說:有感染我負責
那為什麼從國民黨,到台灣民眾黨,再到時代力量,甚至朱姓成衣商,都紛紛崩潰反對,拿著疫情瞎扯胡鬧,要台灣拒絕暫緩美日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來台?
也許因為這些人都是中國人吧
中國人最恨的就是台灣走出一中框架,跟日本是知己,跟美國是戰略好朋友,而台灣開始像個正常國家
中國人最怕的就是美日台友好,而台灣人不再跪著當中國人,一個個驕傲站起來嗆聲:拎北台灣人
美日重量級政治人物的專機,同一天在台灣機場同框,這不僅是歷史性畫面,更是宣示台灣已向世界出發的振奮人心預告
莫忘蔡英文總統說過的:”勇敢自信,世界同行”https://www.hi-on.org/article-single.php?At=58&An=183562
【拒非體制力量改變固化體制】中國在美中對抗中不易勝出
華盛頓與北京相互要求對方關閉所屬的總領事館,意謂著雙方走向對抗的態勢愈來愈明顯,學者也紛紛以「新冷戰」來形容此一新情勢。一個要「再次偉大」,一個要「偉大復興」,雙方要不對抗也難!
最近川普又出手了!日前不僅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在45天後(9月20日),美國企業或個人將被禁止與抖音及微信中國母公司進行交易,也派遣衛生部長來台訪問交流,在在都透露華盛頓正在拉高與北京的對抗層級。
人們不免要問這場中美博弈,究竟誰的贏面大些?輸贏的關鍵在於那個政府的治理能力較為突出。中國看似在應付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較強,雖然是疫情的起源地,但是很快透過封城讓疫情得到控制,比起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及死亡人數都高居世界第一位,簡直是高下立判!不過政府治理能力不是倚靠單一面向即可判斷,而是要看整體包括政府與民間共同治理的能力。
川普為了在11月選舉中順利連任,要求美國各大學恢復實體上課、振興經濟以增加勝選機會,規定若教學機構今秋全採線上教學,國際生將無法獲得簽證,已經在美國境內的學生也必須離境。
此舉引發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大反彈,打算對川普政府提起告訴以阻擋新規定,並獲得近60所美國大學提交辯護摘要支持,最終迫使川普政府收回成命。這是政府與民間共同治理國家的最佳典範,美國能從越戰的泥淖中脫困,靠的就是這股體制與非體制結合的力量。
反觀中國,民間非體制的力量可以進入體制共同治理國家嗎?不能說沒有,但是極為有限,要政府收回成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領導集體的權威不容挑戰。不過體制力量即使再天縱英明,也終究有固化的一天,敵不過外在環境的挑戰,否則中國歷代盛世豈會盛極而衰!
引發西方世界對北京有爭霸野心的「帶路倡議」,以及促使各國取消香港特殊經濟與司法地位的《港區國安法》,內部曾經有極力反對的聲音,進而導致成命被收回嗎?
曾經是亞洲經濟領頭羊的日本,固然靠著終身制的特點創造經濟奇蹟,但該制度也讓後輩的聲音不容易進到決策體制內,即使已在調整,但仍使日本無法應對廣場協議後的全球經濟變局,失落30年後也不知何時能再起?
天然資源豐富的俄羅斯,理論上在冷戰結束後仍有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機會,實際上其國際地位被拉抬效果始終有限,重要性甚至被中國超越,難道不是因為天縱英明、總統及總理輪流當之普丁的緣故嗎?
再好的體制也需要有非體制力量介入,否則終究會固化到無法應付外在環境變化,最終在對弈中會敗下陣來。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曾開放衝擊「無產階級專政」理念的企業家入黨,就是希望引進非體制力量來改變固化的體制。不過,此種結合非體制與體制力量以推動改革的做法,在現今的中國似愈來愈少。尤其是習近平將在2022年開始第三任期,體制固化的可能性高,因此要在美中博弈中勝出,並不容易。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811/HCQ3CBSRGQP33TJB4QG6N375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