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念公共行政,會更愛促進公共利益嗎?來自實驗法的啟示

大學念公共行政,會更愛促進公共利益嗎?來自實驗法的啟示

政治哲學家霍布斯說,人們沒有政府的話,只會互相偷拐搶騙,讓人間陷入煉獄。所以人類成立政府,讓政府懲罰不守法、妨礙他人的人,讓政府來促進公共利益。然而,政府要能順利運作、要可以執行這些懲罰以促進公共利益,需要公務員。而公務員本身是否有動機為公共利益、為了更大的善努力付出,就成為政府能否有效運作的關鍵。在公共行政學界,近二十年來興起了對公共服務動機的研究,就是想研究在政府擔任公務員的人們,是否相較於在私人企業工作的人有著不一樣的工作動機,這動機驅使著公務員在行為與工作方式上與私部門有所不同、以及這些不同帶來怎樣的影響。

台灣人看移民政策有地域之別嗎?來自問卷實驗法的啟示

台灣人看移民政策有地域之別嗎?來自問卷實驗法的啟示

民眾對移民的看法及考量,是當前美國與歐洲政黨政治的重點之一。在台灣,對移民相關政策的辯論也與其他國家類似:贊成方認為勞動市場需要更多勞動力,尤其是非技術的勞工,因為本地勞工不能或不願意擔任這些工作,而反對方則考量到移民們對政治與社會造成的額外負擔。就在同時,在台灣的移工們也多次抗議台灣的工作條件惡劣等各種問題。

實驗室裡的太陽花: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有何特殊之處?

實驗室裡的太陽花: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有何特殊之處?

2014年三月份在台灣,我們經歷了一場非常大型的抗爭:太陽花運動。許多人說:上街抗議的都是「沒競爭力的年輕人」,台灣一定要簽自貿協定才能夠促進競爭力。政府及學者們拚命告訴大家服貿利大於弊(GDP會增加)、經濟與政治無關,但最後宣傳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人們還是對服貿有巨大的疑問。其實,到底誰參加社會運動、為了什麼而參加,這些都是可以被檢驗的實證問題。 值得研究的問題有很多,本文主要是想回答幾個問題:是「沒競爭力」的年輕人在反貿易嗎?對於「與中國簽貿易協定」這件事,人們真的能像政府說的那樣子,視為一般的自貿協定嗎?

中國經濟起飛讓台灣人短視近利?

中國經濟起飛讓台灣人短視近利?

人們對於時間的態度,影響了人大多數的行為。在生活中,人們對於短期及長期的利益有不同的計算衡量:有些人只在意當下可以獲得的利益、而不在意未來可能的各種危害或懲罰;也些人則認為長久未來的結果才是更重要的,願意忍受短期的損失而追求長久更大的利益。在政治學理論中,人們對未來的規劃越長遠,就越會參與政治與支持民主。鄰近國家的經濟發展情形有沒有可能影響人們對於長短期利益的計算衡量,並進而影響人們對民主的態度呢?本文介紹問卷實驗的結果,指出閱讀中國經濟起飛的新聞的確會使台灣人對未來的規劃較短,這現象尤其顯著地出現在泛藍選民中,但這樣的新聞並沒有影響到人們對民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