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製造了酸民,還是放大了酸民?

網路製造了酸民,還是放大了酸民?

網路上的政治討論,已經是當代人們參與政治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討論的同時,許多人也常常抱怨網路上的言論非常兇猛,到處都是酸民,討論環境惡劣,彷彿根本達不到所謂的共識。但是,這種現象到底是怎麼來的?難道電腦螢幕跟網路訊號有改造人類大腦的效果嗎?對於政治科學家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

柯文哲與黃國昌是民粹主義者嗎?淺談民粹主義的概念與適用

柯文哲與黃國昌是民粹主義者嗎?淺談民粹主義的概念與適用

近日來由於柯文哲、黃國昌、「館長」陳之漢等人因大力批評政府,讓許多民眾大呼痛快、網路聲量高漲,故在網路或現實生活中開始出現指責他們「搞民粹」的聲音。那麼柯文哲跟黃國昌等人算不算民粹主義者?本文趁著這個機會,來聊聊「民粹主義」以及柯、黃二人在政治光譜上的定位。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導讀:從政治與歷史角度解構新加坡醫療體系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導讀:從政治與歷史角度解構新加坡醫療體系

本書將政治哲學與政治經濟學做為探討新加坡醫療體系的切入點,以本土視角剖析新加坡醫療體制的各面向,包含融資模式、監管架構、醫療費用、醫護人員等等主題,完整梳理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之運作與成效。作者認為學習世界各地的醫療體系,不能忽略該國的政治與歷史脈絡是如何形塑醫療體系,以及他地醫療體系當中所涉及的複雜性。本書將由新加坡醫療體制的角度去探討何謂最佳醫療體制。

公務員保持微笑可以提高滿意度嗎?問卷實驗法的驗證

公務員保持微笑可以提高滿意度嗎?問卷實驗法的驗證

人民對於政府的了解,通常來自於跟第一線公務員的直接接觸。但是對受限於依法行政的公務員來說,每一個政策決定都來自於白紙黑字的法律或命令,自己只是執行者,為何民眾會把行政處份的滿意與否歸因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歸因到法律或命令身上?到底公務員保持微笑有沒有用?本文研究將回答這個問題

人們對「民主」的定義不同,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民主?

人們對「民主」的定義不同,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民主?

什麼是民主?雖然許多菜市場政治學的讀者都曾經在高中公民課上背過民主的定義,但是對於才民主化不到四十年的台灣來說,台灣人們對於何謂民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跟想像。但是民主也可以跟鳥鳴、日出、甚至綠豆糕一樣,大家定義都不一樣也沒關係嗎?而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民主的想像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