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打台灣嗎? 中國領導者眼中的理性是什麼?

中國會打台灣嗎? 中國領導者眼中的理性是什麼?

鑒於中國決策模式的不透明,我們沒有辦法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們到底如何決定是否對台動武,但是我們可以從過去做學者們關於中國安全政策的研究中推測他們是如何做決策。一般認為,中國領導人往往是「被某種因素推著做決定」,而非先訂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一直向前去。至於那個因素到底是甚麼,學者們的答案約略可以分成三個類別。

檢察權力菁英與內部民主:評檢察官協會的「票選檢察總長」

檢察權力菁英與內部民主:評檢察官協會的「票選檢察總長」

隨著現任檢察總長顏大和任期於今年四月底到期,接任人選一事逐漸引起社會注目。當然也引起各方勢力檯面上和檯面下的角力。這其中最值得討論的應該是「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即將於1/26所舉辦的「票選推舉檢察總長」。然而檢協會所提出的勾選名單卻不合司法人員人事條例規定,也不是真正檢察體系內部民主的票選。這次票選活動,無疑是檢察體系權力菁英想要繼續複製既得利益的作法。

選舉制度多重要?看看棒協改選就知道了!

選舉制度多重要?看看棒協改選就知道了!

這兩年體育改革延燒,各運動協會在體育署的要求下要改選。但這幾天媒體批露,成員最多、大家最關心的棒球協會,將不甩國體法規定的「限制連記法」,而堅持用自己的「全額連記法」來選出新一屆的理事。選舉不就是投票嗎?不就是得票多的贏嗎?大家幹嘛那麼在意用甚麼選舉制度?

公投利大於弊?

公投利大於弊?

公投在台灣一直都是個很流行的議題,很多人相信有公投的權力,人民才能夠真的當家做主,更認為公投是越多越好。但是從近期國際上的一些經驗,例如英國的脫歐公投,許多專家認為公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民主」;而更久以前,美國的國父們就對於直接民主充滿了不信任,認為它可能帶來「多數霸權」(Tyranny by majority)。本文整理一些政治經濟學上的主張,討論我們到底要多麼支持公投、什麼時候該公投。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

台灣人認同(排他性的認同,exclusive identity)在2014年達到高峰,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也不是都是。然而,在2014年之後的幾次調查,這個比例呈現微幅下降,從60.6%下降到2017年六月時的56%,回答「都是」的比例則是止跌回升,從2014年的低點32.5%上升到36.6%,而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沒有變化。令人好奇的是,是哪些群體的態度改變了?

「促統犯法嗎?」:從新黨青年遭搜索事件看我國防衛型民主

「促統犯法嗎?」:從新黨青年遭搜索事件看我國防衛型民主

本文對於政黨違憲解散背後的意涵是非常肯定的,認為民主還是應該要有界線,只是在劃定司法獨立與言論自由的界線時,台灣必須謹慎,避免基於恐懼外來入侵的心態而侵害內部人民權益--國安法的正當性亦當如是檢視。

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5項條文中「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與德國條文「危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存在」是鏡照式的相同,但卻完全卡到統獨光譜兩個極端的政治主張,使法理與政治現實陷入很大的困境,尤其台灣是一國家認同分裂之地。因此作者建議,將此一部分去除,最重要的是保留人民的核心共識「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無論任何政治體制,都必為此秩序之載體。

黃國昌罷免投票結果:是「負性偏差」還是「負面投票」?

黃國昌罷免投票結果:是「負性偏差」還是「負面投票」?

依中選會公告,立法委員黃國昌罷免案投票結果,有48,693票同意罷免,21,748票不同意罷免。
媒體上評論眾多,其中很多立論的主要根據是「反對」效應比「支持」效應要來的強烈。因此本文除了分析心理學上「負性偏差」(negativity bias) 的理論適用層次與操作化,也從選舉行為理論中所謂「負面投票」(negative voting) 來分析罷免投票與選舉投票的不同。
本文告訴我們的訊息是:因為「罷免」與「選舉」的不對稱性,要用原來選舉時的得票數來衡量罷免投票的結果,或用罷免投票的結果來預測下次選舉投票的結果,都是不科學的。

從金馬獎電影看宰制中國「低端人口」的多重結構

從金馬獎電影看宰制中國「低端人口」的多重結構

其實「低端人口」並非學術用語,而是中國官方對特定群體的稱呼,明顯帶有階級歧視意味。

透過電影和紀錄片,我們得以窺見中國「低端人口」長期蒙受社會階級、全球發展不均衡、戶籍制度、性別文化等多重結構的宰制。儘管中共當局在十九大時宣稱「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卻在十九大後立即強力清掃「低端人口」,反而更加突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構成的巨大制約。

✌ 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好!
✌ 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