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引起大家對於國家定位、名稱的高度重視。此篇專題文章寫於馬習會前兩週,主要是因為,前陣子「台灣國護照貼紙」的事件引發網路上的熱議,行政院出來警告說使用護照貼紙是違法的。接著就有許多人在網路上面表達對於貼紙的正反意見. 本文主要想告訴大家,簽證上面的TWN,其實背後是有故事的。
實驗室裡的太陽花: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有何特殊之處?
2014年三月份在台灣,我們經歷了一場非常大型的抗爭:太陽花運動。許多人說:上街抗議的都是「沒競爭力的年輕人」,台灣一定要簽自貿協定才能夠促進競爭力。政府及學者們拚命告訴大家服貿利大於弊(GDP會增加)、經濟與政治無關,但最後宣傳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人們還是對服貿有巨大的疑問。其實,到底誰參加社會運動、為了什麼而參加,這些都是可以被檢驗的實證問題。 值得研究的問題有很多,本文主要是想回答幾個問題:是「沒競爭力」的年輕人在反貿易嗎?對於「與中國簽貿易協定」這件事,人們真的能像政府說的那樣子,視為一般的自貿協定嗎?
在自己土地上打別人的戰爭——敘利亞內戰四週年回顧
敘利亞,這個人口總數比台灣略少,同樣是在大國版塊夾縫間求生存的中東小國,內戰至今已屆滿四年。這場始於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解放自由為號召的內戰,在美中俄及波斯灣地區強權的介入之下,已經嚴重變形,成為各懷鬼胎的代理戰爭;敘利亞儼然成為中東的巴爾幹半島,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煙硝的開始。不得不說,敘利亞內戰僵持的原因錯綜複雜,難以一言蔽之,本文選擇以較宏觀的角度,由地緣政治及大國角力的觀點來進行分析,試圖了解各方背後的動機,為目前的主要情勢做總整理。
不能認命的反抗-對台灣太陽花及香港雨傘兩場抗爭失敗的省思
2014年台、港分別發生過去25年來最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太陽花抗爭及雨傘革命 ,這兩場分別由318佔領國會行動及926佔領公民廣場行動所引發的大規模抗爭備受國際矚目,更入選美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本年度全球八大人民抗爭。可惜的是,這兩次行動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見證失敗後,大家有必要反思其個中原因。祗有認真地檢討、批判及承受失敗,才能痛定思痛。美化失敗的後果令民眾誤以為抗爭有實質的成果,之後就不容易引導大家繼續抗爭,這在後太陽花的抗爭中尤為明顯。
全球民主退潮下看「中國模式」與「太陽花運動」
根據「自由之家」的年度調查,全球已經連續九年處在民主退潮中。也就是說,自2006年以來,每年自由分數衰退的國家要多於增長的國家,而2014年尤其慘烈,自由衰退的國家是自由增長國家的幾乎兩倍。進一步追究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的「第三波」民主化為何在二十一世紀出現頹勢?有些國家是因為個別內政問題,如蔓延的貪腐問題(菲律賓)、無能的政府治理(巴基斯坦)、難以消彌的族群衝突(肯亞)、日趨惡化的經濟不平等(墨西哥)、政治菁英對憲政體制的藐視(泰國)等,讓該國人民與統治菁英對民主體制喪失信心而放棄。但也有一些國家則是受到俄羅斯、中國、委內瑞拉這些看似更有效能的威權政體的鼓舞而漸漸遠離民主的。
為什麼「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民:關於自由貿易,人們所想的是…
利大於弊(Z>B)絕對是2014年台灣社會的最熱門關鍵詞之一。馬總統和政府不斷強調與中國簽訂服貿協定是利大於弊,不過,看起來人們似乎不太買單這個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時就要來配上鐵獅玉玲瓏的台詞:「代誌沒這麼簡單,鏘鏘鏘鏘鏘~」本文從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單憑「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們去支持貿易協定。
2014年APEC峰會的煙硝味
2014年APEC峰會在11.12正式結束,本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題乃「共同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係」,設定三大優先議題是「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建設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會議成果多數偏向北京的單方期待。筆者正逢北京體驗APEC blue,北京在峰會期間似乎回到大年初一的感覺,而新華社和CCTV將北京APEC峰會形容成盛世格局,一般北京老百姓也體驗不到,反而會私下消遣APEC。基於新現實主義者的觀點,APEC不可能實現會員體具體合作的目標,合作者從相對利益出發會產生「囚徒困境」的問題,APEC會員體以自願為特徵為協調的單邊計畫不會促成亞太地區貿易自由化,相反的會導致會員體之間分歧與矛盾。
中國經濟起飛讓台灣人短視近利?
人們對於時間的態度,影響了人大多數的行為。在生活中,人們對於短期及長期的利益有不同的計算衡量:有些人只在意當下可以獲得的利益、而不在意未來可能的各種危害或懲罰;也些人則認為長久未來的結果才是更重要的,願意忍受短期的損失而追求長久更大的利益。在政治學理論中,人們對未來的規劃越長遠,就越會參與政治與支持民主。鄰近國家的經濟發展情形有沒有可能影響人們對於長短期利益的計算衡量,並進而影響人們對民主的態度呢?本文介紹問卷實驗的結果,指出閱讀中國經濟起飛的新聞的確會使台灣人對未來的規劃較短,這現象尤其顯著地出現在泛藍選民中,但這樣的新聞並沒有影響到人們對民主的支持。
浮冰下的暗流 — 淺談北極航道引發的危機與轉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談到香港情勢,認為無論是佔中運動或是太陽花運動只是徒增困擾,都無助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有趣的是,總是讓人感覺隔岸觀火的新加坡在港台運動爆發前的十年之間,卻大量吸收港台出走人才、進行經濟轉型,可說是「中國因素 」下的真正既得利益者,在東亞賽局中佔盡先機。然而,李顯龍不會主動告訴你的,是新加坡這十年賽局背後真正的隱憂;一個距離東亞千里之外,比「中國因素」影響更深遠的效應正開始發酵,那就是過去幾百年被視為夢幻航道的北極航道即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