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台灣民眾對兩岸經貿交流的看法

與狼共舞?台灣民眾對兩岸經貿交流的看法

兩岸經貿交流的熱絡,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像。二○一五年台灣和中國大陸(包括港澳)的貿易總額,約一八八二億美金,居然與世界第一和第三貿易大國美國與日本同年度的貿易總額一九三六億美金相去不遠。全球再找不到另外兩個政治上對立,但經濟上相依相連如此深的政治實體。然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兩岸的經貿有很高的不對稱性。台灣去年對大陸的出口金額一四三三億美金,占了台灣四成的出口總額,但進口只有四四九億美金,台灣的貿易順差幾乎達一千億美金。由於台灣對大陸經濟的緊密相連和高度依賴,讓很多人擔心大陸會不會以商逼政,要挾台灣在政治上讓步。

中研院長選舉改制,結果會不一樣嗎?35%的機率會

中研院長選舉改制,結果會不一樣嗎?35%的機率會

最近中央研究院在院長選舉前,因為臨時動議更改院長投票辦法,引起爭議。 有人認為改變選制是讓結果更為「公平」,但也有人對此舉抱持懷疑。投票方式改變,真的會更公平、更有效率嗎?會不會有什麼其它東西 — 尤其,最重要的選舉結果 — 也跟著改變了?

人們希望可以透過民主制度,來制衡政府、來反映民意,但選舉制度的不同,確實會顯著的影響選舉結果,因此人們如何選擇或改變選制、選制如何改變人們的投票行為,這些研究努力串起了民主的理想面與現實面。
然而,是否改變選制和結果之間到底有多不一樣?會不會其實只有在極端狀況才會結果不同、大多數的情況其實沒差?是本文探究的問題。除了選舉結果可能因制度改變外,本文也討論人們想改選制的動機、以及背後的意義。

女性政治人物能力真的比較差?

女性政治人物能力真的比較差?

政黨輪替之際,新內閣的成員已大致底定。名單一出,嚴重性別失衡馬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行政院的解釋是,內閣成員的組成沒有特別性別考量,完全是選用有能力者。的確,我們肯定需要有能力的政務官員來治理國家,但問題是為何有能力的公職人員「剛好」都是男人?若以找有能力的人為出發點就「剛好」都找到男性公職人員,那背後隱含的假設是,平均而言,男性比女性有能力,至少比女性有治國的能力。

為什麼川普如此受歡迎—從「羅賓漢悖論」談起

為什麼川普如此受歡迎—從「羅賓漢悖論」談起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魅力」襲捲全美,許多美國人紛紛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的競選主軸包含了各種高度爭議的發言,不只歧視女性、少數族群、穆斯林、外來移民,更以辛辣言論直接挑戰所有的政治人物。在三月份的「超級星期二」初選結果出爐後,川普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機率大增,這也讓Google上面搜尋「如何搬到加拿大」的次數暴增超過十倍。初選進行到2016年5月4日,共和黨幾位緊追在川普後面的候選人紛紛宣布退選,所以川普已經篤定在初選當中勝出(加拿大移民業務真的要增加了嗎)。到底,他為什麼可以得到這麼大的支持,並持續「輾壓」同黨所有的政治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