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韓流現象

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韓流現象

從去年縣市長競選期間開始,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已儼然成為全台灣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韓國瑜的高人氣,很快地為他帶來很多粉絲(稱為「韓粉」),然而韓粉的出現,以及他們看似瘋狂的舉動,讓許多人疑惑:為何群眾能夠為自己所喜愛的公眾人物,做出許多平常不會做,不合常理的事情。舉例而言,在美國的一場造勢活動中,幾位韓粉就公然的在攝影鏡頭前面,大口的啃下了冷凍包子,雖然包子還未退冰,但韓粉不約而同的露出了好吃的表情,面對記者大讚包子「好吃」!

過半選民無黨派,政治學家怎麼探索這個現象?

過半選民無黨派,政治學家怎麼探索這個現象?

無論美國或台灣,近年來數量陡升的「無黨派選民」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每年固定執行、全國電話抽樣的國家安全調查中,2017年是史上第一次,台灣有超過半數的選民認為自己「不屬於任何黨派」。過去會有泛藍執政就綠增藍減、泛綠執政就藍增綠減的正常平衡現象,在2015年以後卻未曾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台灣民眾越來越多人同時表達不支持過去被標籤為泛綠或泛藍的政黨、甚至也不支持任何新興的小黨。

川普的心理解析—政治心理學的觀點

川普的心理解析—政治心理學的觀點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越來越接近,兩黨候選人的民調差距幾經更迭,美國選民們也都議論紛紛,不知道兩位候選人當選後會做出怎樣的政策決定。生硬的民調數字或許無法完整回答這個問題,但加入兩位候選人的內心分析,就可以從他們的個性、決策模式,以及對美國的願景,推敲出些許端倪。今年六月,美國西北大學心理系教授Dan McAdams 在美國的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發表一篇文章「川普的內心世界」(The Mind of Donald Trump),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川普的人格特質及身為總統的可能決策模式,以下將摘錄McAdams文章中的重要部分。

民主政治中的反民主因子─淺談「權威性人格」

民主政治中的反民主因子─淺談「權威性人格」

「社會就是太自由了,太民主了,才會這麼亂。」我們時常在報章雜誌、社群網站上看到這樣的論調─從企業鉅子公開發表「民主不能當飯吃」,到最近參選首都市長的參選人(或是他們的發言人)緬懷起威權統治,或者是網路上盛傳的「奴性」哲學等等。對於持有這種論調的人們,除了消遣他們是不是打招呼時都會說「九頭蛇萬歲!」之外,我想在這篇文章介紹的是「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並且試圖分析這種人格的社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