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反對婚姻平權的朋友們

寫給反對婚姻平權的朋友們

台灣目前陷入挺同與反同衝突,本文認為,部分宗教團體〈護家盟〉以及對同性戀議題所知太少,因無知而感到恐懼的民眾,廣泛散佈不實資訊,而挺同性戀平權婚姻的陣營並無法有效澄清相關訊息,提出立論基礎無法產生高度共鳴,造成兩派針鋒相對而無法有效溝通。
這篇文章將以宗教以及相關家庭與同性戀的客觀事實做為出發點,說明為什麼宗教無法作為反對同性戀婚姻的原因,以及根據相關客觀事實,推論為何同性戀者應該給予婚姻平權。

服從權威是邪惡的根源嗎?

服從權威是邪惡的根源嗎?

對加害者做法律的起訴或道德的控訴,是轉型正義的主要任務之一。不論台灣是否對加害者做法律或道德的追訴,對邪惡行為的反省都是必要的工作。
本文討論鄂蘭「邪惡庸常化」的概念並指出,鄂蘭對納粹領導人的理解是錯誤的,她對邪惡的解釋也非常片面。艾緒曼事實上是一個強烈的反猶太主義者。然而,鄂蘭卻指出了一個政治哲學中恆久的議題,以及所有政治體制中的公民所面對的普遍課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不義的權威?

利益與和平:川普時代的中美外交新角力

利益與和平:川普時代的中美外交新角力

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 Peace Theory)自九零年代成為國際關係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命題。什麼是民主和平論呢?Russett和Oneal(2001)的專書《三角和平論》中提到三個主要和平框架,他們認為民主、經濟互賴與國際組織可以明顯降低國際衝突發生的可能性,並進而創造國家間的和平。 這樣的思維也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當中的一環。然而,這個理論也不斷地被挑戰,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台,更是帶來新一波的討論熱潮。

如何了解同性婚姻:維根斯坦「語言遊戲」的觀點

如何了解同性婚姻:維根斯坦「語言遊戲」的觀點

生、死、性都是本質可爭議的概念(essentially contestable concepts),其中尤以「性」為最。
世界上並不存在稱之為「男性」或「女性」的客觀本質;任何性別的主體都可以用「男性」或「女性」的方式來經驗世界。維根斯坦認為一個字詞的意義不能脫離使用者的生活形式 (form of life),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活動。所謂「經驗世界」,不外乎維根斯坦所說的生活形式。
從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觀點去傾聽,張懸(焦安溥) 11月28日在「同性婚姻法制化」公聽會的這段證詞,也許會幫助你的了解。

川普再度震驚全球:關於「一個中國」,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川普再度震驚全球:關於「一個中國」,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繼震驚全球的「川蔡通話」之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於美國時間12/11週日上午接受Fox News訪問時,再度拋出震撼彈:「美國不需要受到『一中政策』的約束。」雖然川普還沒有上任,也尚不清楚未來政策走向,但可以確定的是,美-中-台的三邊關係,肯定會有許多變化。值此重大政策的可能轉折點,我們蒐集了一些從理論出發的觀點,希望能幫助讀者們理解,什麼是一中政策?什麼是一中原則?我們該怎麼分析這樣的變化?未來的國際關係局勢會如何呢?

韓國的憲政時刻:朴槿惠彈劾案通過的政治意義與後果

韓國的憲政時刻:朴槿惠彈劾案通過的政治意義與後果

南韓總統朴槿惠被彈劾了。當親信門醜聞發生月餘之後,彈劾案通過再次對南韓政局產生不小的震盪。在12月9號以前,各界對彈劾案是否會通過存有疑慮,主要是因韓國政治的制度設計,現在彈劾案不僅成案且通過了,究竟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次的彈劾案,而南韓政局的下一步又在哪呢?

當選舉做不到課責也做不到選賢與能,民主還剩下什麼?

當選舉做不到課責也做不到選賢與能,民主還剩下什麼?

在百年來民主推動者對於民主的美好想像中,主要有兩大論調:第一,人民是主人,人民決定政策,政府要代表民意,政府運作有問題時就需要更直接與更多的民主。第二,人民可能沒時間參與每一個決策,但人民有辦法選賢與能,選擇好的民意代表、淘汰不好的民意代表,讓民意代表們互相競爭提高品質,並且讓政府效能越來越好。

本文介紹的這本2016政治科學新書《現實主義談民主:為何選舉無法促進責任政治?》,則企圖一次單挑這兩個民主理論的基石。這本書的兩位作者Christopher H. Achen與Larry M. Bartels 都是政治行為與選舉研究裡的一方之霸,他們認為為了要支持民主,我們需要新的理論,也就是現實主義者的理論,放棄這些對民主政治的基本預設。

美國大選結果跌破眼鏡的原因、意涵與展望

美國大選結果跌破眼鏡的原因、意涵與展望

11月8日的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結果,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取得306張選舉人選票當選,高於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232張,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不僅佛羅里達、俄亥俄、威斯康辛、愛荷華、密西根等「搖擺州」全面失守,民主黨過去六屆選舉都拿下的賓州也被川普拿下,在英國脫歐之後,再次跌破所有民調專家眼鏡。美國媒體或是社群網站熱烈討論,究竟美國發生了什麼事,討論主題不外乎美國沒有想像中自由、既得利益者選民的反撲、多數美國白人骨子裡仍歧視外國人、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然無法打破等。

人民能不能被信任?

人民能不能被信任?

最近英國的脫歐公投以及美國的總統大選,許多英美的媒體、文化、學術、經濟和網路精英們都公開表達了對人民政治判斷能力的高度憂慮和不信任。這些精英平常都是鼓吹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意見領袖。他們擔憂民主出了嚴重問題。但是如果希拉蕊當選,或者如果當初脫歐公投被否決,他們也會說,民主會自我矯正。到底民主出現了嚴重問題,還是民主沒有問題?我認為英美民主出現了嚴重問題,可是我們需要更多民主以挽救民主,而不是去憂慮人民素質的低落。人民需要的是更多權力,而不是更多教育。我知道這樣的想法會嚇壞許多自認支持民主的精英。

川普與沒有健保的人《執政第一天之後:川普勝選對於ACA的意義》摘要與簡評

川普與沒有健保的人《執政第一天之後:川普勝選對於ACA的意義》摘要與簡評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選前的發言曾表示,若他當選,就任第一天要做的事情當中就包括要求國會全面廢除歐巴馬健保(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ACA)。這個在2010年通過的法案可說是歐巴馬任內最主要政績,但這法案卻也是許多共和黨人及保守派公民的心頭之恨,他們認為此法大大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和利益,從2010年通過到現在許多州政府已經狀告聯邦政府多次ACA違憲,自然這會成為川普訴諸的主要政見之一。如今,川普當選了,他可以如何對ACA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