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關了燈?台灣第三勢力的未來與可能性

是誰關了燈?台灣第三勢力的未來與可能性

在藍綠之外,您喊得出哪些政黨呢?在今(2024)年初的立委選舉中,政黨票的選票上共有16個政黨,由藍綠兩黨囊括超過七成選票,第三勢力民眾黨則約兩成,其餘13黨得票總數不超過一成。而2020年的政黨票上則有19個政黨,兩大黨獲得將近七成選票,民眾黨、時代力量與親民黨的選票總和則略超過兩成,其餘14個政黨的總得票數同樣不超過一成。光從選舉結果就不難看出台灣小黨生存不易,第三勢力起起落落,而最近民眾黨的政治獻金爭議以及其主席柯文哲的弊案疑雲,讓人不禁思考,台灣的第三勢力怎麼了?今年(2024)9月4日的週三青年日講座以「藍綠之外?台灣第三勢力的生存之道」為題,由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主持,邀請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前親民黨發言人吳崑玉、台灣團結聯盟黨主席周倪安、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副秘書長沈佩玲與福和會青年部主任周德望,一同討論台灣第三勢力該何去何從。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意義:「類實驗法」的桂冠獎盃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意義:「類實驗法」的桂冠獎盃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Acemoglu、Johnson、Robinson等人就是「類實驗法」(quasi-experimental methods)的桂冠獎盃。為何某些國家在經濟上獲得成功、某些卻失敗?這是千古以來的人類大問題,無數政治家、政治科學家、哲學家激辯乃至於親身下海操盤,無數論文發表,但從未有定論。因為太多的變數互相糾結在一起,因果關係很難確定。通常遇到這種因果關係不明確的狀況,科學家就拿出壓箱法寶:用實驗設計來做實驗組跟控制組,圈兩塊相同的地,隨機選一塊給民主,另一塊不給民主,一百年後回來看看誰經濟好就知道了。不幸地是,歷史沒有如果,這種實驗無法實行。假如不能真的搞實驗,那要怎麼確定因果關係?這就是Acemoglu等人的厲害之處:他們看遍世界各式各樣的神奇文獻,試圖找到一些「工具變數」(instrumental variable),這些發生在建國之前的變數,可能會促使人們建國時更可能選擇比較開放的制度,但是這些變數不會影響到建國之後的經濟表現,因此可以拿這些變數來預測一個國家本來應該的開放程度,再拿這個預測值來觀察是否影響未來該國的經濟發展,建立起單向的因果關係。

普世人權趨勢與華人社會人權發展的對話

普世人權趨勢與華人社會人權發展的對話

今(2024)年適逢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香港雨傘運動10週年及反送中運動5週年、臺灣太陽花運動10週年,恰是回顧中、港、臺人權與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與國家人權委員會聯合邀請美國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教授於今年9月中旬訪臺,並與多個學界及公民社會團體合作舉辦「人權發展」系列講座,同時與「菜市場政治學」合作將部分場次演講逐字稿編輯並收錄為科普文章。本文出自林培瑞教授今年9月9日於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演講逐字稿,經講者審閱及授權後刊登;該演講由政大國發所、國家人權委員會主辦,由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主持。一起來閱讀林培瑞老師的演講內容吧!

全體向右轉?――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討論左右

全體向右轉?――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討論左右

極端政治勢力近年在世界各處崛起,義大利兄弟黨於2022年取得政權,法國國民聯盟陸續在總統大選與國會選舉中展現勢不可擋的民意基礎,英國在今年7月才發生反移民的流血衝突,高喊美國優先的狂人川普正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準備爭取第二次執政。而這些極右派與反移民的支持者中,也不乏年輕面孔。「向右轉」難道是全世界的趨勢嗎?今年8月14日的Y’s Day「週三青年日」講座以〈全體向右轉?極右派興起與世界政治〉講座為題,由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主持,邀請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福和會青年部主任周德望、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蕭育和、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皙等專家與談,探討極右翼在世界各地興起的現象,也一同反思身在台灣的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波浪潮。

槍擊案會決定大選結果嗎?

槍擊案會決定大選結果嗎?

在今年(2024)7月13日,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造勢活動上被一名槍手連開數槍,其中一顆子彈劃過他的右耳,川普在隨扈將他護送下臺時,在飄揚的星條旗幟前振臂吶喊「Fight」的英雄式畫面傳遍世界。這件事很難不使人聯想到台灣的「三一九槍擊案」,許多人認為,這起槍擊將決定選舉結果、改變歷史。真的有可能嗎?在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由執政黨民進黨的陳水扁與呂秀蓮,對上國民黨的連戰及親民黨的宋楚瑜。在3月19日,也就是選前一天,陳呂兩人在台南掃街時被開了兩槍,雙雙送醫。隔日,「水蓮配」險勝「連宋配」。一般人很可能認為,選前一天的大事肯定會影響投票結果。連宋陣營在選後也馬上提出選舉無效之訴,認為要是沒有「兩顆子彈」,阿扁怎麼可能會贏!所以,槍擊案會決定大選結果嗎?答案是:很可能不會。

無聲的入侵? 紅色數位供應鏈如何衝擊你我的未來?

無聲的入侵? 紅色數位供應鏈如何衝擊你我的未來?

中國的電商正在全球攻城掠地,據統計,2023年的中國線上零售總額將近2.2兆美元,遠甩美國的9810億與英國的1570億美元。中國電商平台淘寶在上(7)月底宣布將台灣加入「全球大服飾包郵計畫」,自8月2日消費者購物滿99元人民幣即享跨境免運,這將政策讓台灣本土電商面臨了消費者與賣家雙雙出走的考驗。今年8月21日的週三青年日以「無聲的入侵?淘寶免運誘惑下的中國滲透」為題,由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馬準威主持,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臺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前國安委員陳明祺、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戀家小舖創辦人李忠儒,一同探討淘寶免運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在場的專家學者也提醒,政府也應儘早提出防堵政策,以避免對台灣產業與金融產生不良影響。

清除毛澤東時代菁英,為改革開路

清除毛澤東時代菁英,為改革開路

非民主國家國家機器領導層的產生是時常受到關注的議題。中國作為當代少數一黨專政的威權政體,其領導人更替是靠「中國共產黨」制度篩選決定,和許多非民主國家相比始終不太一樣。中國共產黨1980年代初期推動官僚制度的「幹部四化」政策,被視為這邏輯的體現。官方宣稱這是為了革除毛澤東時代單靠政治忠誠選擇菁英的弊病。1980年代後的中共菁英,因此必須滿足許多客觀的考核指標才能晉升到權力核心。許多分析指出該晉升模式對1980年代中國的經濟改革幫助甚大。政權在地方提拔一批具改革意識與專業化菁英,推動靈活的政策,地方的經濟就變好。不過,這類研究的觀察多數限於中共中央委員會層級以上的菁英,沒有從整個官僚體系的視角從上到下系統檢視。為何需要系統性檢視呢?設想今天有個官僚在底層競競業業,經過逐步考核逐級晉升,20年後成為這個國家的掌舵者。這代表制度似乎是開明專制的賢人制(Meritocracy),提供激勵誘因,官僚好好拼經濟,學界稱作激勵模型(Incentives Model)。但我們知道現實也許不一定這樣,也許一些官僚天生踩著別人往上爬,靠關係庇蔭直上青天。激勵模型的解釋忽略這種情況。因此,沒晉升的官僚真的是表現不好嗎?還是有其他因素影響?討論這些問題得從整個官僚體系角度,檢視制度的真實邏輯才能發現。

為何要補助選舉一票30元?背後的政治學理論

為何要補助選舉一票30元?背後的政治學理論

最近關於政治獻金以及選舉補助款的相關新聞以及討論很多。其中一個引起熱議的題目,在於選舉補助款,只要總統、立委候選人選舉得票達到當選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就可以獲得一票30元的補助;而只要各政黨在不分區政黨票獲得3%以上,也可以獲得一票50元的補助。為何這些政治人物已經領了政治獻金、甚至已經當選了,還可以每一票都獲得補助?難道不該自己掏錢出來選嗎?這其實跟背後的政治科學理論息息相關。

換一種選制會改變 2024 台灣總統大選的結果嗎?

換一種選制會改變 2024 台灣總統大選的結果嗎?

Timothy Rich (芮宗泰) 是美國西肯塔基大學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政治系的學者。此篇研究報告是 Rich 探索不同的選舉制度是否對 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會產出不同的結果。Rich 此次研究的選舉制度是「排序投票制」,而排序投票制可再細分為澳洲國會選舉採用的排序複選制 Alternative Voting(AV) 和體育記者對球隊排名常使用的波達計數法 Borda Count(BC)。Rich 發現若以選前民調的受訪者偏好進行排序制投票時, AV 跟 BC 的贏家都會是柯文哲,但當他透過電腦模擬去綜合選前民調與大選數據時,AV 跟 BC 的贏家分別會是賴清德和侯友宜,顯示出不同的選舉方式(即「人們的偏好轉換成選票」的方式)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台灣認同」的教科書讓台灣人民排斥外來移民嗎?

「台灣認同」的教科書讓台灣人民排斥外來移民嗎?

近期在政治學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Politics中,刊載出了一篇可能讓會多數的台灣學者讀了都會感到十分訝異的文章。美國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博士後研究員Boyoon Lee以台灣的教科書改革為例,發現大量閱讀《認識台灣》教科書的民眾,較容易對移民抱有負面態度。這個發現與過去既有文獻認為教育能讓民眾對移民持有較正面態度的看法有所落差。因為實在太過訝異了,筆者希望透過撰寫這篇介紹,除了介紹Boyoon Lee如何研究台灣,也想提醒讀者在解讀原文結論時需格外謹慎。筆者想要提醒的是,在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必須要非常謹慎地去思考幾個問題:研究者的分析資料是如何測量的?問卷的前後問句脈絡是什麼?樣本中的受訪者在接受訪調時,台灣當時政治氛圍為何?在綜合考量這些面向之後,再回頭過來看台灣教課書改革的例子,或許、或許另一種替代性解讀方式是:《認識台灣》教科書改革形塑了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因此受到《認識台灣》的教科書影響比較大的民眾,則有著較高的反中國移民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