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簡介兩位作者最近發表在Global Policy的一篇政策分析,這篇文章以隔離政策為例,探討台灣防疫成功背後常被人忽略的重要的因素:村(里)幹事們!
隱形的抗疫功臣:里幹事

這篇文章簡介兩位作者最近發表在Global Policy的一篇政策分析,這篇文章以隔離政策為例,探討台灣防疫成功背後常被人忽略的重要的因素:村(里)幹事們!
本篇文章透過近期菜市場分流的爭議,來探討防疫政治學的幾個「眉角」。一是介紹各式政策工具與不同政策工具的使用時機。二是透過分流一事討論防疫中,中央與地方權責分配的爭論。
政治哲學家霍布斯說,人們沒有政府的話,只會互相偷拐搶騙,讓人間陷入煉獄。所以人類成立政府,讓政府懲罰不守法、妨礙他人的人,讓政府來促進公共利益。然而,政府要能順利運作、要可以執行這些懲罰以促進公共利益,需要公務員。而公務員本身是否有動機為公共利益、為了更大的善努力付出,就成為政府能否有效運作的關鍵。在公共行政學界,近二十年來興起了對公共服務動機的研究,就是想研究在政府擔任公務員的人們,是否相較於在私人企業工作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工作動機,這動機驅使著公務員在行為與工作方式上與私部門有所不同、以及這些不同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