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低端人口」並非學術用語,而是中國官方對特定群體的稱呼,明顯帶有階級歧視意味。
透過電影和紀錄片,我們得以窺見中國「低端人口」長期蒙受社會階級、全球發展不均衡、戶籍制度、性別文化等多重結構的宰制。儘管中共當局在十九大時宣稱「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卻在十九大後立即強力清掃「低端人口」,反而更加突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構成的巨大制約。
✌ 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好!
✌ 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
其實「低端人口」並非學術用語,而是中國官方對特定群體的稱呼,明顯帶有階級歧視意味。
透過電影和紀錄片,我們得以窺見中國「低端人口」長期蒙受社會階級、全球發展不均衡、戶籍制度、性別文化等多重結構的宰制。儘管中共當局在十九大時宣稱「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卻在十九大後立即強力清掃「低端人口」,反而更加突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構成的巨大制約。
✌ 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好!
✌ 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
政黨輪替之際,新內閣的成員已大致底定。名單一出,嚴重性別失衡馬上成為社會關注焦點。行政院的解釋是,內閣成員的組成沒有特別性別考量,完全是選用有能力者。的確,我們肯定需要有能力的政務官員來治理國家,但問題是為何有能力的公職人員「剛好」都是男人?若以找有能力的人為出發點就「剛好」都找到男性公職人員,那背後隱含的假設是,平均而言,男性比女性有能力,至少比女性有治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