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國性民調估不準?談美國憲法中的選舉人團制度及州權的結構性因素

為何全國性民調估不準?談美國憲法中的選舉人團制度及州權的結構性因素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代表民主黨參選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選前各項民調均超前代表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最後卻跌破專家眼鏡,川普贏得總統大選的寶座。不過,希拉蕊得票率為48.2%,川普為46.1%,希拉蕊還比川普多2.1%,但是最後卻輸了總統大選,這是因為美國總統大選是採用間接選舉的「選舉人團」制度,而川普贏得304張選舉人票,遠遠超前當選門檻的270張。也因此這次2020年總統大選各家媒體都不敢把話說死,而是關注搖擺州(swing state)選民的投票意向。

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

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

當中國的政經影響力從新疆一路延伸至中亞與中、東歐,形成一條威權「監控絲路」(Surveillance Silk Road)時,來自中國的監視器與監控設備會對這些國家造成什麼影響呢?另一方面,向外輸出威權監控系統,對於中國自身而言又有什麼樣的商業利益與地緣政治策略呢?最後,本文將藉由回答上述問題,進一步思考面對這些接受中國數位威權模式的絲路國家以及中國,自由世界又應該如何回應或反制呢?

《美國如何丟掉世界》推薦序:美國外交思維的鐘擺效應

《美國如何丟掉世界》推薦序:美國外交思維的鐘擺效應

這本書,作者把分析對象從一九九〇年代以來的人道干預,一路寫到歐巴馬政府時期,中間包括:美國對中國和俄國的政策,科索沃危機,反恐戰爭及阿富汗戰爭,以及中東世界的衝突和阿拉伯之春等等。作者針對許多外交政策實行的個案做詳細分析,並且下了一個大膽的結論:從一九九〇年代到二〇一四年為止,美國外交政策幾乎都是失敗的。

近期中印邊境衝突情勢升高之觀察

近期中印邊境衝突情勢升高之觀察

2020 年 9 月 4 日,中印兩國國防部長在莫斯科舉行 6 月 15 日加 勒萬河谷衝突事件以來首次會晤,但無法達成共識。9 月 7 日,中印 邊境拉達克(Ladakh)地區東部的班公湖(Pangong Lake)南岸區 域,中印兩國邊防部隊爆發衝突,傳過程中雙方均開槍,這也是 1975 年以來中印在邊境對峙上首度用槍。雙方在指責對方挑釁且先開槍之餘,也積極加強在邊境部署軍力。

《印太競逐》推薦序——尋找印太戰略知識建構的歷史脈絡

《印太競逐》推薦序——尋找印太戰略知識建構的歷史脈絡

《印太競逐》(Contest for the Indo-Pacific: Why China Won’t Map the Future)是澳洲國立大學羅里.梅卡爾夫(Rory Medcalf)教授的最新力作。討論的是二十一世紀美中競爭最關鍵的地緣戰略場域,印太區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書中討論了印太作為區域單元的歷史過程,美中成為主要競爭者的演變歷程,說明了為何美中競爭的核心場域會在印太區域,以及印太區域的未來可能發展。

《印太競逐》前言

《印太競逐》前言

本書並不是專門探討今天這個世界,或甚至未來世界。本書特地把地圖翻轉過來,用來敘述橫跨各大洋的國際連結與競爭歷史,並且深人探討未來的地緣政治潮流。
本書大膽作出以下幾種結論: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危險本質;中等實力國家夥伴聯盟增加所造成的多極前景;美國勢力終將留駐亞太地區;更多國家以強硬態度對抗中國所呈現的重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