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認同(排他性的認同,exclusive identity)在2014年達到高峰,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也不是都是。然而,在2014年之後的幾次調查,這個比例呈現微幅下降,從60.6%下降到2017年六月時的56%,回答「都是」的比例則是止跌回升,從2014年的低點32.5%上升到36.6%,而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沒有變化。令人好奇的是,是哪些群體的態度改變了?
「促統犯法嗎?」:從新黨青年遭搜索事件看我國防衛型民主
本文對於政黨違憲解散背後的意涵是非常肯定的,認為民主還是應該要有界線,只是在劃定司法獨立與言論自由的界線時,台灣必須謹慎,避免基於恐懼外來入侵的心態而侵害內部人民權益--國安法的正當性亦當如是檢視。
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5項條文中「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與德國條文「危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存在」是鏡照式的相同,但卻完全卡到統獨光譜兩個極端的政治主張,使法理與政治現實陷入很大的困境,尤其台灣是一國家認同分裂之地。因此作者建議,將此一部分去除,最重要的是保留人民的核心共識「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無論任何政治體制,都必為此秩序之載體。
黃國昌罷免投票結果:是「負性偏差」還是「負面投票」?
依中選會公告,立法委員黃國昌罷免案投票結果,有48,693票同意罷免,21,748票不同意罷免。
媒體上評論眾多,其中很多立論的主要根據是「反對」效應比「支持」效應要來的強烈。因此本文除了分析心理學上「負性偏差」(negativity bias) 的理論適用層次與操作化,也從選舉行為理論中所謂「負面投票」(negative voting) 來分析罷免投票與選舉投票的不同。
本文告訴我們的訊息是:因為「罷免」與「選舉」的不對稱性,要用原來選舉時的得票數來衡量罷免投票的結果,或用罷免投票的結果來預測下次選舉投票的結果,都是不科學的。
從金馬獎電影看宰制中國「低端人口」的多重結構
其實「低端人口」並非學術用語,而是中國官方對特定群體的稱呼,明顯帶有階級歧視意味。
透過電影和紀錄片,我們得以窺見中國「低端人口」長期蒙受社會階級、全球發展不均衡、戶籍制度、性別文化等多重結構的宰制。儘管中共當局在十九大時宣稱「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卻在十九大後立即強力清掃「低端人口」,反而更加突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構成的巨大制約。
✌ 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好!
✌ 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
「安力」玩哪招?從民眾投票的動機來探討罷免的策略
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金山區、萬里區、汐止區、平溪區、瑞芳區、雙溪區、貢寮區)黃國昌立委罷免案鬧得沸沸揚揚,除了被指控為「忽視選區發展」、「支持同婚」之外,近日竟然連「多數時間都待在立法院」這樣的理由都搬出來了。這些策略到底有沒有依據?是亂槍打鳥,抑或是有所依據?
淺談美國政治操作下的選區劃分:一座沒有國會代表的大城市
不只是臺灣政壇正在討論明年怎麼重劃立委選區,選區劃分不公也成為今年美國司法界的熱門話題。本文將目光放到一座人口將近百萬的美國城市,透過細部介紹其選區劃分模式讓國內讀者具體了解美國政治家在這項議題上的操作是多麼的爐火純青。
用經濟學實驗探測同婚、年金改革的真實民意
蔡英文上台以來的兩個重大政策,一個是年金改革,另外一個是婚姻平權。這兩項改革引發的爭議都不小,有人大聲叫好、但也有人誓死反對。在這樣的爭議下,如何確定大多數民意的看法,就變成很重要的問題。有趣的是,相較於年金改革的穩定民意支持度,最近幾次的同婚(同志結婚合法化)民調,卻呈現不同結果、各自解讀。
政體變遷的國際面向:民主輸出、威權擴散與中國因素
西方民主輸出的成效不彰是因為中國在國際上的崛起嗎?
論者認為,西方歐美國家所推動的民主輸出成效不彰,很大一部分與民主輸出的方式及目的有關。這也牽涉到當地國家的政治制度、社經條件等國內因素,不完全都是因為中國的出現所導致。
雖然中國對外援助是透過其政經實力來影響這些國家,不過主要還是著眼在戰略考量與經濟利益,並非有目的性或意圖使這些國家更為不民主或威權,所以也有學者認為中國並非是主動在推動威權的擴散。
但在國際因素方面,中國的對外投資與援助仍發揮一定程度的影響,讓那些威權政權或獨裁統治者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國際組織等援助者外多了一個選項,得以避開改善人權等西方壓力。
台灣民眾遇到戰爭時會支持作戰嗎?民調結果十分分歧
在政治科學的研究中,民主國家的民眾對於戰爭的態度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從形式上來看,總統與國會都需要民意授權,所以民眾可以透過選票向官員們表達對戰爭的意願與檢討。一些研究更認為,民主制度帶來的透明度可能影響了民主國家平均而言比較容易打勝仗,民主國家裡的民眾更反對跟同是民主國家開戰,導致民主國家間戰爭比較少。
更重要的是,筆者從既有能找到的問卷中發現,隨著研究時間、題目描述方式等不同,使得結果有非常大的差異。
「中國模式」的內外矛盾:從十九大場外二三事談起
回顧剛落幕的中共十九大:在場內,習近平高談3.5小時「中國夢」;在場外,劉曉波遺孀劉霞在其夫逝世百日「被旅行」,趙紫陽故居及親屬則在趙98歲冥壽「被斷訊」。本文以「場外所做」當作「場內所說」的反思起點,重現「中國模式」在內部治理乃至外部策略上的矛盾。
綜合來說,十九大之後中共當局應會循著「中國模式」既有路徑繼續追逐「中國夢」,只是,經濟發展缺乏民主調節還能持續多久?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世界和平能否同時實現?無疑是未來中國與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