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來源:公視有話好說

台灣每一任總統任期間都執行過死刑,死刑目前也仍在台灣刑法之中。每當死刑執行時,除了廢死團體和人權團體們一再出來抗議,認為死刑的執行等於毫無事後救濟可能,反對黨(不管是哪一黨)也會出來抨擊說執行死刑是為了選舉、為了救總統滿意度民調。但是,執行死刑真的可以救總統的聲望嗎?

 

研究問題及研究死刑的難題

  

從政治科學的觀點來看,這個論述當中有很明確的因果關係,執行死刑讓總統民調增加,第一眼看上去就是可以用實證資料來驗證因果關係。不是嗎?

但假如要進一步設計一個研究來驗證,卻會發現要驗證這樣的因果關係並沒有那麼簡單。執行死刑是執法單位跟犯人之間的事,要連結到總統民調,完整步驟下的因果關係鏈應該是:

(台灣民眾支持死刑)–> 執行死刑 –>(台灣民眾注意到執行死刑)–>(連結死刑到現任總統)–> 總統民調增加

這樣的研究有好幾個困難點。首先,我們無法直接去問民眾,例如直接大喇喇地問民眾說「假如執行死刑,你會不會更喜歡總統?」這樣很容易就得到以黨派為分界的結論(執政黨支持者就會說喜歡,在野黨支持者就會說不喜歡),而且也不知道「如果真的執行後」,民眾態度會跟著改觀。另一方面,假如民眾已經預料到政府會在哪一天執行死刑,那民調就可能會提前反應,因此也無法準確地估計到底死刑執行改變了多少民調。

因此,今天這一篇菜市場文,要來介紹包括我在內的四位旅美台籍學人(王宏恩,曲元寧,陳方隅,葉明叡),今年(2021)二月刊載在SSCI期刊Social Science Journal的分析文章,試圖解構台灣死刑跟總統滿意度之間的關係。這篇文章透過一個在2012年的時候,天時地利條件齊聚之下的民調與死刑,證明了一件事:「台灣執行死刑,總統滿意度並不會增加。」這樣的研究發現很可能會打破過往許多人或政治人物的想像。

Wang, A. H. E., Chu, Y. N., Chen, F. Y., & Yeh, M. J. (2021). Sacrifice for the mandate of heaven?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of death penalty execution in Taiwan.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forthcoming.

 
天外飛來的特別研究機會

 

20121222日,當時的馬政府在下午六點忽然一次執行了六位死刑犯,並於七點由法務部召開記者會,說這些人已經沒有任何需要救濟之處、沒有教化可能,而且「民意支持執行死刑」。當時的在野黨民進黨也馬上出來抨擊說這是為了救馬英九的民調(該年初的大選,馬英九連任成功,但第二任期開始之時,滿意度就處在較為低迷的狀態)。

這一次死刑執行案之所以在政治科學方法論上很特別,是因為有以下特點:

 

第一,過去民調顯示,死刑在台灣過去二十年都有超過八成民意支持,所以法務部沒說錯,而且也符合上面因果關係鏈的第一要素。

第二,這次死刑執行對一般民眾來說十分突然,因為政府沒有事先說要執行,甚至在執行的兩週前,法務部官員接受媒體訪問,才說因為接近過農曆新年,農曆新年前都不會執行死刑。另一方面,當時馬政府正在努力爭取歐盟的申根簽證,死刑執行必然不利申根簽證的相關程序,因為歐盟相當反對死刑。在這些狀況下顯示,這次執行死刑是一個很令人意外的行動,可以避免掉民眾「預期執行死刑」而先改變民意的情形。

第三,這次死刑執行的突然,而且在執行後獲得極大量的關注。在法務部召開記者會之後,隔天四大報頭條都是執行死刑。而且執行死刑當天24小時內google搜尋死刑的人數,超越兩週前「林來瘋」最熱門的時候,林書豪在休士頓火箭隊拿到個人新高38分時台灣人搜尋林書豪的量、也超越剛被逮捕的李宗瑞事件搜尋量。李宗瑞跟林書豪都是2012年台灣人搜尋最多次的關鍵字,死刑這個詞在執行當日搜尋量超過他們,可見台灣人真的當時注意力都放到死刑上,完成了上面因果關係鏈的第三個串聯。

 

 

那最後一個因果關係的建立,就在於:有沒有正好在死刑執行前後問民眾的民意調查?

這個問題有兩個方法論上的重點。第一,假如只有在死刑後特別執行的民調,然後專門針對死刑來問,那我們不知道民眾的民意是否真的是因為死刑改變的,還是只是被問卷引導而特別回答的。第二,假如跟死刑前一次的民調時間差太多,中間又發生了一堆大事(例如:林書豪得分創新高、李宗瑞被逮捕、大停電、大停水、政府有可能出包)等,那就算這段時間總統滿意度改變了,我們也不知道是因為其他事件,還是因為死刑執行。所以理論上,最好是有一個民調,正好在死刑執行前問、也在死刑執行後問。

有這麼剛好的民調嗎?還真的有!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在2012121925日正好在執行一波總統滿意度的電話民調,這是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已進行了快四十次的全國調查,因此完全不是因為死刑才開始執行的,而問卷設計上也沒有問到死刑。又剛好在開始打電話的第三天,死刑執行。因此我們可以比較在這份問卷的前三天(沒有死刑)跟後三天(死刑執行後),民眾對總統的滿意度有沒有立刻改變。同時我們檢查確認過,正好這段時間都沒有什麼大新聞發生,死刑是唯一的大新聞。因此假如對總統滿意度有在死刑執行後立刻提升,那就是死刑提高總統滿意度的證據。

 

死刑與總統滿意度

 

那麼,死刑執行後民調有立刻提升嗎?從這份1034人的民調來看,並沒有。在下面這張圖中,X軸中間的虛線就是死刑執行並公布記者會的時間,而Y軸是不同時間的受訪者對總統的滿意度(1-4)。在死刑執行前、以及死刑執行後,兩者民意調查(跟虛線的截距)上並沒有立刻的上升、也沒有統計上顯著的下降。簡單來說,就算台灣八成民意支持死刑,假如政府真的執行死刑,總統滿意度也不會因此提升。另外就長期效果來說,死刑執行後的民調斜率變化也沒有顯著跟零不同,因此並沒有死刑執行多傳播一些時間後才提升總統滿意度的情形。

 

 

以上這些說明,目的在於驗證政治科學近三十年來最強調的「因果關係」:要確定某個因素(自變數X)導致某個結果(依變數Y)產生,要確立到個人層級的機制、同時要排除其他變數(Z)的影響。在這份電話民調中,最後一個可能影響因素,在於可能民調電話先接到與後接到可能是不同的兩群人。我們也因此再次確認,發現在死刑執行前後,受訪者的各種社會、經濟地位都是接近的,因此控制了其他干擾因素的影響。這樣的研究方式,雖然不是隨機的把受訪者分配到死刑執行之前或之後,因此不是實驗法(experimental design),但稱之為斷點回歸分析(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RDD)。

為何總統滿意度沒有被死刑給提升?這篇文章事後有討論一些可能性,例如說當時馬總統民調已經很低,所以就算執行死刑也無法提高(但通常比較低不是應該更容易提升嗎?);另一種可能是因為這是大家已經期待該做的事,所以就算做了民意也不會改變(但是這個案件一開始民眾是沒有預期會做的,理論上忽然做到了民眾希望做的事應該會反映在民意上,至少每位總統執行時反對黨都說是為了搶救支持度以及騙選票,但從數據來看,死刑真的沒有影響民意)。

總結來說,這研究用了一個很特殊的事件(忽然執行死刑)、配上很剛好的民調(正好在執行的的學術民調)、配上一個很特別的背景(八成民眾支持死刑),來探討民眾對於政府施政的回應程度如何。有趣的是,即使是這樣八成民意支持的政策,當政府真的執行後,民意居然沒有提高對總統的評價。本研究巧妙運用研究方法設計,來驗證一個大家普遍有的迷思,而這就是政治科學的樂趣所在。


延伸閱讀:

監獄到底是拿來做什麼的?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應報符合公平正義嗎

執行死刑能挽救總統民調嗎?
Tagged on: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