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軍人,還是法律人?」── 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軍法官的角色與影響

「你是軍人,還是法律人?」── 台灣威權統治時期軍法官的角色與影響

「你是軍人,還是法律人?」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訪查任職於台灣威權統治時期的軍法官時,反覆向他們確認這個問題。軍人的職責簡明,需要服從上級命令,在威權統治時期還要效忠領袖。相較之下,軍法官的身分有些特殊,他們不只是軍人,還受過法律專業訓練,在法庭上需要依法審判,也應能理解憲法對於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以及權力分立的分際。那麼,當有權介入審判的領袖──例如蔣介石──是個沒有法律專業素養的獨裁者,可以輕忽法律規範而作成「死刑可也」的裁示時,此時坐在審判席上的你,應該當一個軍人還是法律人?
我們先後發表了兩篇作品(2021、2024),對威權統治與司法鎮壓進行研究,而對軍法官有了不同的認識,我們期待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對威權政體、國家鎮壓下的司法體制與台灣研究有更多的貢獻。

我們不要冷戰了,好嗎?冷戰後非洲威權國家的權力安排變動

我們不要冷戰了,好嗎?冷戰後非洲威權國家的權力安排變動

1990年代冷戰結束,伴隨而來的是許多威權國家的解體。這些威權國家由於無法持續獲得來自西方國家的無償金錢援助,因此紛紛解體或是往民主的道路發展。這樣的概念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理解:當你們是交往了好多年的伴侶,其中一方突然要出國唸書了,面對這樣的外在衝擊,你們的感情會更加的穩固還是對彼此說一句忘了你忘了我(王傑,1988)呢?

《「依法治國」的迷思》推薦序:「國家必須保護社會」 ——論國家建構與「法治」

《「依法治國」的迷思》推薦序:「國家必須保護社會」 	——論國家建構與「法治」

對於威權體制國家的研究在冷戰過後因為對民主勝利的樂觀期待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然而在過去的幾年間,學界又重燃起對威權制度的興趣。
新加坡作為近年的被關注個案,在於它與崛起中的中國的關係,不少論者都指出了中國似乎在模仿新加坡的發展模式,經濟自由但政治被削弱。

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

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

當中國的政經影響力從新疆一路延伸至中亞與中、東歐,形成一條威權「監控絲路」(Surveillance Silk Road)時,來自中國的監視器與監控設備會對這些國家造成什麼影響呢?另一方面,向外輸出威權監控系統,對於中國自身而言又有什麼樣的商業利益與地緣政治策略呢?最後,本文將藉由回答上述問題,進一步思考面對這些接受中國數位威權模式的絲路國家以及中國,自由世界又應該如何回應或反制呢?

為什麼中共要隱瞞疫情?認識獨裁者的統治邏輯及其困境

為什麼中共要隱瞞疫情?認識獨裁者的統治邏輯及其困境

面對新型傳染病,中共的作法在一開始是先嚴懲通報消息的人。十二月的時候有風聲傳出、同時我們事後知道中共在 12/31就向世衛組織通報有不明的新傳染病,但一直到到疫情大爆發、真的壓不住之後,才在1/20由習近平表態做好防疫工作,自此之後官方的確診數字才開始上升。即使如此,防疫似乎仍然不是最首要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