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赴中之後,有了甚麼轉變?近百人的深度訪談的兩篇研究道出了夾心餅乾的故事

台生赴中之後,有了甚麼轉變?近百人的深度訪談的兩篇研究道出了夾心餅乾的故事

隨著赴中留學的台灣人數上升,新聞或網路上都對於這群台生的決定與未來有不少討論,也衝擊到國內政治與相關教育政策。但對於這群台灣學生,在前往中國讀書之後,到底會有怎樣的轉變?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學者、乃至於兩岸官員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菜市場政治學賣菜大解析:四週年紀念專文

菜市場政治學賣菜大解析:四週年紀念專文

520是個大日子,菜市場政治學滿兩週年囉!截至本文之前,我們已經在網站上發表了274篇專文,以及在fb專頁上面撰寫「資訊BOX」以及「觀念澄清」小專欄,目前有超過三萬八千位按讚訂閱(2014年12月達到一萬,2015年11月達到兩萬,2017年1月達到三萬)。為了讓讀者們更了解菜市場背後的運作,我們將先前的幾篇專訪內容(主要是回答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劉戈同學的訪問)整理成紀念文。

狙擊民主:從歐美大選干預疑雲看「數位原民」的網路政治學

狙擊民主:從歐美大選干預疑雲看「數位原民」的網路政治學

從2016年美國大選開始,俄羅斯企圖透過網路干預各國選舉的指控不絕於耳。如今,從美洲到歐洲,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利用網路資訊,影響他國內政的輿論戰可能成為未來的新常態。想了解這種以資訊為核心的新型態「準戰爭」,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就得先了解逐漸成為各國人口中堅的「數位原民」世代,以及目前網路活動對現實政治參與的影響程度。

經濟統戰的心理作用與輿論效應

經濟統戰的心理作用與輿論效應

中國不久前才對台灣提出31項「惠台」措施,近來卻又對台灣展開實彈軍演、繞島巡航等一連串軍事行動,充分展現其長久以來經濟力與武力交錯並用的對台統戰策略。面對「武統」威脅,台灣民眾基本上是不買帳的,前陣子民調已經顯示,有近七成民眾表達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那麼「經濟統戰」效果又如何?本文關注中國對台經濟分化策略,發現其似有初步的心理及輿論效果,但是否達到「反獨促統」的最終目標,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網友怎麼看待網路長城?兩篇最新研究揭露親身體會自由的重要

中國網友怎麼看待網路長城?兩篇最新研究揭露親身體會自由的重要

隨著中國政局變化,中國政府在2018年4月1日再度加強翻牆的難度,讓翻牆軟體vpn更難使用。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對網路上的各種內容審查更為嚴謹,讓使用者超過兩億的今日頭條CEO出面道歉內容審查不夠。到底中國民眾本身是怎麼看待網路長城的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做起科學研究非常困難,因為第一是中國政府不會讓你問這個問題,而就算問了,受訪者也不一定會講實話。

「七成台灣人願為台灣而戰」: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是高是低?

「七成台灣人願為台灣而戰」: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是高是低?

本文主要提供的是研究方法層面對於TFD調查和國安調查的一些補充,尤其是討論為何不同調查之間呈現出來的數字給人印象是有落差的。簡單來說,過去不管是學術研究或一般媒體的民調,呈現出來的台灣人自我防衛決心都不低,而且滿一致的,至少從2005到現在跨越三任不同黨派執政者的民意分布皆是如此;即使國安調查的比例較低,但主因則是出自問卷的問法及選項的差異。
展望未來,從實際政策層面來看,到底臺灣人國防意識和抵抗決心該如何轉化為自我防衛的能量呢?而來自世界各地對調查結果的迴響來看,對臺灣人展現出防衛決心感到開不開心的人們所持的理由又是什麼呢?這些意見或有待後續觀察持續追蹤。

民粹主義是什麼?--《民粹時代》書介及選讀

民粹主義是什麼?--《民粹時代》書介及選讀

民粹主義是一種由「下層」發起的運動,希望透過民眾的參與邁向「更理想的政治」。本書從南北美洲出發,走遍歐洲,旅經日本看全球民粹主義發展。作者以「菁英與人民」的對比為主軸,討論民粹主義與民主主義之間的關係。本書也指出,現代的民粹主義,能為傳統政黨帶來緊張感,具有促使停滯的傳統政治改革,幫助其活性化的效果。
如果民粹主義政黨在與傳統政黨對峙的同時,也以明確的論點爭取選舉人的支持,對於民主主義而言或具有一定的意義。在第五代行動通訊時代來臨前夕,不論傳統政黨願不願意,即便民粹思想發達,也伴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你我仍必須正面迎向這場民主公民與民主價質的內在對話。

先提名就輸了?從數學推理看2018台北市長兩大黨的提名困境

先提名就輸了?從數學推理看2018台北市長兩大黨的提名困境

2018縣市長選舉只剩七個月,各地縣市議員與縣市長提名紛紛啟動,每天宣傳車來回穿梭。然而,最指標的台北市長選舉,兩大黨不只沒有提出人選,甚至不斷將提名時程往後延,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公告人選。為何我國一個執政黨、一個最大在野黨,面對我國首善之都的執政權,一直不提出人選呢?

救贖一個純真年代-《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救贖一個純真年代-《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推薦序

在日本這個浸透著「無常」生命觀與死亡美學的國度,六○年代新左翼運動中的明與暗,希望與破滅,愛與暴力,純真與殘酷的對峙、矛盾與交融,更是被展演到了極致,超越了同時代所有其他國家的運動。這個運動既催生了象徵希望與青年理想主義的六○年反安保鬥爭、反戰運動、日大與東大全共鬥與三里塚抗爭,但也在後期創造了他們徹底的對立面──殘酷的、絕望的暴力:黨派內鬥(内ゲバ)、私刑、爆破與海外恐怖主義。

欣欣向榮的民主支持?再探台灣的政治態度

欣欣向榮的民主支持?再探台灣的政治態度

前幾天菜市場政治學根據台灣民主基金會的調查,發表了一篇〈七成台灣人願意為台灣而戰、支持民主、反對統一:台灣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媒體也熱烈報導討論此調查結果。而文中有張統計圖如下,其中20-39的年輕世代,近年來對於民主制度的同意度相當高,有85%認為這是個最好的制度。然而,看到這個結果令人有些驚訝,覺得這跟之前的認知落差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