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6小時內推翻戒嚴,台灣卻實施38年: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

韓國6小時內推翻戒嚴,台灣卻實施38年: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2024年12月3日深夜無預警宣布戒嚴,雖然韓國國會在6小時內推翻戒嚴令,仍引起全球嘩然。韓國短暫的政治風波也喚起許多台灣人的記憶,上個世紀末,台澎與金馬分別經歷38年與45年的戒嚴時期,時間跨度在全球僅次於敘利亞。這段戒嚴的歷史離我們似遠若近,2024年12月25日的週三青年日講座即以「戒嚴的歷史、現實與未來——威脅來臨時,如何在危機中保衛民主」為題,由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主持,邀請台灣民主運動影像工作者邱萬興、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特搜!台灣都市傳說》作者謝宜安以及台灣智庫輿情與民調中心主任郭玫岑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出席,共同回顧台灣是如何走出戒嚴、走向民主。

《街頭的共同體: 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裡的國家與族群》導讀:馬來西亞族群政治的前世今生

《街頭的共同體: 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裡的國家與族群》導讀:馬來西亞族群政治的前世今生

族群政治向來是社會科學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如何依據血緣、歷史、地域、文化、語言、價值觀、宗教等因素形成不同族群,國家與族群如何互為因果,都是學者向來關心的問題。旅台馬來西亞年輕學人馮垂華在其得獎作《街頭的共同體: 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裡的國家與族群》,正是透過極具歷史意義的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梳理馬國族群政治的前世今生,乃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