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2)-蔣渭水的民族觀、自治運動與同化的爭論

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2)-蔣渭水的民族觀、自治運動與同化的爭論

原是來自中國的漢族裔移民的台灣人在面對一個與中國分離的政治現實下經歷了一段搜尋與重新確認自己認同的過程。台灣民族主義就是漢族裔台灣人在日本統治的政治現實下搜尋自我認同的產物。搜尋,意味著它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它的意義也不是一直穩定的。

救贖一個純真年代-《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救贖一個純真年代-《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在日本這個浸透著「無常」生命觀與死亡美學的國度,六○年代新左翼運動中的明與暗,希望與破滅,愛與暴力,純真與殘酷的對峙、矛盾與交融,更是被展演到了極致,超越了同時代所有其他國家的運動。這個運動既催生了象徵希望與青年理想主義的六○年反安保鬥爭、反戰運動、日大與東大全共鬥與三里塚抗爭,但也在後期創造了他們徹底的對立面──殘酷的、絕望的暴力:黨派內鬥(内ゲバ)、私刑、爆破與海外恐怖主義。

“De courage, mon vieux, et encore de courage!” — 寫給Ben的一封信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逝世,與他情誼深厚、並為他把《想像的共同體》介紹到中文世界的吳叡人老師,經過兩個禮拜的醞釀,終於在跨年前夕完成了這篇信簡形式的紀念文章,希望藉由《菜市場政治學》的「攤位」,用最率性、最個人的方式,懷念他這位老師、友人、和家人。1月6日晚上衛城、時報、誠品將於誠品信義店三樓Forum合辦班納迪克.安德森紀念會。吳叡人老師感性地說:「辦這場紀念會的目的不是學術的,而是人的─Ben喜歡交朋友,在台灣,想像的共同體的讀者們就是他最好的『想像的朋友』,我希望他們都來懷念他,這樣愛熱鬧的Ben才會高興。」

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

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

《想像的共同體》一書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教授,日前在印尼東爪哇省瑪琅城近郊的Batu,於睡夢中辭世,享壽79歲。
 
《想像的共同體》可以說是當代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中文版譯者是中研院吳叡人教授。在書中,吳教授寫了一篇導讀,介紹安德森教授的生平,本書的論證,以及討論本作品在知識上的貢獻。網路上很難找到這篇精彩的導讀全文,因此,菜市場政治學取得吳教授的授權刊登,希望能與讀者們一起認識安德森教授、認識《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一書論點,同時,向這位偉大的學者致敬。

高貴的鬱躁─《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推薦序

高貴的鬱躁─《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推薦序

七月,是一個鬱躁的時節。七月的香港,更常像是一個鬱躁的城邦。

九七之後,香港市民每年固定舉行「七一大遊行」,成為香港民主抗爭的精神象徵,也逐漸形塑出香港市民的本土關懷和共同體意識。「民族主義」無疑是政治學最古典也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能夠近距離觀察一個活生生的、正在形成的、歷史性的民族主義政治運動,對於一個政治學家而言無疑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本文即是作者從觀察與分析一個新興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角度,為《鬱躁的城邦》所寫下的一篇具有導讀意義的序言。

The Lilliputian Dream:關於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

The Lilliputian Dream:關於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

1997年後,香港回歸中國,併入所謂「一國兩制」框架,這究竟是體現了分權、自主的聯邦或邦聯式屋頂,還是隱含著宗主國對邊陲領土的全面滲透與控制?在此過程中,香港公民運動益發蓬勃、佔中運動蔚為風潮,香港民族主義逐漸興起,「港獨」甚至開始萌芽。香港民族主義為何興起?又如何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