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縣市長排名」並不能反映真實:淺談民調抽樣

為什麼「縣市長排名」並不能反映真實:淺談民調抽樣

坊間縣市長滿意度的調查評比可謂五花八門,大家不免又是將焦點集中在某幾位政治明星身上。其實,若了解一些統計或調查研究的原理,所謂「排名」就是僅供參考而已,並不見得能反映真實狀況。

政治問題跟統計問題當然是不一樣的,民調高低跟真實施政的狀況,往往也是有差異,尤其民調高更不代表就不用再監督這位首長了。本文提醒大家,統計是很有趣的東西,但也很容易拿來混淆視聽。知道一點基本的統計常識是很重要的,就讓我們順道來理解一些民調抽樣的名詞吧!

為什麼百年大黨會派出選不贏的激進候選人?雙層賽局的思考

為什麼百年大黨會派出選不贏的激進候選人?雙層賽局的思考

今年六月開始,美國民眾每天打開電視新聞,頭條幾乎都是共和黨參選人兼地產大亨川普Trump又在什麼地方放砲。自從參選以來,川普把黑人、女人、中南美洲移民、亞洲移民全罵了一輪,要在2016總統大選獲勝的機率很低,但現階段各民調都顯示川普非常有可能代表共和黨出線。而在台灣,2014的台北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派出的連勝文大敗,但在事前的黨員投票中,連勝文得到超過2/3的票大勝。為什麼堂堂百年大黨,明明準備多年希望追求勝選、獲得執政機會,卻在最後一步提名了比較極端的候選人,最後輸了大選呢?

本文希望從這個問題出發,簡介最簡單的「雙層賽局」的概念,說明「政治學理的形式理論(Formal Theory)到底在做什麼」、「什麼是中位選民定理」給大家。

紐西蘭—再生能源高度發展的南方島國

紐西蘭—再生能源高度發展的南方島國

紐西蘭這個與台灣同樣處於地震帶、人口少於大台北的島國,2012年成為世界第三大再生能源先進國。根據2008 年一份全國性調查顯示,只有19%的紐西蘭民眾願意考慮核能做為發展選項,由此可見,發展核電仍然無法成為紐西蘭的主流民意。相反的,有 77% 與 69% 人贊成持續發展風力、太陽能發電。這條堅持再生能源高度發展的路,紐西蘭是如何辦到的?他們的能源發展政策戰略設定為何?所經歷程或許可為台灣借鏡。

鍵盤參戰-淺談「數位原民」的網路政治學

鍵盤參戰-淺談「數位原民」的網路政治學

距離太陽花學運也有好一段日子了,關於「網路策略」在政治層面的應用,網路文章可說是汗牛充棟,卻似乎沒太多人談論網路對政治世代交替「未來」可能會如何演變,大多人最後的印象可能都停留在「所以某某黨也要建網軍了」之類的印象;筆者有點擔心媒體過度頻繁使用「網軍」這個鄉民自娛娛人的戲謔性稱謂,反而讓大家忽略了背後所代表的問題有多嚴重:台灣主政者對網路認識之有限居然到這種程度,網路可是二十一世紀綜合國力的評比項目之一啊!本文蒐集了美加、英國、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地的研究及文獻,希望能跟鄉民們談談,該怎麼對現實世界展開逆襲……喔不,是跟現實世界正確溝通。

阿輝伯真的錯了嗎?

阿輝伯真的錯了嗎?

最近很夯的爭論議題: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所謂的「抗戰不實論」。當現在的歷史教育在強調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的時候,其實有非常多的台灣人並沒有在「對日抗戰」,而是在「抗中」。
然而歷史自古自今,真的只有勝利者才有說話的權力嗎?所以當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把台灣歸還給該時的中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之後,所謂的「台灣島民的日本認同意識」也就理當一併的消失不復存嗎?作者認為,這一個話題之所以會興起這麼大的輿論漣漪,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國族認同議題在在的牽扯到台灣政治與社會的中央神經。

澳洲-擁有得天獨厚的核能發展條件,卻選擇放棄的國家

澳洲-擁有得天獨厚的核能發展條件,卻選擇放棄的國家

澳洲的天然礦產豐富,地廣人稀,其實是一個最有資格開發核能的國家。他們擁有豐富鈾礦,分別坐落於昆士蘭,北領地,和南澳。近十年來,每年鈾礦 (U3O8) 產量均超過 7000噸。然而,即使澳洲擁有極佳地利開發核能,卻只有一次興建核電廠的案例。當然,這個開發案後來仍宣告失敗。

為什麼要有國營事業?-從日商來台投資菸廠及台灣的菸產業政策談起2

為什麼要有國營事業?-從日商來台投資菸廠及台灣的菸產業政策談起2

日商傑太公司於台南市投資菸廠案引起許多討論,本文第1篇討論前兩個問題,也就是:1、對此特定商品之外資投資案,我國核准與否的依法行政之法律規範是什麼?其決策的衡量標準是什麼?2、中央政府必須要妥善處理經濟發展利益(外資直接投資)與國民健康福祉兩者之間的價值衝突,我國政府是否有一套政策來兼顧這兩者利益(國民健康與菸品經濟利益)?本文第2篇將討論背後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前兩個議題的真正解答:此案反映了我國國營事業不合理的邊緣角色。我國政府是如何看待國營事業的角色功能?尤其是這類生產銷售有爭議性的商品(如菸、酒),我國國營事業是否需要涉入菸產業?還是讓它自生自滅,由所謂的自由市場競爭來決定?

為什麼要有國營事業?-從日商來台投資菸廠及台灣的菸產業政策談起 1

為什麼要有國營事業?-從日商來台投資菸廠及台灣的菸產業政策談起 1

今年七月中時,各媒體曾廣泛報導,世界三大菸品公司之一的日商「傑太公司」(同時也是台灣市佔率最高的菸品公司,達四成之譜)申請投資92億元於台南市科學工業區內設立菸廠案,而引起社會各界爭議與政府各部門不同的說法。此案不僅是一時新聞話題而已,而是深刻反映了我國政府在重大公共政策上混亂治理的根本問題,此案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贏家通吃」的政治經濟學(下篇:政治因素)

「贏家通吃」的政治經濟學(下篇:政治因素)

近年來,經濟弱勢者所發起的大型抗議活動可說是前仆後繼,「佔領政治」蔚為風潮。本文上篇從市場機制來討論「貧富不均」問題的起因,下篇則從政治過程來討論。
其實,很多研究已經告訴我們:「貧富不均現象是因為經濟資源轉化而成的政治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

學者發現,整個政治過程、決策程序已經被金字塔頂端1%的少數菁英所控制。那麼,99%的大眾,要如何才能夠逆風高飛呢?

「贏家通吃」的政治經濟學(上篇:經濟的解釋)

「贏家通吃」的政治經濟學(上篇:經濟的解釋)

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貧富不均」議題已引起眾多的論著討論,然而,關於其起因與後果並沒有定於一尊的說法。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Robert Frank以及史丹福大學公共行政教授Philip Cook將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的現象稱做「贏者全拿社會」,並以「市場競爭機制」解釋其起因。1999年WTO舉行西雅圖部長會議時,「反全球化」的大規模抗議揭開序幕,其後許多專書及論文都著重在全球化及經濟因素如何導致不平等的所得分配,每位學者也都嘗試提供解方。本文的目的在從眾多解釋不平等現象的經濟及政治理論中,選取其中四本作品來描述學界從「經濟」到「政治」解釋的不同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