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政府」有料嗎?從我國憲法中的制衡機制談起

「聯合政府」有料嗎?從我國憲法中的制衡機制談起

為何台灣過去沒有聯合政府?現行體制下,聯合政府的困境為何?我們認為,從我國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除了偏向總統主導的憲政運作本來就很難達成聯合政府之外,政黨之間缺乏合作與協商誘因也是造成聯合政府難以產生的因素。其次,若要組成聯合政府,在現行體制下將面臨諸多挑戰,除了制度與非制度層面的因素之外,同時也需要考量組建後的政府能不能避免僵局,讓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間呈現良性互動。期待未來在朝野之間與公民社會中,能夠建立廣泛且深入的對話。各界在提出「聯合政府」主張的同時,也應該正視目前缺乏制度配套與政黨互信的困境。

政黨票除了衝國會席次外還可以有什麼影響?以社會政策為例

政黨票除了衝國會席次外還可以有什麼影響?以社會政策為例

乍聽之下,政黨票現在就只是影響選舉結果和國會席次組合的不穩定變數,但政黨票可能影響的範圍其實遠超過政黨席次,對政策的發展也可能有深遠影響。趁著選舉熱,然後民調又已封關,這篇小文章以社會政策為例,簡單談談選舉制度可能對社會政策造成甚麼影響?

誰該為立法怠惰負責?看立法院裡的「老大哥」

誰該為立法怠惰負責?看立法院裡的「老大哥」

不論是在台灣還是其它的民主國家,民眾對於代議士的觀感普遍不佳。根據《天下雜誌》在2016年完成的「台灣社會信任度調查」顯示,社會上只有不到四成的人信任立法委員,另有半數以上的民眾抱持不信任的態度。筆者猜想,負面觀感的源頭不外乎與民眾認為立法委員愛打架作秀、提案品質低落、多為資方講話、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以及整體國會立法效能不彰,長期內耗空轉等印象有關。

「安力」玩哪招?從民眾投票的動機來探討罷免的策略

「安力」玩哪招?從民眾投票的動機來探討罷免的策略

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金山區、萬里區、汐止區、平溪區、瑞芳區、雙溪區、貢寮區)黃國昌立委罷免案鬧得沸沸揚揚,除了被指控為「忽視選區發展」、「支持同婚」之外,近日竟然連「多數時間都待在立法院」這樣的理由都搬出來了。這些策略到底有沒有依據?是亂槍打鳥,抑或是有所依據?

解讀2017年荷蘭國會大選2:從三大政黨家族到充滿小黨的大平台

解讀2017年荷蘭國會大選2:從三大政黨家族到充滿小黨的大平台

許多媒體評論指向,荷蘭的政黨結構走向分裂化,其政治文化正在走向極化,
不過真是如此嗎?
關於荷蘭政黨分裂化的問題,即便荷蘭參加選舉與成功獲得席次的政黨數量增加了,而傳統大黨的得票率和席次則在下降,但大致而言,新興政黨的意識形態和政策主張,不過是較傳統大黨的立場更鮮明一些、辨識度更高一些而已。就「多元」的觀點來說,那些打著單一議題起家的政黨,恰好補足了過往為傳統大黨忽略的議題領域。此外,這些單一議題政黨進入國會後,也必須發展出對其他廣泛的社會經濟和倫理道德問題的立場,混入既有的意識形態光譜。所以,本文寧可說荷蘭的政黨變得更多元了,而不是分裂化了。

解讀2017年荷蘭國會大選1:向右傾斜,但極右勢力成長不如預期

解讀2017年荷蘭國會大選1:向右傾斜,但極右勢力成長不如預期

這次荷蘭大選的結果,又讓我們觀察到哪些政黨生態的變化呢?本文將陳述官方公布的席次分配結果,和討論荷蘭左派和右派政黨勢力的消長。綜觀本次選舉結果,確實和選前民調預測的方向一致:向右傾斜。包括極右派PVV在內,得票率排名前四位的前段班,均為中間偏右(VVD、CDA)或溫和(D66)的政黨。相形之下,幾個左翼和進步派政黨雖然都有所斬獲,但皆沒能衝到前段班的位置,且即便將他們成長的席位相加起來,也無法彌補工黨(PvdA)丟掉的大片左派江山。

為什麼立委要找人交換「委員會」?—論法案審查程序以及委員會的角色

為什麼立委要找人交換「委員會」?—論法案審查程序以及委員會的角色

新國會新氣象。第九屆立法委員於今年元月16日選出,於2月就職開議。最近新聞報導立委諸公們在「委員會」的分配喬不定,還有許多關於委員會「召委」的新聞。為什麼立委們這麼關心自己所屬哪個委員會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立法院的議事核心—委員會吧!

代議士代表著誰?黨意凌駕代議政治?

代議士代表著誰?黨意凌駕代議政治?

許多台灣民眾對於立法委員只聽從黨意,未能反映「民意」的現象,感到非常憤怒;名列「割闌尾」排行榜的也正是幾位被貼上標籤的「黨意立委」與「馬意立委」。不過,台灣的立委真的完全讓黨意凌駕一切嗎?除了「黨意」,代表人民的代議士,究竟還會聽誰的聲音,並依照哪些準則行動呢?