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這個與台灣同樣處於地震帶、人口少於大台北的島國,2012年成為世界第三大再生能源先進國。根據2008 年一份全國性調查顯示,只有19%的紐西蘭民眾願意考慮核能做為發展選項,由此可見,發展核電仍然無法成為紐西蘭的主流民意。相反的,有 77% 與 69% 人贊成持續發展風力、太陽能發電。這條堅持再生能源高度發展的路,紐西蘭是如何辦到的?他們的能源發展政策戰略設定為何?所經歷程或許可為台灣借鏡。
澳洲-擁有得天獨厚的核能發展條件,卻選擇放棄的國家
澳洲的天然礦產豐富,地廣人稀,其實是一個最有資格開發核能的國家。他們擁有豐富鈾礦,分別坐落於昆士蘭,北領地,和南澳。近十年來,每年鈾礦 (U3O8) 產量均超過 7000噸。然而,即使澳洲擁有極佳地利開發核能,卻只有一次興建核電廠的案例。當然,這個開發案後來仍宣告失敗。
第三勢力如何崛起?澳洲綠黨輔選觀察筆記
如何組織第三勢力,讓「中間選民」們能有兩大黨之外的選擇,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中,一個討論已久的議題。今年由於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北市長,試圖接收棄絕藍綠的選票;以及太陽花學運後,幾位新生的政治明星拋出籌組新政團的構想,使得「第三勢力」籌組與崛起的可能性,似乎比過往提升許多。然而,新生政治勢力的發展,除了需要豐沃的民意灌溉,政治制度所框架出來的空間,更是新苗得以成長或是枯萎的關鍵。澳洲的小黨之所以能有不容小覷的力量,正是因為澳洲政治制度本身,有許多小黨成長與發揮的空間。
【學生自治專輯】中國留學生不可以參選嗎?
中國留學生參選淡江學生會會長的爭議,在昨晚(8/13)台大教授范雲公開表態支持後,再度引起多方論戰。大學五年裡有四年的時間都花在學生自治,經常對外戲稱自己輔修的是「學生會系」的許韋婷,試圖從學生會的法律依據,以及學生自治的本質與實際運作的狀況,爬梳整個爭議的脈絡。
至於作者是否支持中國留學生參選的權利?也許可以從文中找到蛛絲馬跡……
「內閣制」真的推不動改革嗎?
前總統李登輝在上週 (6/18) 接受《財訊》的專訪,回應記者詢問台灣應該採內閣制還是總統制時表示:「台灣要改革的時候,如果沒有一位總統來推行,用『內閣制』根本推不動……在民主的基礎下,總統制比較能夠大力推動改革。」此舉不僅是潑了最近重拋內閣制議題的民進黨一桶冷水;也否定了 2006 年回應紅衫軍倒扁運動時,鼓吹以內閣制解決亂局的自己。不過,撇開李前總統對憲政體制的思考如此「彈性」的態度不談,「內閣制」究竟是否相對於「總統制」較推不動改革工作?或許這幾年為了推動「碳稅」這個重大改革,而引起政壇相當大波瀾的澳洲,可以給從未實施過內閣制的台灣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