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河蟹」你的言論?

中國如何「河蟹」你的言論?

在中國,要求刪除關於政治、宗教、人權…..等言論的事件天天都在發生,逮捕網路資訊的散布者更是時有所聞。做為全球最大規模,系統性阻礙網路自由的政治組織,「究竟中國是用什麼樣的標準在干預網路自由?」

本篇文章介紹了政治學界最新的一項研究,透過史前無例的資料,系統性地研究中共打壓網路自由的模式。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反政府的訊息並不會被刪除。相反的,會被系統性打壓的發文,是隱含可能召喚群眾走上街頭的訊息,因為走上街頭的群眾運動最可能直接撼動中共統治的正當性。

什麼?你也支持制衡,反對一黨獨大?

什麼?你也支持制衡,反對一黨獨大?

隨著2016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進入百日倒數,『分權制衡』與『一黨獨大』的議題又開始被各黨政治領袖以及媒體名嘴們討論。但到底為什麼要提這個議題?台灣民眾真的很關心分權制衡、乃至於影響投票選擇嗎?

本文透過2008年我國第二次政黨輪替過程中一系列的追蹤觀察與分析,讓菜市場讀者們一起試著了解:到底在台灣,大家喊的制衡和一黨獨大,在『應然面』與『實然面』是什麼意義?2016的制衡觀是否真的會讓選民在總統與立委選舉分別支持不同政黨提出的候選人?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如何用「中位選民定理」來看國民黨換柱立朱的政治戲劇?

如何用「中位選民定理」來看國民黨換柱立朱的政治戲劇?

政治學理論如何看待國民黨的換柱、立朱呢?
國民黨以「背離主流民意」為由,廢止已提名候選人並徵召「符合主流民意」的未提名候選人,是一種「理性」的行為嗎?
朱立倫在藍綠光譜上採取的立場是符合主流民意的嗎?
決定選舉勝負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候選人必須要選擇「誰」的立場呢?
 
本文嘗試從「選舉的空間理論」提出一純粹學理上的詮釋。林教授以政治科學的累積知識來幫助大家了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政治新聞。

大學排名背後的社會意義:社會流動的推手?還是階級再製的機器?

大學排名背後的社會意義:社會流動的推手?還是階級再製的機器?

在M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裡,人們經常期待大學教育帶給窮人、偏鄉學子、弱勢群體一個翻身的機會,期待大學教育發揮某種克服社會不平等、促進階級流動的功能。然而,人們經常參考的「大學排名」,是否回應了這些社會期待?是否鼓勵高等教育扮演這樣的社會角色?本文從階級觀點出發,首先簡介幾個社會學相關概念,並以美國大學排名為例,反省其背後所隱含的高等教育價值觀。

「有任期選舉對台灣政治是傷害」?

「有任期選舉對台灣政治是傷害」?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指出,有任期的選舉使得台灣的政治人物只想著連任,而不願意做長遠政策規劃,傷害台灣政治。這說法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將行政首長任期延長,就真能提升施政品質嗎?
廢除連任次數限制,就能改善民主政治嗎?本文將簡單分析這些變革提案的利弊所在。

下一個二十年?全民健保的改革與永續2

下一個二十年?全民健保的改革與永續2

在本文第一篇(連結)當中,作者討論全民健保的定義,以及保險負擔分配不公平的問題。本文第二篇將討論的是:「世代分配與連帶感」、以及「基層醫護發聲不足」兩大問題。作者希望藉由這些討論,讓讀者們對於台灣健保能有概括性的認識,對於健保衍生的各項議題也能有個討論的參照點。

下一個二十年?全民健保的改革與永續1

下一個二十年?全民健保的改革與永續1

全民健康保險(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NHI)是什麼?是你每個月的薪水被扣一項的健保費、是你老闆的人事成本、是政府的良法美意(與社福支出兼財政赤字)?是在出事情的時候,保障你能以可負擔的(甚至便宜的)價格及時取得醫療服務的政策?另一方面,對於幾乎所有醫療工作者來說,健保卻又好像是萬惡的根源,像是醫護過勞、照護品質降低、急診壅塞、藥物退出台灣市場、專業失去自主性,凡此種種似乎皆可歸咎健保,「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這類口號,已傳誦在許多基層工作者之間。本文分析三個關於健保非常關鍵的問題:「保險負擔分配不公平」、「世代分配與連帶感」、以及「基層醫護發聲不足」

台灣充滿民粹嗎?談「民粹主義」做為名詞和形容詞

台灣充滿民粹嗎?談「民粹主義」做為名詞和形容詞

「民粹」這個詞一直都很紅,尤其最近被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陣營天天拿出來說「台灣充滿民粹」,於是這個詞又再度成為大家的焦點。其實,這樣的指責並不新奇,過去每當政治紛擾之時,總有人不斷重覆民粹誤國等論調。然而,到底什麼是民粹?台灣真的「太民粹了」嗎?本文主要是想討論:民粹這個詞作為名詞和形容詞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