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書名: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Political Animals: How Our Stone-Age Brain Gets in the Way of Smart Politics
作者: 瑞克.謝克曼 Rick Shenkman
譯者: 曾亞晴, 陳毅瀓, 林士堯
出版社:左岸文化
連結連結連結

 

政治科學的發展中,過去七十年來,隨著民意調查工具與各種實驗工具的進步,加上其他領域從不同面相對人類的探索,讓政治科學家們對於選民有更多的理解,但這卻是一連串解構與重構的開始。

自從啟蒙運動以來,哲學家們常常假定人們對於政治的興趣與知識量都很高,並進而推論在這種狀況下民主如何可以更好、制度該如何設計。但自從我們真的用問卷開始詢問廣大的民眾對於政治的了解,如同本書所舉的例子,包括大法官是誰、包括上一個颱風或鯊魚攻擊應該歸咎於誰等問題,選民的答案往往嚴重挑戰了古早學者對於民主的樂觀假設。因此在九○年代,一群學者乾脆大喊選民並沒有真正的知識、也沒有真正的意見,民主崩壞不遠矣!

隨著更多研究,我們發現實際情況也沒有那麼悲觀。雖然我們把選民一個個抓出來問,政治學可以考及格的人並不多,但當大家一起投票時,往往似乎真的可以在正確的時機點懲罰壞領袖、換人做做看,雖然換的人常常也只是下一個小丑,嘗鮮期只有六個月。而各國民主運行多年以來,似乎經濟也還可以、也不太愛跟別的國家進行全面性的戰爭、社會福利與人民生活水準也持續提升。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這個人層次與集體層次的差異呢?

因此,新一波對於人們政治行為與政治知識的研究,就朝兩個方向前進,第一個是客觀看待人所需的知識與相應的限制,以及觀察這兩者加減後是否真的會影響民主運行。第二個,則是朝向制度設計,個人或許不完美,但我們是否能透過一些程序、制度、投票方式,讓集體決策的結果至少不會導向毀滅。

這本《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從演化生物學出發,就是前文所述第一個方向的集大成。演化生物學認為人的大腦並不是一出生是空白一片,可以完全由後天教導而百分之百改變。相較之下,演化生物學相信人的大腦內有些預先設計好的機制,是我們現代人一出生就在腦內有的設定,如同買了電腦後裡面內建微軟的Office作業系統,日後你一遇到文件資料就會由Office系統打開一樣。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好奇心、觀察他人表情、說謊與辨識說謊、以及同理心等四個機制。演化生物學進一步假設,人會有這些內建的機制,是因為這些機制對我們的祖先有生存優勢,我們的祖先靠這些機制打敗了沒有機制的其他同類,最後把這些機制隨著基因傳遞下來。

而這本書的主要論述,就是這些祖先給我們的腦內機制,在過去幫還在打獵的祖先們獲得勝仗;但到今日,這些內建機制卻與民主制度裡面對「理性選民」的完美假設相違背。本書的一大優點,在於作者橫跨數個領域的研究收集與整理,把政治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歷史學等近年來的重要著作都依照相同的大方向整理在一起,文獻回顧的廣度堪比一本博士論文。這樣的文獻串連對有興趣的讀者尤其重要──雖然作者礙於篇幅,許多地方並沒有把整個實驗設計或研究方式給講清楚,而只有簡單敘述配上研究結論,但由於文獻回顧的完整,所以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順藤摸瓜找到原本的研究文章與其他相關著作來繼續深究。

作者也在本書發揮了歷史學家擅長的優點:透過無數資料描述、側寫數位美國總統的決策過程與遇到的危機。對於美國政治或美國總統不熟悉的台灣讀者來說,一下子看到一大堆英文名字或官階可能會感到有點吃力。但讀者不妨想像一下,假如自己正是坐在白宮裡面的那位總統,桌子前面有無數麥克風跟記者等著你開口,旁邊也有數位官員們拿出不同的決策要你做最終判斷,而你的開口判斷可能導致幾萬人的生死,在這個時候,你的腦袋在想什麼呢?你如何做出判斷呢?雖然作者也說,要有同理心不容易,但我們假如認真去想像一下,讀者很快就可以理解「同樣身為人」的美國總統們和幕僚們,為什麼跟我們一樣受到古早祖先們傳給我們的預設大腦機制給影響了。

雖然這些祖先給我們的機制可能先天的影響了我們一開始的政治判斷,但如同作者所云,我們畢竟是人類──祖先給我們的預設機制放在較省能源的大腦〔系統一〕,但我們大腦內仍有〔系統二〕讓我們能更周全的思考,這也是作者仍樂觀的理由。在這個資源與資訊都充足的年代,我們更應該有時間與義務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地接收資訊,因為我們共同決定的政治事務影響了更多的人、影響了國內與其他國家的人、甚至影響了整個地球,例如全球暖化等議題。

當然,除了作者在本書提到人們腦內的機制與破解之道外,人類其實也逐漸認知到個人的極限,而透過制度與系統來降低政治決策的錯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個新研究方向。中國一些明君會讓大臣直言不諱、以人為鏡;而到了近代,我們則是透過憲法上的分權制衡來互相牽制可能犯錯的掌權者,透過言論自由來挖掘政府可能的謊言,並透過定期選舉與參政權讓人們定期關注與評價執政者,或至少可以在執政者太誇張時出來投票把他換下來。或許有時候人們的集體決策修正錯誤的效率並不快,但長期而言,假如沒有外來的威嚇或扭曲,至少民主都不會有太大的錯誤,而是穩穩地測試錯誤然後修正前進,這也是我們這群「政治動物」仍值得珍惜民主的最起碼的原因。

我們都是政治動物,但我們的祖先選擇不只是當個動物。千百年後的我們,也能選擇繼續證明我們的祖先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敬請各位讀者們瀏覽本站的時候,將本站加入瀏覽器擋廣告連結的白名單,讓本站增加一點點小小的廣告收入,可以用來推廣文章用。感謝!我們只有將廣告版位放在每篇文章的最後面,不會影響閱讀。

 

《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推薦序
Tagged on:         

10 thoughts on “《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推薦序

  • December 18, 2019 at 8:41 am
    Permalink

    通過選舉,
    我們無法將國家變成天國,
    無法將其建立成沒有任何痛苦、不平等、沒有不義的地上樂園。
    但是 選舉是民主主義最起碼的基準,
    這是不爭的事實。

    Reply
  • December 18, 2019 at 8:51 am
    Permalink

    我想解剖理性選民的腦袋

    Reply
  • December 18, 2019 at 10:08 am
    Permalink

    魅力型領袖在現代民主社會影響力怎麼還是那麼強,選民的素質是發生什麼事情

    Reply
  • December 18, 2019 at 10:09 am
    Permalink

    台灣人民麻煩不要再選錯人了(至少總統的部分不要選錯)。

    Reply
  • December 18, 2019 at 2:21 pm
    Permalink

    好書推薦!希望藉由本書更深入觀察與理解民主政治和選舉機制運作的政治學觀點

    Reply
  • December 18, 2019 at 3:21 pm
    Permalink

    fb帳號: Eveline Wu

    Reply
  • December 18, 2019 at 5:52 pm
    Permalink

    人們為什麼無法理性的看破政治人物的謊言。

    Reply
  • December 19, 2019 at 1:21 am
    Permalink

    相對與選錯人,我更在乎什麼叫選對人。選對人的標準是什麼?

    Reply
  • December 19, 2019 at 10:36 am
    Permalink

    年輕人與老人之間的投票考量,出現明顯代溝。

    Reply

Leave a Reply to 鄭玉清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