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書名: Envy in Politics
作者:Gwyneth H. McClendon
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這本書是紐約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McClendon於2018出版,並且拿到2019年美國政治學年會政治心理學書籍獎。這本書並不難讀,主要是探討「嫉妒」這個自古以來的人性,如何在當代的政治參與中發揮作用。
作者定義的嫉妒,是強調同一群人內的社會地位。人們無時無刻在意自己跟周遭其他人相對的社會地位,人們希望往上爬,但也同時討厭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而且擔憂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爬過自己頭上。這種對周遭社會地位的敏感度,影響了人們對公共政策偏好的判斷,甚至對於那些可能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會因為感覺對他人更有利、覺得會影響彼此間的社會地位順序,因此個人可能會怒不支持該政策。這就是嫉妒心作祟。
然而,這樣的操作型定義可能會跟其他的東西重疊,尤其是公平或單純追求自利。許多人心裡嫉妒,但嘴巴上只是講說『這不公平!』另外,也可能許多人心裡嫉妒,但嘴巴上只是講說希望更有效率、更有公共利益。要如何區分呢?作者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政策1: A獲得10元,B獲得8元,C獲得5元。(全體共獲得23元)
政策2:A獲得7元,B獲得7元,C獲得2元。(全體共獲得16元)
政策3:A獲得6元,B獲得6元,C獲得6元。(全體共獲得18元)
如果你是B,你會如何選擇呢?
假如你是純粹經濟自利者,你只看自己得了多少,當然選政策1,讓自己拿8元。
假如你是極端強調公平者,你應該要選政策3 ,大家都拿6元。
假如你是全體利益極大化者,應該也要選政策1,全體總共拿23元。
但假如你是嫉妒心作祟,你會看不慣政策1裡面A拿10元讓自己變成第二名,因此你會寧可選政策2,自己只獲得7元。但在同時,你也注意到政策2會讓C只獲得2元,但這意味著自己的地位比C高,那就不管C了。因此,當你是B,選擇政策2,唯一的解釋就是你的嫉妒心作祟。事實上,許多經濟學實驗也顯示了類似的狀況,一些人看到別人自顧自賺得更多,寧可犧牲自己一點賺頭,懲罰對方。
那麼,這種嫉妒心會影響人們對於公共政策的態度嗎?
作者先使用美國以及南非的資料,研究為什麼許多窮人反對對自己有利的社會福利政策。過去的研究指出,窮人反對重分配,可能因為有美國夢、或者因為宗教因素(工作倫理)、又或者可能跟不同種族的衝突有關。在這本書中,作者則提出民眾可能出於嫉妒而不支持對自己有利的重分配。
她發現,通常來說,窮人會支持社會福利,對富人加稅然後給窮人減稅或補助。然而,假如有窮人覺得『自己比周遭鄰居或親朋好友過得好一點』,支持重分配態度就會大大減低對社會福利的支持!但反過來說,本來生活比較好的群體,假如覺得自己生活不錯、但是比鄰居差一點,這種心態則會大大增加對重分配的支持。在問卷中,人們超過六成會把自己的薪水跟鄰居、親友比較,因此這些比較基準就影響了民眾的嫉妒心:假如覺得自己比鄰居好一點,那社會福利可能就會讓我的鄰居享受更多,那就亂了現在我較高的位子,所以我反對,即使我也可能可以拿到補助!
在第二部分,作者使用縣市層次的資料以及對官員的訪談,發現一個弔詭的現象:貧富差距越增加的地方,政府支出反而越少、也越不會蓋社會住宅。為什麼?作者認為,因為當貧富差距增加時,人們反而更重視與他人之間的高低順序,因此任何可能破壞這高低順序的都會引起嫉妒心,最後導致政府乾脆不做這些政策。舉例來說,作者訪談了南非三個省的官員,發現他們都擔心說假如蓋了社會住宅,卻因為數量不夠要抽籤,沒抽到的人就會因為嫉妒而乾脆把蓋好的社會住宅給燒了,大家都拿不到最好,維持現狀。就是因為在人們之間的確會有這種顧慮跟實際經驗,導致政府乾脆覺得「不做不錯」。
在第三部分,作者則換個角度來研究嫉妒:假如看到別人變好會讓人反對,那假如有讓自己地位提升的機會,會不會讓人更主動出擊?作者做了一個田野實驗法:邀請一群人來參加同志大遊行。對其中一些人只提供遊行的時間地點等基本資訊,對另一些人則提供遊行資訊外還說『你參加遊行會被拍照,然後你轉貼後你朋友會給你按讚!』。結果顯示,提供這額外可以在朋友間提昇機會的實驗組,參加遊行的機率比只提供資訊的人多了快一倍。這個結果雖然不直接代表嫉妒,但也代表人們對於自己在周遭之間的地位高低是很重視的,甚至會為了這個目的而主動參加遊行(要考慮到的是,參加遊行會花費大量時間跟體力)。
小結
因此,總結來說,這本得獎書提到的嫉妒政治學,希望把這個被視為人類原罪之一的「嫉妒」拉回來政治學的研究。雖然大家都知道嫉妒是天性,但政治學(尤其是政治行為或政治心理學)在近年來並沒有認真地測量與探討這議題,有時只有間接的討論平等或正義,但平等或正義跟嫉妒不完全相同。相較之下,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已經有一定數量的討論,但是這兩個領域要拓展到政治議題上又是另一回事,因為政治本質上就是處理人們權力之間的關係,所以嫉妒在政治上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值得更多討論。
相關閱讀:羅賓漢悖論:「魯蛇族群」只能追求「未來的美好小確幸」嗎?
潘孟安第一名是因為有台灣價值嗎?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8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