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兩篇關於徐世榮教授《土地正義》的書評,希望從不同的視角,對這本受台灣學界與社運圈矚目但卻不無爭議的大眾書寫,檢視其內容及對相關議題的影響。
台灣威權時期的金融監理邏輯 (系列之二)
接續系列文第二,本篇文章談同時期(威權時期)金融檢查的制度安排與監理邏輯。這篇文章將指出,由於金融一直是國家的「統治高地」,國家可以透過各種管道控制金融機構,因此金融監理一直未受到重視。這樣的監理邏輯深深地影響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即便日後統合金融監理權至單一機構(金管會),很多監理邏輯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
本系列兩篇關於徐世榮教授《土地正義》的書評,希望從不同的視角,對這本受台灣學界與社運圈矚目但卻不無爭議的大眾書寫,檢視其內容及對相關議題的影響。
接續系列文第二,本篇文章談同時期(威權時期)金融檢查的制度安排與監理邏輯。這篇文章將指出,由於金融一直是國家的「統治高地」,國家可以透過各種管道控制金融機構,因此金融監理一直未受到重視。這樣的監理邏輯深深地影響台灣金融市場的發展,即便日後統合金融監理權至單一機構(金管會),很多監理邏輯並沒有根本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