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國政治科學年會(APSA)上周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婁舉辦。APSA作為美國政治科學領域最大的學術研討會,每年都會選擇在北美不同的城市舉行,一方面提供學者們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大家可以造訪不同城市。然而,過去兩年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年會不得不改成線上進行,而在今年終於解禁。
CGOTS是什麼?為什麼台灣的政治系學生應該了解並試著投稿CGOTS?

2022年美國政治科學年會(APSA)上周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婁舉辦。APSA作為美國政治科學領域最大的學術研討會,每年都會選擇在北美不同的城市舉行,一方面提供學者們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大家可以造訪不同城市。然而,過去兩年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年會不得不改成線上進行,而在今年終於解禁。
在這本書中,Munger使用大量的民調資料、人口變化資料、問卷實驗法(Survey Experiment)、以及電視播撥放資料、廣告資料、影音流量資料、甚至書籍出版資料、貨物販售資料等多方面佐證,來提出一個對美國政治學全新的理論:最近幾十年來的美國政治,甚至是美國文化,其實是美國「戰後嬰兒潮世代」超乎預期的稱霸多年的結果。而當這戰後嬰兒潮世代一過去,美國政治將會大幅翻轉。
本文將基於BGMI調查成果,從臺、美比較觀點切入,進一步討論臺灣如何受北京影響、以及如何進行回應。具體來說,本文關注:臺灣與美國同樣被評為遭受「高度影響」卻又擁有「高度韌性」,兩者所受來自中國的影響、以及對該影響的回應有何異同?
帝國的崛起、臻峰與衰落是不規律與難以預期的。事實上,帝國的壽命差異很大。它們可能突然崩潰,也可能復興與再生。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中國作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將與歷史上的德國、日本、蘇聯有何不同?而美國會再度擊敗來自中國的極權主義,持續領導民主世界嗎?本書將帶領讀者一一去解答這些問題。
第24屆的北美台灣研究學會年會,於2018年5月24至26日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舉行。今年的公開論壇邀請到林夏如以及Harry Harding(何漢理)兩位老師來談「中國崛起」對台灣、香港以及美國的意義。兩位老師風格相異而互補,精彩的內容讓全場超過一百名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這裡將講座內容做個摘要。
不只是臺灣政壇正在討論明年怎麼重劃立委選區,選區劃分不公也成為今年美國司法界的熱門話題。本文將目光放到一座人口將近百萬的美國城市,透過細部介紹其選區劃分模式讓國內讀者具體了解美國政治家在這項議題上的操作是多麼的爐火純青。
在傳統政治學裡的民主理論與模型中,民選政府是全民民意的代表,候選人為了追求最多選票,會讓自己的意見靠近全民的中間。這個模型有兩大假設,一是民眾都知道每個政策的重要性和偏好為何,二則是政治人物們只有乖乖聆聽選民的話然後照做。換句話說,每個政策在推動的時候,就是做個民調,然後總統照民調多數意見去做就對了!這兩個假設看似美好,但似乎好到無法致信——總統真的是乖乖聽多數民意在決策的嗎?信或不信,是要透過實證資料去檢驗的,但是要怎麼用科學方法去檢驗呢?
11月8日的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結果,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取得306張選舉人選票當選,高於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232張,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不僅佛羅里達、俄亥俄、威斯康辛、愛荷華、密西根等「搖擺州」全面失守,民主黨過去六屆選舉都拿下的賓州也被川普拿下,在英國脫歐之後,再次跌破所有民調專家眼鏡。美國媒體或是社群網站熱烈討論,究竟美國發生了什麼事,討論主題不外乎美國沒有想像中自由、既得利益者選民的反撲、多數美國白人骨子裡仍歧視外國人、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仍然無法打破等。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選前的發言曾表示,若他當選,就任第一天要做的事情當中就包括要求國會全面廢除歐巴馬健保(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ACA)。這個在2010年通過的法案可說是歐巴馬任內最主要政績,但這法案卻也是許多共和黨人及保守派公民的心頭之恨,他們認為此法大大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和利益,從2010年通過到現在許多州政府已經狀告聯邦政府多次ACA違憲,自然這會成為川普訴諸的主要政見之一。如今,川普當選了,他可以如何對ACA下手呢?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魅力」襲捲全美,許多美國人紛紛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的競選主軸包含了各種高度爭議的發言,不只歧視女性、少數族群、穆斯林、外來移民,更以辛辣言論直接挑戰所有的政治人物。在三月份的「超級星期二」初選結果出爐後,川普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機率大增,這也讓Google上面搜尋「如何搬到加拿大」的次數暴增超過十倍。初選進行到2016年5月4日,共和黨幾位緊追在川普後面的候選人紛紛宣布退選,所以川普已經篤定在初選當中勝出(加拿大移民業務真的要增加了嗎)。到底,他為什麼可以得到這麼大的支持,並持續「輾壓」同黨所有的政治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