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資本主義的歧路》推薦序:欲復興民主,先究其問題根源

《民主資本主義的歧路》推薦序:欲復興民主,先究其問題根源

本書作者是《金融時報》的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他從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結合的歷史開始爬梳,表示民主體制取得正當性,很大程度是因為經濟運行得很好,可以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然而,近年來先進民主國家漸漸受到去工業化的影響,成長趨緩、不平等升高、工資升高、工資成長停滯,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予整個體制嚴重打擊,掌握權力的精英們似乎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當前全世界的民主體制正面臨重大的倒退危機,應該是學界與媒體界的共識,探究這個危機是怎麼來的、該怎麼樣面對與改善,是我們必須要好好面對的課題。

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上)

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上)

在我們的生活中,意識型態(ideology)及相關詞彙常常出現,但也常常被誤用。例如,在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之前有詩人請辭市政顧問,並說他「原本以為柯是個左派,結果很令人失望」;然而,從去年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以來,有許多人都在講說台灣人左傾、仇富、反商(尤其年輕人被罵最多),而柯文哲上任後大力檢討各種不合理的BOT案,槓上財團,正好又讓許多人跳出來叫市長不要變成左傾、不要反商,否則「會讓大財團不敢投資」。另一個例子是,有篇評論文章說台灣選戰不敗之道是「選前喊左派、選後大右派」,並指出「左傾」讓政治人物下場很慘。他們在說的左與右真的是同一件事嗎?台灣民眾真的是「左傾」與「反商」了嗎?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正好趁這個機會來談談「意識型態」的意涵,尤其,什麼是「左派」和「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